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陶华碧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陶华碧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这人还是相信爱情的,当马克龙30岁风华正茂时,能迎娶54岁已经当了奶奶的布丽吉特,这难道不是爱情,这难道不是真爱。如果这不算爱情和真爱,那我请求上苍,求上苍把人类的情感收走或封闭吧!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他的妻子布丽吉特.马克龙)
布丽吉特.马克龙在她的自传里这样写道,因为这段相差24岁的师生恋,她当时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包括她的前夫,她的三个孩子和7个孙女。当然,现在的布丽吉特.马克龙用她的真爱,已经把失去的又重新找回来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当初她为了马克龙,也是奋不顾身的。
(大家知道哪位是17岁的马克龙吗?就是这位马克龙在17岁时,对他的法语老师布丽吉特这样说道“无论你做什么,你在哪里,我都会娶你的。”)
正因为17岁的马克龙,深深地爱上了气质出众的法语老师布丽吉特,这段在当时被认为是不伦之恋的爱情,根本无法被主流社会认可。因为这样,马克龙的父母带着马克龙远走他乡了。
(年轻时的布吉丽特,还是一位优秀的舞者。)
结婚以后,布丽吉特不光是马克龙的妻子,更是马克龙政治生活上的帮手。当马克龙当选奥朗德的经济部长时,布丽吉特总是悉心为他出谋划策,负责接见各种媒体,安排马克龙的行程。有些时候,一些重要的文件,她也会过目。
正因为有了布丽吉特全方位的***,年轻的马克龙才有幸当上了法国总统。
罗曼蒂克是人的爱情的永恒,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克龙对布丽吉特的爱,已经达到了柏拉图心中的第三重情爱。我认为马克龙和布丽吉特的真爱,已经达到一般,不变,永恒的境界了。
此问答为国宝滚滚原创,欢迎大家阅读。
真爱不知道,我就知道:
1、人家41岁已经是总统了,我今年41岁,还在工地搬砖,很惭愧,人比人,气死人。
2、我不会娶比自己大25岁,跟自己老娘差不多大的女人。
真的挺佩服马克龙的,能够找比自己大25岁的女人做老婆,貌似还挺恩爱的,不得不说,他心态非同常人。
3、文化差异不同,感情观念也不同。在法国,一个男人找比自己大25岁的,没事,还能当总统,还能秀恩爱,还能被老百姓接受,看看换一个国度,就完全不一样了,至少,在我们这儿,没法接受。
4、男人比女人小25岁,是否有真爱不知道,但女大三,抱金砖,大25岁,抱八块金砖,也可以有。
5、从外观来说,确实像母子。不管他们是否有真爱,但,从两个人的外观来说,真的不太协调,感觉就是母子,说真话,马克龙看起来,有男人气魄,但是,他老婆,真的好老,长得也真的不好看,不知道他咋想的,难道真的就是真爱无敌?
6、法国***秀***?看照片,没有看到腿又多美,倒是从年龄来说,跟刘晓庆、赵雅芝同龄人,却看上去比她们还看,欣赏不来。
法国总统马克夫妇这对传奇夫妇着实让世界费解。因为人们不禁会想,这对世界最有名的老妻少夫是真爱呢还是另有所图?
其实这两人的爱情故事对于一般人来说绝对算得上轰轰烈烈的***,而且还有一点“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味道。
法国被称为“浪漫之国”,法国人的身体里也流淌着浪漫的血液。所谓的浪漫血液实际是一种独特的***关系文化,放在在封建社会是被视为放浪的代名词。但现在社会对古代的贞操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的贞操观念重视的是灵魂而非肉体。纠缠于肉体贞操对女人来说的确是不公平的,因为***的身体构造是不同的。女人也因为身体与男性有极大区别而把灵魂之爱当作真正的贞操。这就是女人比较讲先情后爱的原故。
写了这么多,是为了说明马克龙与自己的老妻子是否存在爱的思想障碍。
马克龙出生于1***8年,布里吉特出身于1953年,二人相差25周岁,实际上布里吉特的年纪还比马克龙的母亲大一些。布里吉特年轻时在耶稣会高中教书,她教的是法语和戏剧,布里吉特文学才华横溢,课上得很深动很吸引人,深受马克龙的崇敬。就这样,布老师就常与喜欢文学和艺术的小鲜肉讨论文学和艺术,而且经常讨论到深夜。文学青年马克龙当是学校里公认的男神,长得帅、文才好,能唱会跳,戏剧也演得有模有样。当时布里吉特的女儿与小马是同学,而且非常要好,而小马也借同学之便经常到布里吉特家来玩,目的是为了能看到美丽的布里吉特。
这一年小马同学15岁。就在这懵懵懂懂的年纪,少年马克龙在心跳加速、荷尔蒙过量的年龄不可自拔地爱上了自己的法语老师。而老师布里吉特也在这一年与自己的学生常常因为学问的讨论而“深夜长谈,难分难舍”。
也就是说,马克龙与布里吉特早在26年前就已经“浪漫了”,这一年,布里吉特40岁,是三个孩子的妈妈。“***,四十如虎”,在这一个年纪,烈火遇到了干柴,就这样俩人就情愫暗结,山盟海誓着斯守此生。
纸包不住火,小马17岁那年,俩人的秘事东窗事发了,马克龙的妈妈找到布里吉特,警告道:“你们的感情是没有结果的,你的本职是老师,你不该跟学生这样子,你不要再与我的儿子继续了!”“我可能无法保证。” 布里吉特像一个少女一样回答道。
马克龙转学了,临走时他向布里吉特保证道:“等着我,我一定会回来娶你”。这一年是1995年。马克龙前脚刚离开,思郎心切的布里吉特就毫不犹豫地辞去了干了快二十年的正规教职(教育公务员)并抛夫弃子(离婚)一个人来到马克龙就读高中的城市。她很快在一所有名的私立高中找到了教职,而且也找到了马克龙。当然,这一切马克龙父母都不知道。就这样俩人又重新斯守在一起。2001年马克凭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巴黎政治学院,因被发现有领导人才华,2002年马克又转入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毕业后他和他的不少同学后来都进入了奥朗德***。
画外音:巴黎政治学院至今共培养了29位法国和法语国家总理及总统,法国总统希拉克与奥朗德就毕业于该校。 法国国家行政学院每年只招收一百名学生,职责是培养高级文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陶华碧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陶华碧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