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圣德太子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圣德太子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所谓九子夺嫡本就是康麻子故意纵容的。
康麻子最早对废太子寄托了太多希望,给予最高的待遇,最好的教师,最便利的条件,甚至默许索额图结党拱卫废太子。
然而康麻子只教了废太子如何当储君,玩弄权术,没教废太子如何做人,当儿子当兄弟。结果废太子集团膨胀得令康麻子自己都恐惧,甚至曾阴谋炮毙康麻子,提前上台。
极度善于玩权术的康麻子,立即放出大阿哥参与朝政,大阿哥党在明珠与惠妃帮助下与废太子集团打得不可开交,康麻子也就处于了安全的裁决者地位。
废太子与大阿哥同废,朝局更加诡异,大阿哥集团摇身一变,被八阿哥接管,废太子集团被重创,八阿哥直接威胁到皇权,所以康麻子又放出废太子去拼斗。后面再放出五、七、十四等人参与,康麻子的地位当然稳固了。
公元753年,鉴真乘坐日本第十次遣唐使的船只,第六次东渡,在今日本***南部鹿儿岛县川边郡的秋目登陆。第二年,鉴真一行到了日本首都奈良,受到***隆重的礼遇。鉴真在东大寺设立戒坛院,主持受戒仪式。僧人受戒要经过三师七证的手续,这是日本佛教界过去沒有的,从此形成制度。公元759年,在鉴真的努力下,在奈良创建了唐招提寺,传布律宗,使律宗成为日本六大宗教派别之一。此外,鉴真和他随行的***还将中国的建筑、绘画、雕塑和医学等技艺和知识传到日本。
鉴真历史上六次东渡日本,在中、日两国都拥有很高的声誉,而正是这位算得上德高望重的高僧,却因东渡所携带的“东西”被后人误解,这是怎么回事呢?
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唐朝水军与日本水军于白江***战,唐军一万精锐在刘仁轨的指挥下全歼四万倭军,日本彻底拜服。战败后的日本频繁派出遣唐使向唐朝学习先进的文化技术。在此期间,日本遣唐使荣瑞、普照二人以东瀛百姓诚心学习佛法为由极力邀请鉴真东渡日本。或因***阻拦或因师弟陷害,鉴真前往日本的***并不顺利,前后五次东渡行动均以失败告终,最终于天宝十二年(753年)东渡成功。鉴真抵达日本后于首都奈良收到日本***的隆重礼遇,被任命为大僧都,成为日本南山律宗开创者。
鉴真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大量佛经、佛像及其制作方法,还携带了法器等佛教用具。鉴真所携佛经为手写本,令人赞叹的是,即使鉴真在东渡途中双目失明,他还是在***的帮助下校正了佛经中的错误。当时的日本由于效仿唐朝的政治体制,出现了许多百姓为了逃避征税自行剃度出家的现象,这使得***无***常运转。鉴真抵达日本的同年于奈良东大寺设立戒坛,规范了自行剃度的行为,建立了正规的受戒方式。
鉴真东渡不仅向日本宣扬了弘大的佛教文化,还为其带去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医术、建筑技术、生活用品制作方法等。鉴真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传入日本,并且留下了一本医书《鉴上人秘方》,这本医书后开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鉴真医术精湛高超,据日本史料记载,他仅凭嗅觉即可分辨药草的真***及种类。先进精准的医书和高超的医术使得日本的医疗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救无数百姓于病痛之中。鉴真是一位可敬的医者,也是一位优秀的工匠。由他所筑的唐招提寺的金堂保存至今,其高超的技艺可见一斑。
其实鉴真将佛经、医术以及一些生活用品带去日本并不会引起后人的不满。古往今来,道士,僧侣,乃至传教士一般都会通过医术或其他途径给予当地人好处作为传教的基础,被接纳才能被相信。
鉴真为了发展书法文化带去日本的《丧乱帖》以及其他现在看来的文物,才是让人诟病的关键。《丧乱帖》为东晋王羲之真迹,王羲之的墨宝在当时就已价值连城,到今天它的价值更是难以用金钱衡量,这部中国古代的文化精品现在却被日本宫内厅收藏。
随着今年来不断有文物被高价由国外买回,有关走失文物的原因也不断被大众注意,虽然历史上有一些文物在中外交流的过程中被送到海外,但这属于古代两国之间的正常文化交流。我们也在不断的交流中不断的进步,鉴真东渡的积极意义还是远高于这些文物的价值的。
唐朝鉴真不顾当时***的反对,偷渡去日本,把当时先进的社会科学文化技术传给了日本人,为日本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建立了中日之间的友谊,这倒是无可厚非,但是不该连同珍贵的名人字画《丧乱帖》“偷”去给了日本。
鉴真(688年—763年)俗姓淳于,扬州江阴(今江苏扬州)人,14岁便在扬州大云寺削发为僧,22岁受戒。他早年云游长安,洛阳等地,26岁起住持扬州大明寺,专说戒律,此后积极研究建筑、雕塑、医药等,成为一名知识渊博的高僧。后来,受日本邀请先后五次东渡没有成功,最后于754年1月23日成功到达日本。763年在日本去世,享年76岁。
关于鉴真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的东渡去日本,几经失败还是不死心,其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下面两个:
第一个是日本非常需要他去传授佛法。
自从日本和唐朝在白江口之战后,被打得惨败的日本开始不断地一面派遣唐使来中国学习,一面在其国内进行重大改革。
在改革过程中,很多日本人为了逃避赋税而自行剃度为僧,因为当时日本有规定,进了佛门就不用缴税。为了逃税而纷纷皈依佛门,这如何得了?于是为了控制佛教,日本上层参照了唐朝的受戒制度。听说唐朝实行受戒,必须由著名佛师主持仪式,通过考试才能确定受戒资格。在这种情况下,于是日本派遣唐使来唐朝聘请戒师。
再说,鉴真也想起了关于中国南岳慧思禅师转生为日本王子的传说,以及日本长屋王子崇敬佛法,并亲赠袈裟给中国僧人的故事,使鉴真非常受感动。这是鉴真铁了心要去日本传播佛法的首要原因。
经过南北朝到唐朝这段时期,道教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规模和信仰人群,而且唐玄宗个人非常信仰道教,他始终把振兴道教当做自己的责任,所以唐朝社会上出现了兴道抑佛的浪潮。在这种情况下,鉴真决心去日本弘扬佛法,发展新兴的佛教国家。
鉴真没有经过唐朝官方的同意,前5次不是被告发,就是偷渡遇到风浪,而都没有成功,反而导致眼睛受伤。第6次,日本人决心恳请鉴真和他们一起东渡。这次鉴真虽然双目失明,但东渡的决心依然很坚定。当时唐玄宗也想派人去日本宣扬道教,但遭到日本拒绝,因此下令不许鉴真赴日。结果鉴真还是秘密的到了日本,且再也没有回来。
历史上鉴真东渡日本,到底带走了什么,让后人诟病?
我们现在看来,鉴真东渡不畏艰险、弘扬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在当时唐朝***看来,鉴真东渡是彻彻底底的一次疯狂偷渡行为,且屡教不改,其心可诛。
663年,唐朝与朝鲜作战,日本派出水军凑热闹,中日舰队在白江***发大战,3万日军被全歼,400多艘战舰被击沉,血流成河、火光冲天,日本是一个不打不服的民族,这一仗把日本打醒了,于是派出大量遣唐使来学习研究对手。
742年秋天,唐朝佛教律宗***鉴真在扬州大明寺讲授佛法,两个日本大和尚荣睿、普照奉***之命,从长安赶到扬州邀请鉴真前往日本传法,不知道这两个日本和尚是如何忽悠的,鉴真铁了心要去,徒弟们劝他“大唐和日本之间隔着茫茫大海,路途又远,实在是太危险了”,鉴真说道“传扬佛法,何必在惜生命!”
55岁的鉴真不顾年事已高,身体有恙,一心要东渡日本传法,次年春天,不顾***禁令,鉴真带着***出发了,在此后的5年间,他遭遇了官府禁止、遇到过大风大浪,一连4次全部失败了,第一次被官方指控为“勾结海盗”,第二、三次遇到飓风触礁,第四次被官府押回原籍,鉴真大和尚百折不挠、愈挫愈勇。
748年,60多岁的鉴真第五次起航,从扬州出发,在舟山群岛遇到风暴,停留两个月后继续出发,第二天再遇飓风,海上漂了14天,粮食吃完了,淡水喝光了,日本和尚荣睿、得意***祥彦先后病死了,鉴真眼病发作,遇到一个外国庸医,最终双目失明。
***的是遇到了两个超级“铁粉”,振州别驾冯崇债派兵护送,迎入私宅设斋供养,还强行仁鉴真为干母舅,大海盗冯若芳也送来大量礼物,论分供养,鉴真等人住在大云寺过了一年多的幸福时光,积蓄力量,准备再次出发。
753年11月16日,66岁的鉴真等人秘密从张家港出发,次年一月终于到达日本***岛,历时十年的东渡终于成功了。
鉴真在日本受到热烈欢迎,封他为传灯***师,把新田部亲王的旧宅送给他,建立寺庙,就是现在的奈良唐招提寺,从***到普通民众纷纷接受鉴真的受戒,建立了日本出家和受戒制度。
763年,鉴真知道自己即将去世,旧宰唐招提寺的僧房里,面西端坐,进入禅定,以76岁高龄圆寂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圣德太子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圣德太子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