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孙桓的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孙桓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麋芳,蜀汉安汉将军麋竺的弟弟。初为徐州牧陶谦的手下,后刘备接任徐州牧,他并跟随刘备。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麋芳一直跟随着刘备东跑西跑,颠沛流离的,始终不离不弃。
196年,徐州被吕布所占,刘备战败,逃至海西,麋芳亦跟随之。同年刘备又在下邳被吕布击败,再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只得投靠曹操,此时麋芳亦随之。
而后,在曹操处,麋芳因能力突出被曹操看重,后被曹操任为彭城相。当然,此时的麋芳并没有接受曹操的拉拢,在彭城任上不足数月,他就辞去官职,然后继续跟随着刘备东跑西跑。
可以说此时麋芳对于刘备是很忠心的,他宁愿放着大好的前程不用,宁愿不跟着势大的曹操,也要跟随着当时还是毫无势力,毫无根据的刘备四处流浪,这等忠心自是少有人能够与之匹敌的。
当时麋芳曾数次因刘备战败的而失散。如198年,刘备据守的沛城被吕布击破,刘备单骑逃走,麋芳与之失散,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刘备的寻找,他几经波折最终与刘备汇合。再如200年,曹操亲征徐州,刘备被再次击败,麋芳又与刘备失散,之后在一个月的时间内,麋芳又带着被打散的士卒与刘备汇合。
再之后麋芳又因刘备的战败,又再次被迫的跟刘备东跑西跑,但是无论如何麋芳都从未想过要离开过刘备。
不过再忠心的人在面临着生死存亡之际,他也会出现裂痕,也会出现松动。这对于麋芳来说也不例外,他终在生死存亡之际背叛了曾经死忠十余年的主公刘备。219年,关羽北伐襄樊,麋芳和傅士仁被要求筹集足够数量的军粮,可是因时间太紧,关羽要求的军粮又多,他们最终没有完成筹集的任务。于是关羽在出征前就对他们二人***的说道“回来再收拾你们”,这句话让麋芳、傅士仁二人深恐不已,他们深知关羽这人说到做到,一旦让他记恨上,他们二人非死即伤。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吴将吕蒙偷袭荆州时,蜀将傅士仁、糜芳两人降吴,最终导致关羽兵败被杀。据《三国演义》记载, 三年后,刘备兴兵伐吴,傅士仁和糜芳又取了吴将马忠的首级,复降刘备,两人痛陈当时听信吕蒙称关羽已死的谣言,迫不得已才开城投降。这次取了仇人马忠(马忠在章乡俘获了关羽、关平父子)的首级,献给刘备。刘备明知二人是因为战局危急为保全性命而又归蜀,所以亲剐二人,祭奠关羽,关羽大仇得报。这是演义中糜芳最终的结局,那么在正史上,糜芳最终会何去何从呢?
糜芳是东海郡朐县人,他和他的哥哥糜竺都是当地的大富豪,家财万贯。陶谦在做徐州刺史时,糜竺被任命为别驾从事,辅佐陶谦。陶谦临终前,考虑再三,决定把徐州这块地盘交付刘备管理。于是糜竺遵照陶谦遗愿,迎接驻小沛的刘备主政徐州,糜竺、糜芳兄弟又全力拥戴刘备。
公元195年,刘备又收留了被曹操追打的吕布,让他驻扎在小沛。刘备本想利用吕布能抵挡一阵子曹操,哪知反复无常的吕布秉性难改,他趁刘备南下迎战袁术之际,偷袭了下邳城,留守后方的张飞逃脱,而刘备的妻子甘氏等家眷却成了吕布的俘虏。
听闻后方被袭,家眷被俘,刘备和将士们都无心恋战,迅速被袁术击溃。刘备欲回下邳也不是吕布的对手,只好暂居在广陵郡海西县。山穷水尽之际,幸亏糜家兄弟伸出援手,不惜大量家财资助刘备,又将2000余名家仆充实了队伍,为刘备提供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使刘备绝处逢生。由于刘备的妻子甘氏被俘,糜竺还把妹妹糜氏嫁给了刘备。后来刘备为了自保,又放下身段委身了吕布,驻扎小沛,就像他当年收留吕布一样。
但没过几年,刘备与吕布冲突再起,吕布在小沛大败刘备,糜氏兄弟又跟随刘备投奔了曹操,曹操曾许糜竺以嬴郡太守、糜芳为彭城国相,但都被兄弟俩拒绝。
此后,糜氏兄弟一直跟随刘备在逃生的路上。
198年,吕布帐下中郎将高顺大败刘备于沛城,刘备与糜芳在混战中失散,糜芳几经波折才与刘备会合;
两年后,刘备又在徐州被曹操击溃,关羽被俘,糜芳的队伍也被打散,此后又与刘备会合于邺城东;
201年,刘备再败曹操于汝南,糜芳又随刘备逃往新野;
208年,曹纯的精锐部队“虎豹骑”在长坂坡大破刘备,糜芳随刘备逃到江夏。
糜芳是刘备的大舅子,家族世代经商,十分富有,在陶谦去世,刘备接管徐州之后,他就与大哥糜竺一起死心塌地跟着刘备混了。
刘备被吕布打败后,投降了曹操。曹操曾想挖刘备的墙角,于是允诺给糜芳彭城相的职位,但糜芳并没有被曹操给打动,依旧跟着刘备这个当时看起来并不是很靠谱的老大东奔西跑,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这种日子一直到孙刘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并且拿下了稳定根据地后结束了。
后来刘备入蜀取西川,之后诸葛亮等人也走了,只留下了大将关羽,糜芳作为刘备阵营资历比较老的武将也被给予了重任,让他守重镇南郡。
不过由于关二哥一直对糜芳态度不咋好,看不起糜芳这种土豪出身的人,两人关系有点僵。关羽出兵北伐之前,又由于他与傅士仁没有完成供给军需的任务,又惹毛了关羽,关羽打算北伐回来找他两算账,这让糜芳很慌。后来吕蒙袭取荆州,麋芳并没有立马投降而是犹豫了一会,但看到傅士仁投降后,他也选择投降了东吴。
糜芳的投降是三国里的一个迷,就和于禁一样,不知道他们二人当时是到底是如何想的?是一时冲动?还是另有打算?这个不得而知。
言归正传,那糜芳在投降东吴后到底结局如何呢?按演义来说,后来刘备伐吴,糜芳与傅士仁于是杀了吴将马忠再次投蜀,他们认为刘备会放了他们,结果刘备依旧怒气不消,让关二哥儿子关兴剥去二人衣服,以刀剐杀,用来祭奠关羽。
那正史上糜芳真的是这样死的吗?其实不然,糜芳并没有这样死。
他在投降东吴后,依旧活的好好的,还被孙权任命为将。但活的好,过的却不好,他在东吴饱受吴国大臣的讽刺。吴国大臣虞翻就三番两次痛骂他。
有一次,糜芳乘船出行,遇到虞翻的船,糜芳的船夫于是喊道:“请回避我们将军的船!”听到这话,虞翻大怒,于是骂道:“失去忠心的人,凭什么侍奉君主?使人失去两座城池,也能被称将军?”糜芳无言以对,只得让道。而这个故事只是他在东吴的一个缩影,证明他在东吴并不咋受待见。
糜芳和于禁可以说是同病相怜,其实于禁也被虞翻骂的好惨,在留在东吴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不知道糜芳与于禁两人在东吴是否有过交流,反正本人是很想知道他们二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选择投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孙桓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孙桓的人物传记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