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宣威近现代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宣威近现代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宣威市人,但对于宣威市历史上的名人还真的所知有限,首先想到的便是离我家将近一公里左右的浦家山,说起浦家山,乖乖,那可了不得,它可是出过邓小平夫人卓琳的地方,卓琳的父亲浦再廷老先生也很有名,是电视剧“商贾将军”的原型人物,现在的“德和”牌罐头就是由其一手创造,宣威火腿的名扬海外他功不可没,国父孙中山先生亲自为“德和”罐头题词“食德饮和”。浦家山还出过一个战斗英雄浦恩绍。
我知道的还有距我家十多公里的地方叫龙津沟,这里出过徐文烈、徐文旅两个将军,这些都是近代人物,至于其他的宣威历史名人应该还有不少,但自己实在回答不上来了。
浦在廷(1871年5月5日-1950年12月),宣威榕城镇人,学名浦钟杰。浦在廷是***夫人卓琳的父亲。电视剧《商贾将军》原型。浦在廷不仅是云南宣威火腿罐头的创始人,更是一个抱着"实业救国"理想,积极拥护、支持、参加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热血志士。
周建屏(1892年-1938年6月13日),原名宗尧,字兴唐、兴堂,曾用名子炎,抚州金溪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赣东北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创始人之一。
徐文烈(1909年-1***6年),曾化名何坤,云南省宣威县板桥镇大堡村人。1955年被中央***授予少将军衔,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各一枚。
卓琳(1916年4月6日-2009年7月29日),原名浦琼英,***的夫人,出生于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曾任中央***办公厅顾问。
徐文礼(1920年-1***7年11月),云南省宣威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师副政委、政委、师长、副军长、军长、军政委、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64年晋升少将军衔。
答:宣威人杰地灵,历史上名人辈出。浦在廷,是使宣威火腿名扬海内外的创始人,是他把宣威火腿发扬光大。上世纪二十年代,浦在廷把宣威火腿送孙中山总统尝,孙中山总统尝到宣威火腿的色香味美,写下了“饮和食德”这四个大字,为发展宣威火腿打下了基础。浦在廷为了宣威火腿,并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昆明开办一个宣威火腿厂,为独具特色的宣威火腿广开源路,在全国各地销售,后打入东南亚国家,进入世界各国,闻名于世。浦在廷是宣威的历史名人,现在的宣威火腿举世闻名,是浦在廷的毕生精力的付出。
宣威历史名人,据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乌蒙红霞》记载,曾任中国人民***少将级的徐文烈、徐文礼,革命烈士红军十军长的周建屏还有黄达宵、黃克非等。
相信绝大多数人一听到云南宣威,脑海中第一个蹦出的,必然是大名鼎鼎的宣威火腿。的确如此,位于彩云之南的宣威,以驰名中外的宣威火腿闻名,但是除了火腿,人杰地灵的宣威,也诞生了许多历史名人。
周建屏
周建屏,1892年生于云南宣威倘塘镇,1908年,周建屏曾在云南部队当兵。1909年,他正式改名为周建屏,并考入了云南讲武堂,并顺利在云南讲武堂第八期毕业。周建屏曾经参加辛亥革命,1915年时,周建屏已经在滇军朱德元帅的部队中担任连长,后积功升至旅参谋长。
周建屏曾经周恩来介绍,在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经朱德元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率部参加了南昌起义。1929年,与方志敏等领导人一起创建了闽浙赣苏区,1930年担任了红十军军长。
1931年,被调往中央苏区的红十军被整编为红11军,周建屏依然是军长。周建屏率领红***战各方,屡立战功。1934年红军主力长征后,周建屏率部留在南方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抗战爆发后,周建屏担任了八路军115师343旅副旅长。并率部参与了平型关等战役。1937年11月,晋察冀军区成立,周建屏则担任了晋察冀军区四分区司令员。率部多次粉碎了日寇及汉奸部队的“围剿”,保护和扩大了根据地。
1938年6月13日,由于在军事生涯中多次负伤,再加上艰苦的环境和频繁的战斗,周建屏因旧伤复发,不幸去世,年仅46岁。
徐文烈
徐文烈,开国少将,1909年生于云南宣威板桥镇,1928年加入中国***。1930年参与领导了陆良***,陆良***准备建立红军第38军。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失败。1935年,红一方面军长征经过宣威板桥时,与党失去联系的徐文烈加入了红一方面军,并在红九军团重新加入***。
抗战期间,徐文烈先后担任八路军120师和曲工作团主任,宣传部部长等职。解放战争期间先后担任了东北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东北民主同盟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50军政治委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率部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中央***授予少将军衔。
其他宣威的名人,如著名爱国实业家浦在廷,***夫人浦琼英,教育学家朱勃,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学等等,不胜枚举。
刘雄武,曾参加北伐战争时任排长,一九***年率全排加入井岗山红军,先后参加中央三次反围剿作战。一九三二年任九军团师长,同年任江西军区第五分区司令员,一九三三年任赣南二十三军军长。一九三四年参加红军任红九军团作战科长,协助罗炳辉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迷惑敌人,重创敌人,使红军主力甩开敌人。一九三五年随红九军团来到宣威板桥,为制定作战方案和扩红宣传,离家仅五里而不入家门。徐文烈、徐文礼两位将军就是当时参加红军的。一九三六年调任红三十军八十九师师长。十一月编入西路军,在西进甘肃安西与十倍于己的敌人遭遇,壮烈牺牲,年仅33岁。
邱秉常,字尊五,云南宣威板桥镇邱家屯村人。1912年进本村小学。
徐文礼,云南省宣威人。一九三五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一九三六年转入中国***。
徐文烈,曾化名何坤,云南省宣威板桥镇大堡村人,父亲为贫农经济水平,8岁入私塾,读满四年,又入板桥初级小学就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宣威近现代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宣威近现代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2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