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赵匡胤历史***名称大全,赵匡胤历史***名称大全及简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赵匡胤是打败了谁建立宋朝的?

赵匡胤是打败了谁建立宋朝的?

赵匡胤是在特殊背景下登上皇位,并建立了宋朝,立国三百余年。

赵匡胤助郭威推翻后汉,建周,史称后周。郭威死后,传位柴荣。赵匡胤力保柴荣,征战幽州途中柴荣暴病而亡,年仅39岁。又传位于8岁儿子柴宗训。此时赵匡胤的职务是,点校太傅,殿前都俭点,属握有军队的实权者。

公元960年,忽传北辽,汉联合攻打中原,赵匡胤帅军出征(正月初一)。正月初三晚大军抵达陈桥驿,陈桥驿就在东京开封府的北面,今天河南封丘境内。这一晚,更改了赵匡胤人生轨迹。

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及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入夜,赵匡胤帐内休息,帐外将士正酝酿一件惊天的大事,欲立新君赵匡胤。理由是柴宗训幼弱,无力亲政。将士为国御敌,谁则知之?故,不如立赵点检为天子,日后弟兄间互为照应。

赵匡胤闻得帐外吵嚷,推门而出。此时,众人将龙袍披于赵匡胤。这就是史上所记载的: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当皇帝

导演这场兵变的人非赵匡胤,而是其弟赵匡义,另一主谋则是赵普。赵匡胤被动接受黄袍加身,正月初四,返回京城,向柴宗训母亲请罪。柴母深明大义,皇位自然过度,赵匡胤也善待了柴宗训母子。

于是,宋朝在风平浪静中诞生了。

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及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中国历史的皇位之争中,这是一次特殊的异性夺位。没有血光,没有杀戮,国家机体正常运行的状态下进行的权力交接。后来的史实也证明,赵匡胤还是很有作为的一任皇帝。至于赵匡义的德行通过“赵匡胤突然暴毙”,“弟弟被贬死亡”,“柴宗训被囚‘’可以略见一斑。

宋朝立国三百一十九年,两度倾覆。是历史总是捉弄人,后来康王南渡,南宋偏安一隅,最后亡国的也是乳臭未干的小娃娃皇帝,也是八岁。纵有文天祥等忠臣拼死护佑也难逃一劫……

倒还真是——

得国由小儿,失国由小儿。

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赵匡胤历史事件名称大全及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赵匡胤没有登基以前的朝代属于后周,那时候周世宗驾崩,年幼的周恭帝即位,由宰相范治、王溥辅政。赵匡胤在周世宗在位时就深得宠信,封他为禁军统帅,大家都知道,能当禁军统帅的将领,那一定是皇帝很信任的人,等于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交到了这个人手里,禁军统帅的官名叫“殿前都点检”,权势很大。

后来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然后赵匡胤出兵对敌。赵匡胤当即调兵遣将,两天后率军从汴京出发,来到离京城二十多公里的陈桥驿,赵匡胤下令扎营休息。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商量:他们拼死拼活在外打仗。皇帝年幼无知,肯定记不得他们的功劳,干脆就拥护赵点检当皇帝!众将领一致同意。



天色发白时,赵匡胤睡醒,听到账外闹闹哄哄,还没反应过来,门就被打开,有人高呼叫嚷:“请点检当为皇帝!”赵匡胤鞋子还没穿,外衣也没穿,都没来得及,然后七八个人就把早都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全体跪地高呼“万岁”,接着就被推搡着拥出门外,直到骑在马上赵匡胤才说话:“我若为皇帝,请众将士莫要抢掠国家仓库,莫要侵犯朝廷重臣,保护好周朝幼主和太后!”

接着,他们找来了宰相范治、王溥,在声色俱厉下,二人不得不俯首称臣。周恭帝让了位,赵匡胤就登基做了皇帝,改国号为宋,历史上称北宋,后来的宋太祖就是赵匡胤。

赵匡胤打败了孤儿寡母当了皇帝。

后周明君柴荣死后,七岁的柴宗训被推上皇帝的宝座。在城头变化大王旗的五代,这样的小皇帝存活可能性是零。

我们且从公元960年的农历大年初一说起。

这一天,文武百官很早便上朝,向皇帝拜年。突然来了一份边关的加急快报,称北方边境定州、镇州两地有契丹入侵。宰相范质、王溥便派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往救援,岂知赵匡胤此去,竟是黄袍加身,推倒了大周江山,创建了大宋王朝

赵匡胤办事的效率很高。初二,第一支先锋部队出发了;初三,赵匡胤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出发,晚上抵达开封城东北四十里处的陈桥驿。

这时,一个叫苗训的装神弄鬼的人出现了。他远眺西方,仿佛开天眼似地说道:“瞧,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什么意思呢?他看到了两个太阳,天上出现两个太阳,隐射到国家,就是有两位君主。他又神秘兮兮地说了一句话:“此天命也。”。

于是乎军队开始骚动了,入夜时分,一批军官与士兵凑到一起,有人提议说:“如今主上幼弱,我等拼了老命杀敌,他能知道吗?不如先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再北征。”这一提议马上得到大家的鼓掌,好,就这么办!于是大家群情激昂,涌向主帅赵匡胤帐前***,要拥他为皇帝。

赵匡胤没出来,很不巧,他贪杯了,喝多了,醉得不省人事,正酣然入睡呢。

***的将士当然没见着统帅赵匡胤,只见到了他的弟弟赵匡义与军师赵普。这些“闹事”的将士慷慨陈辞道:“军中兄弟们已要决定了,要拥立太尉为天子。”赵匡义正色地批评说,这怎么行,这种造反的事情,咱们可做不得。诸位军官看软的不行,来硬的,把刀啊、剑啊等家伙亮了出来,你赵匡义不答应,我等就要动用武力了。

陈桥兵变,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正如很多史学分析的那样——这场兵变,在背后,赵匡胤及其追随者,不知已经运作了多少年!哪有那么简单,仅仅是手下将士一时兴起,推他做皇帝的?这前因后果,根本不搭界啊!

疑点一:周世宗不仅文韬武略,而且治军严谨,当时又正值外敌入侵,将士们似乎没什么理由不去为国事效力。而且,兵变的理由看来也十分牵强。

疑点二:赵匡胤是柴荣的亲信,否则也不可能让他掌握禁军。禁军,本是皇帝的亲随武装,是保护皇帝及其家属安全的,如果赵匡胤真的履职尽责,没有二心,即使有人有不臣之心,他也必定严办,能那么顺手推舟,欲拒还迎么?

疑点三:整个陈桥兵变,是一个基本上不流血的冲突,史书记载,好像只死了一个人。如果不是事先的严密运作,能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疑点四:陈桥兵变之前,出兵的原因是说因为辽国要入侵,但是奇怪的是,兵变过程中和兵变回师之后,辽国并没有入侵,连一个兵卒都没有派。那么问题来了,当时是怎么得到辽国入侵的消息的呢?

综上种种疑点,陈桥兵变,完全是人为策划的一场兵变,是赵匡胤及手下追随者多年苦心经营和事先预谋的结果。绝不是历史的巧合!



很简单,赵匡胤是打败了后周柴氏的孤儿寡母建立了宋朝。可谓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一、周世宗柴荣生前对赵匡胤恩厚,而赵匡胤在周世宗驾崩不久,便欺负柴氏孤儿寡母,此为不仁!

二、赵匡胤辜负周世宗柴荣临终之托,利用柴氏对其的信任,乘主少国疑之际 谋夺了大周的江山,此为不义!

三、利用手中兵权,谎报军情,在陈桥驿叛乱谋逆,夺取君主江山,此为不忠!

四、乘旧主新崩,少主登基,主少国疑之际,背叛君父夺柴氏江山,此为不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赵匡胤历史***名称大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赵匡胤历史***名称大全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