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人物传记电影?
  2. 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下场如何?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有哪些值得的人物传记电影

中国机长》刘伟强执导,根据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英雄机组”成员与119名乘客遭遇极端险情,在万米高空直面强风、低温、座舱释压的多重考验。

《决胜时刻》黄建新、宁海强共同执导,讲述了1949年******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故事

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目前只看过这两部


刚刚过去的2019年绝对是一个人物传记电影作品井喷的一年,我们看到了大量的优秀传记电影上映

2019年在国内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是获得2019年奥斯卡最佳电影的提名作品。凭借着当红美剧《黑客军团》异军突起的拉米·马雷克扮演了弗雷迪·莫库里,惟妙惟肖的扮相令所有观众眼前一亮,更是凭借本片荣获影帝的桂冠。

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波西米亚狂想曲》中,并没有刻意突出弗雷迪·莫库里的“同志”背景,着力刻画的是他与皇后乐队其他成员之间在事业巅峰和谷底时的分分合合。特别是包括“We Will Rock You”和“波西米亚狂想曲”等经典作品诞生的过程,让无数皇后乐队的忠实粉丝看了格外激动。同时电影还完美地再现了当年震撼世界的那场著名的赈灾义演"Live Aid",让人看到巅峰时期的皇后乐队与弗雷迪·莫库里的风***。

关于英国殿堂级歌手Elton John 的传记电影《火箭人》也紧跟着《波西米亚狂想曲》上映,两部电影有着太多的藕断丝连的关系。两位都是同处于一个时代的歌手,两人的同性恋身份也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颇有争议,他们甚至短暂地共用一个经纪人John Reid。更加有意思的是,《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导演布莱恩·辛格在电影后期制作期间遭解雇,而前来救场的正是日后执导《火箭人》的英国导演德克斯特·弗莱彻 。

《火箭人》中,扮演Elton John 的是凭借《王牌特工》一炮而红的塔伦·埃格顿。由于Elton John极其华丽的舞台造型和千姿百态的眼镜,掩盖了塔伦·埃格顿在相貌上与Elton John的差别。让人对他在2020年奥斯卡奖上冲击最佳男主角产生联想,会不会像去年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一样,再一次震撼奥斯卡。

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英国电影《红琼》讲述了一个苏联间谍在英国潜伏了长达40年,这位传奇女间谍名叫Melita Norwood,1912年出生。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拉丁语专业,而不是电影中描述的剑桥物理学专业。从1937年开始,她开始在英国有色金属研究会从事秘书的工作直到1***2年退休。

该协会在二战期间英国的国防工业中起了重要作用,许多研究成果被运用于英国的******之中。然而令该协会闻名世界的不是因为其在专业领域的成就,而是由于出了Melita Norwood这样一个著名的苏联间谍。作为研究主管的秘书,她有机会接触大量的机密文件,并且***给苏联情报机关。

电影《红琼》并没有刻意拍成一部惊心动魄的谍战剧,反而按照爱情片的套路围绕着女主人公的两段恋情做文章。原本一个“胸怀世界、放眼天下”的女中豪杰变成了一个为情所困而出卖情报的弱小女子,使得电影的格局明显降低了一档。

顾2019年的院线。上过不少好片,也上过更多烂片。好片子,不一定都能赢得交口称赞,更多都是短暂的几日,随后不见了踪影。

桃厂的这份年末冷门佳片总结,旨在帮诸位回忆起那些质量上乘,只可惜时运不佳或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没能引起大范围反响的院线作品。

闲话不多说,请看下面的推荐。

《平原上的夏洛克》绝对是特别的存在,属于那种你能轻松看完的小品之作。

以往一碰上乡村探案题材,国产片总是不自觉地成为《***回忆》的中国模仿秀,生搬硬套地添加上社会意义,笨拙得不得要领。


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都去了哪?最后下场如何?

大清有九位总督。他们每人掌管几个省的军政、民政、财政以及官吏监察,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大清灭亡前后,几位封疆大吏境遇差异极大。

由于东三省是大清龙兴之地,因此,东三省总督是“疆臣之首”。

末代总督赵尔巽,曾主政湖南、四川等地,业务能力强,政治素质过硬。

辛亥革命时,赵尔巽坚决镇压革命,***了许多革命党人,迫使东北地区的革命党转入地下。

清帝退位前,赵尔巽发布“东三省反对共和二十条”,坚决反对共和。

由于赵尔巽在东北稳定形势,满清贵族有的提出让他“勤王”,有的提出让皇帝移居东三省,但都作罢。

满清灭亡后,赵尔巽效法“伯夷不食周粟”,拒绝袁世凯拉拢。

有人说清朝的组织架构注定了农民起义是很难成功的,后来我翻阅历史,清朝享国近三百年的历史,确实没有农民起义成功的案例,除了官员任命制度,还有最基本的军事制度,清朝前期以“八旗”和“绿营”为主,后期大多是***组成的军队。

今天就来讲讲清朝的“封疆大吏”,其实这在清朝之前就有,多指古代省一级长官,负责整个省份的军政事务,简单来说就是相当于如今***外加军区司令的职位,而清朝共有9位封疆大吏,分别是:

两江总督(张勋)1854年-1923年9月11日

清末民初大臣,江西奉新人,清朝灭亡后,张勋为了表示自己效忠于清朝,下令禁止所辖部队剪辫子,1917年拥护溥仪复辟失败,1923年,张勋在天津病逝,灵柩被送回奉新老家安葬。

湖广总督(段祺瑞)1865—1936

出生于安徽合肥,皖系军阀首领,在清朝灭亡之后,曾组织张勋复辟,后日本要求段祺瑞在东北组织傀儡***,被严词拒绝,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在上海宏恩医院病逝。

闽浙总督(松寿)

满洲正白旗人,在清朝灭亡之后,松寿还顽强抵抗,组织旗兵发动反击,最后和革命军激战一夜,溃败之后,松寿看见大势已去,吞尽***。

两广总督(张鸣岐)1875—1945

清朝灭亡之后,张鸣歧指挥军队镇压革命军,眼看大事不妙,竟然携款逃亡日本,后又因为支持袁世凯复辟帝制被封一等伯爵。袁世凯去世之后,又逃亡天津,日本入侵后又勾结日本特务,沦为汉奸,还生成“大东亚战争必胜!”日本投降后张鸣岐在民众的一片骂声中死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912年以后的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