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呢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刘禹锡耗死几个皇帝?
  2. 刘禹锡的辞赋是什么?
  3. 你喜欢哪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

刘禹锡耗死几个皇帝

刘禹锡,公元772年-公元842年,

出身时,安史之乱刚平定七年,已是唐代宗执政时期

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禹锡7岁时,公元779年,代宗去世,唐德宗即位

33岁时,公元805年,唐德宗去世,唐顺宗李诵即位,同年,李诵退位当太上皇玩,第二年嗝屁了

还是805年,李诵退位,唐宪宗李纯即位(这个即位很蹊跷,刘禹锡在《刘子自传》中大家评论,玩得有点过火)

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好15年后,公元820年,刘禹锡48岁,唐宪宗被宦官杀了,宦官立了唐穆宗李恒为帝

刘禹锡52岁,公元824年,李恒中风,挂了唐敬宗李湛登基,小屁孩只知道玩刘禹锡54岁,

公元826年,李湛也被宦官杀了,唐文宗李昂登基,策划甘露之变,希望除掉宦官,结果***失败,李昂受到软禁,文官系统基本被诛杀干净。

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禹锡68岁时,公元840年,唐文宗李昂抑郁而死,唐武宗李炎登基,随后重要李德裕加强中央集权,开展灭佛运动,将大量佛寺财产土地收归中央,当然,随着李德裕的登场,他和牛僧孺的牛李党争也粉墨登场

但这些刘禹锡都看不到了,公元842年,70岁的刘禹锡与世长辞,在他身后,是唐朝的最后一次中心——会昌中兴

刘禹锡的辞赋什么

《秋声赋》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篇赋。此赋首段写秋天景色,融入了作者自己遭受多次迁谪之后带来的人生体验;次段集中描写秋天景色,展开联想,扩大境界,结合历史人物典故,使主题意义显得更加深远;末段显示出作者不愿屈服于邪恶黑暗力量的信念。

全赋通过***取铺垫烘托、正反对比的手法,以一组鲜明的对比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老当益壮的情怀。

辞赋

   除诗歌与论说文外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辞赋史中,乃至整个辞赋史中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环节,其存赋十一篇,与唐代各家所存辞赋数目相较,也不算少了。马积高在其著作《赋史》中评价中唐时期的辞赋家,列柳宗元为首位,韩愈、刘禹锡并列其次,又将柳宗元之辞赋同屈原相提并论,即可见一斑。而实际上,刘禹锡本人也是对自己的文章水平颇有自信的,在其《子刘子自传》中他说:“天与所长,不使施兮。”这里的“所长”指的即是自己的长于文词,而在这“文词”之中当然也包括辞赋在内。在刘禹锡的十一篇辞赋作品当中以《秋声赋》最受后人推崇。

   由于刘禹锡的辞赋多数创作于贬谪时期,因此逐臣之悲与怀才不遇便成了其辞赋创作的重要主题,骚怨情怀是其主要的情感寄托,同时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也贯穿始终。此外,除了反映贬谪愁思的作品,其辞赋还有应试科举所作的律赋——《平权衡赋》,怀古伤今的《山阳城赋》,悼亡的《伤往赋》,描写景物风俗的《楚望赋》。

喜欢哪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去处,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唐代的不朽名诗。一时一景,反映的是时间的顺差。去年的“人面桃花”,今年的“人面”不知去哪儿,景色依旧,缺少美女的衬托,心中自然惆怅,门依旧,桃花依然。多美的情诗在脑海中相连图,使人浮想联翩,这首诗的一景一人,成了千古绝唱。美在眼中的“人面”与“桃花”。


我最喜欢的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词,就是宋代辛弃疾《清平乐·村居》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完辛弃疾的这首诗,让人仿佛看到了诗人沉醉在幸福中的情景。你看,有明媚宜人的风景,有各自忙碌不休的孩子们,诗人隐身在这些画面的背后,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内心自然而然充满了闲适满足感。家庭是温馨而甜蜜的避风港,舒适又自在,在家可以静养身心,尽享天伦之乐,辛弃疾自也不例外。看到孩子们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父母也就心满意足了。

放在今天,不管居住条件怎么样,只要一家人能够在一起,相互照料,彼此照顾,和和美美,我们同样也能够体会到辛弃疾所描写的这种天伦之乐。正由于此,我特别喜欢辛弃疾的这首充满生活情趣的古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刘禹锡是怎样的人物传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