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386年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386年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北魏黄河流域。386年,拓跋部的首领拓跋硅建立北魏。439年,绯卑人建立的北瑰***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北方各:疾人民改变了原来的游牧生活,学会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成为农民,汉族人民也学到各兄弟民族的畜牧业经验,丰富和提高了生产知识。他们在反抗各族统治者压迫和剥削的斗争中加强了联系和友谊。
(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形、成后,北魏统治者实行改革。甲、颁布均田令。485年,为了保证封建***的财政收入,孝文帝拓跋宏颁布均田令。***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规定:成丁男子受露田40亩,成丁女子20亩,休耕两年的,3倍受田。
丁男分得桑田20亩,不宜种桑的地方,丁男可分得麻田10亩,丁女5亩。实行均田制以后,使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了。乙、推行租调制。受田的农民,一夫一妇每年必须交纳租粟二石,调帛或麻一匹。丁男还要服兵役和徭役,租调制的实行,增加了北魏***的财政收入,使北方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起来。丙、迁都洛阳。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大地主的联系,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3)北方各族人民起义。北魏末年,北部边镇各族军民和河北各族人民先后起义。523年,匈奴族人破六韩拔陵领导了北部边镇的起义。528年,在河北发生了葛荣领导的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加深了各族人民之间的战斗情谊,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扩展资料:
北魏时期的历史大事:
1、六镇之乱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扩展资料:
北魏时期的历史大事:
1、六镇之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386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386年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