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胜人物传记300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胜人物传记300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胜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一人力敌林冲、秦明两人也不过渐落下风。之后呼延灼用诈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
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圭,单廷圭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我认为除上面谈到遗传等因素外,气候土壤因素特别重要。凡在山东出产的果蔬普遍比南方的要大很多。大***大罗卜大葱……不胜枚举。我估计山东的土壤中一定含有某种元素有利于身体发育。
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也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
1.他们身材高大,身材魁梧,
2.性格豪爽十分耿直,
山东大汉的名气,不会是因为身高高矮而来的吧!山东人的义气豪爽正直,在全国各地区是世人皆知的,相比其它地区而言,山东人的身高体重也是为大汉的次要原因。有个故事,听老年人讲过,在南方有一河流之交通要道,每次启航开船,船家都高升问客人,有没有山东人,这一传说有无真实价值无从考证。但从历史传说水浒故事里的山东人的口碑见证,山东大汉的名讳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山东大汉,古来有之
古今“山东”含义不同:
一是唐代以华山以东的广大地盘皆称“山东”,包括现在的河南、山东、山西和河北等 地;
事实上,不论哪一个山东,都出“大汉”。这里的“大汉”除身高马大的形态特征外,则指骁勇善战和所向披靡,是故 “大汉”又为“豪杰”。
秦汉以来至1644年以前,中国历史上最少发生过3次重大的人口迁徙。它们分别是:
(2)公元936年~1125年的“契丹-女真时期”,
(3)公元1279~1367 年的“蒙古人时期”。
这3次重大的人口迁徙,时间之长,人口之多,影响之深远,都对中国的人种构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北人南侵,原来的中原人不得不南移,再加上汉代以来中原***多次与匈奴、鲜卑以及蒙、藏等族联姻通婚,更是促进了外族血统在中原的扎根,从而增高了中原居民的身材。
“山东大汉”来源于隋朝末年,当时山东出了很多绿林好汉集聚山东登州;程咬金等人又在山东登州,林南小孤山截皇纲,后来又有徐茂公,秦琼,罗成等人在山东聚义厅议事造反,一举成名,得来“山东大汉”的名号!
山东人身高现在在中国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男人身高平均:1.75!女人身高平均:1.69!
三国后期,在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相继去世后,极度缺乏厉害的武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如一个小小的魏将王双,就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他身高九尺,善使六十斤重的大刀,骑着千里马,还有三个流星锤作为暗器。
王双不但长得厉害,在两军交战中,也不是一个善茬,杀伤多员蜀将。有人说,王双已经达到了当年吕布的境界,无人能敌,真的是这样的吗?
话说大将军曹真看到司马懿举荐了郝昭守陈仓,防备诸葛亮再次伐蜀,他也保举了一人,就是王双。听说诸葛亮带领大军,再一次来袭,大将军曹真向魏帝请战,他以猛将王双为先锋,驰援陈仓。
此时,诸葛亮大军团团围住陈仓,劝降不成 恼羞成怒,强攻陈仓,损失惨重。他进也不是,退还不甘心,得知曹真及王双大军到来,想围点打援,出一口恶气,给曹魏一个教训。
魏延第一个请战,诸葛亮觉得一个不出名的王双,杀鸡焉用牛刀,不值得派出大将魏延,于是派出了裨将谢雄、龚起。两人分别带领3000人,迎战王双。然而,他们两人太菜了,谢雄遇到王双,战不三合,就被一刀劈死。紧接着,龚起和王双交战,也仅仅三个回合,死于马下。
诸葛亮闻报后,大惊失色,慌忙派出比谢雄和龚起厉害百倍的廖化、王平、张嶷三位大将。令诸葛亮失望的是,张嶷和王双大战数合,不分胜负,却中了王双的诈败之计,被王双用流星锤偷袭,正好打中后背。张嶷运气比谢雄、龚起好点,没有丧命,在王平、廖化的接应下,成功逃回。
张嶷在见到诸葛亮后,诉说了自己和王双大战的经过,王双确实名不虚传,太厉害了,那两位裨将死的不冤枉。现在王双在陈仓城外安营扎寨,四围立起排栅,筑起重城,深挖壕堑,两人成掎角之势,更加难攻打。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胜人物传记300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胜人物传记300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