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凤阳的历史事件简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凤阳的历史事件简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全文是: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朱元璋开国之后,定都南京。他是一个很念旧的人,就把很多以前凤阳的人迁徙到了南京了。他老人家办事,是不会有人敢于反对的。
人可以搬迁,可是那些人的祖坟可不能搬迁啊。那些凤阳迁徙过来的人,免不了要去祭祖的。那时候可没有高铁,而且出门是要有路引的,南京同时发几万个路引,基本也不大可能。
有一种人,可以不用路引,那就是逃荒的难民,于是乎,那些迁徙到南京的人,就一个个的,打扮成难民往凤阳赶,回去祭祖啊。祭祖完毕又得回南京。这一来一回的,就看到大批的逃荒的在路上了呗。
所以才有了: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其实朱元璋当了皇帝,鼓励开垦。开出来的荒地,由***发地契。没有牛耕田,可以向***借。荒废了的农田,只要有人又整顺了,***也给地契,证明就是开垦人的土地了。这一系列鼓励手段下来,其实饥荒是在不断减少的。
十年倒有九年荒是冤枉了老朱了。老朱很务实的,也不避讳民间说的吃猪肉,他觉得无所谓。
凤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我国唯一一个农民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因此有“帝王之乡”和“花鼓之乡”之称。
凤阳在安徽省东北部、淮河南岸。该县的花鼓说唱,历史悠久。每逢节日、农闲或田间小憩,随时随地敲打说唱。热闹有趣。凤阳享有“花鼓之乡”的称号。是凤阳民间独有的传统艺术,在全国也很有影响
凤阳,古称“钟离”、“濠州”,滁州市下辖县,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处于北纬32°37′-33°03′、东经117°19′-117°57′之间。
北濒淮河与蚌埠市淮上区、五河县相望,东、南部与明光市、定远县毗连,西部和西北部与淮南市大通区、蚌埠市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接壤。凤阳是全国较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举世闻名的明中都皇城和明皇陵,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是八仙之一的蓝***和的成仙之地,是庄子与惠子濠梁观鱼之地,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发源地。凤阳县东西长74.64千米,南北宽49.6千米,总面积1949.5平方千米,总人口为74.9万(2009年底),县人民***驻府城镇西华路人民广场。凤阳县辖14个镇、1个乡。凤阳有中国花鼓之乡、中国帝王之乡、中国改革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石英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树莓之都等美誉。[1]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凤阳的历史***简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凤阳的历史***简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