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石刻上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石刻上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虎门销烟(鸦片战争),金田起义(太平天国),武昌起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八一南昌起义,游击战(),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解放战争),欢迎人民***
1、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此次战争时签订的。
2、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后期曾先后改称上帝天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囯。是清朝后期的一次由农民起义创建的农民***,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
3、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4、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
通过******、***、***、暴力对抗***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雷。
1、林则徐《虎门销烟》
画稿艾中信,雕刻曾竹韶
2、太平天国 洪秀全《金田起义》画稿李宗津,雕刻王丙召,助手刘士铭、谢家声
3、《武昌起义》画稿董希文,雕刻傅天仇,助手祖文轩
4、《五四运动》画稿冯法祀,雕刻滑田友,助手陈天、夏肖敏、吴汝钊
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
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其碑座上有八组浮雕,分别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八个重大历史***的场景。下面这幅浮雕,描写了一群起义的汉族、壮族农民,正风起云涌地从山坡冲下,旌旗迎风飘扬。这幅浮雕反映的重大历史***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和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
泰山碑刻是在唐朝永贞二年(661年)由皇帝高宗命令在泰山南麓立的一组巨石碑刻,其中包括了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泰山记》。这组碑刻的历史意义非常重要,它记录了唐朝时期泰山重大的政治和文化***,如皇帝登泰山祭祖和召开大宴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状况。泰山碑刻至今保存完好,成为我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据历史记载,“虫二”两字乃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济南名士刘廷桂和朋友到泰山游玩时所刻。至于刘廷桂为何要刻这两个字,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刘廷桂在泰山问尼姑要水喝,尼姑不给他喝,于是刘廷桂一气之下就刻了这两个字,寓意讽刺尼姑是风月之人。
另一种说法是刘廷桂看到泰山的风景后本想题“风月”的,但想到当年乾隆皇帝曾经在西湖题过“无边风月”四个字,为了避讳,刘廷桂灵机一动,就只题了风月两个字的字心。表达身心舒适的意境,又是中国人含蓄性格的体现。
答:千年石刻背后的故事有很多,以重庆大足石刻为例: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区宝顶镇,始建于唐代,历经明、清、民国等朝代的不断修缮和扩建,现已有超过七千尊佛像,五百多幅浮雕,千余方石刻,被誉为“东方石雕艺术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大足石刻的建造始于唐代,当时的大足地区已经是佛教的中心之一。唐代的石刻主要集中在龙头山和石羊山两处,其中以龙头山的石刻规模更为宏大。但是,由于历经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唐代的石刻规模并不是很大。
到了明代,大足石刻得到了重新建造和扩建,成为了道教和儒教的重要场所,与佛教共存。明朝的石刻主要分布在宝顶山和宝顶寺两处,其中以宝顶寺的石刻最为著名。
清代时期,大足石刻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建和改造,主要以铜像和彩塑为主,规模相对较大。
从唐代开始,大足石刻就以佛教为主题,包含了佛教故事、经典、佛像等元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石刻上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石刻上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