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6张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静明园静宜园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
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统治时期,又遭破坏。
从此,颐和园成为晚清最高统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动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园林,前身为清漪园,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颐和园6张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静明园静宜园颐和园,此外还有附近的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6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