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圆明园的简要心酸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圆明园的简要心酸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看到这个话题,老妖就想到小时候在看中国历史电视剧的时候有两类电视剧不想看。
第一类清末到民国这段故事,比如霍元甲、陈真,鸦片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等,看的太窝囊,太屈辱,恨不得拔刀冲进电视里面,可惜无能为力。第二类建国后的那段期间,太痛心。
记得小时候看某一电视剧还是电影,两个外国士兵把清朝的凉帽绑到一头猪身上,然后两个人拿着棍子追在后面鞭打追赶,一边笑一边喊:中国猪。
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一看到清朝的电视剧,上面那一画面就会在脑海中浮现。
如今那部***剧的名字已经忘了,里面讲的故事也忘了,唯有这一副画面在脑海中永世难忘。
可惜如今神剧众多,都在吹捧,哪还能提醒人勿忘曾经耻辱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参加国联会议,日本提出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给日本。
顾维均在极度不利的情况下据理力争,据说顾维均的发言赢得了满堂彩。
据说顾发言结束后,威尔逊、劳合·乔治等国际大头都纷纷为顾维均的发言的精彩鼓掌,然后他们毅然决然的决定把德国在山东半岛的权益交给日本。
精彩,有理又有什么用?
第一、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清王朝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把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赔偿2亿两白银。后来在西方列强利益关系的只横下,日本最后把辽东半岛归还给清王朝,但是要追加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自己的领土却还要从强盗手里花钱买回来,这在近代的国际关系史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第二、甲午战争后,日本人为了在精神上羞辱在他们看来是厚颜***的中国人和低劣的民族,把俘获的中国北洋舰队舰艇用拖船拖到日本,停靠在一个海港的民用码头,用于民用船只停泊时人员和货物上岸时的“趸船”。
第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的中国。
此时的中国在名义上***独立,实际上却成为世界上国土最为破碎的国家。
大部分国土成为东西方列强国家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
不平等贸易、巨额战争赔款使列强以借款的名义掌控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人民因此变得一贫如洗、苦难深重。
第四、济南惨案
1928年初,国民***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5月初进入奉系军阀控制下的济南。但是总司令蒋介石进入济南还不到3个小时,日军第六师团便也开了进来,借口是保护济南的日本侨民生命和财产安全。谁也知道,当时济南城的日本侨民仅仅2000人,开进的日军却有3000多人。
勿忘国耻!
中国近代史无疑就是一部屈辱史,让人想起来就痛彻心扉。从1840年到1901年,60年间列强先后发起五次比较大的侵华战争,每次都是以清***战败求和,签订屈辱的城下之盟为结局,割地赔款,老大帝国迅速沉沦。
第一次战争:中英***战争
1840年英国远征军为保护***贸易,打开中国大门,悍然侵略中国。 清军战败。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主要是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等。
第二次战争:第二次***战争
其实和***关系不大,主要原因还是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寻衅开战。1856年英法联军进攻中国,1858年逼迫清***签订天津条约。但是他们的条件并未满足,于是进一步扩大战争,直到1860年攻入北京,咸丰帝逃亡热河。10月,英法联***烧圆明园!签订了北京条约。更为可恶的是,沙俄趁火打劫,割让了中国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第三次战争:中法战争
1884年,法军从越南和福建马尾海面进攻。海路上清军战败,但是陆路战事由于老将冯子材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形势还不错。但是***透顶的清***不败而败,与法国签订了《中法新约》,法国达到了其打开中国西南大门目的。
第四次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1.五胡乱华,2.靖康之变,3.崖山之战,3.满清入关,4.***战争及南京条约,5.火烧圆明园,6.中法战争,7.甲午战争及马关条约,旅顺大***,8.割让台湾,9.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10.海兰泡***,11.二十一条,12,日本出兵山东,13.凡尔赛和约中国部分,14.五卅惨案,15.沙基惨案,16.万县惨案,17.济南惨案,18.日本侵华及9.18/1.28/7.7/8.13事变,南京大屠杀,重庆大隧道惨案。等等。网友有兴趣可以看看中国近代史或中国革命史。
有关1840年以后的事情,已经被人们说得太多太多,我只想举三个古代的例子,来让大家好好铭记历史:
1、五胡乱华:这一段历史的屈辱,已经几乎被所有人遗忘。不是因为我们健忘,而是因为它太痛苦。北方的***在五胡的杀戮之中,几近绝户,只从一个军队的名字就可以知道当时有多惨了:乞活军。这是当时北方的***流民为了自保组成的自发性武装的力量,“乞活”!这是得有多么惨,才能起这么一个悲怆的名字?
2、靖康之耻:尽管崖山之战更加惨烈,但是那更多的是悲壮而不是屈辱,南宋出降也并不算耻辱。但是靖康之耻却是继永嘉之乱以后八百年,***再一次被迫衣冠南渡。和五胡乱华不同的是,这一次是***在自己元气尚在、军队根本就没有动员起来的情况下,自己把自己主动给送出去了!
3、清兵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日,这是三个可能很多人都不再有感性认识的名词,背后是清军令人发指的暴行。汉家士大夫最后的不屈和风骨,在扬州、嘉定和江阴城的烽火中化成一缕青烟,随风飘散。留下的,只有脑后的一根辫子,和一声被视作恩典的“奴才”。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楼主这个问题应该指的是物品吧,历史上很多凝聚人类智慧与才华的宝物,没能保存到今天,只能凭借史书中的记录,让后人凭空想象,这无疑是让人捶胸顿足,深深扼腕。我来说几件吧。
1、传国玉玺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李斯参与制作,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利象征。王莽篡位时,派人到宫中抢夺玉玺,可是当时太后一气之下把玉玺摔在地上,碎了一角,后来玉玺一角用黄金补齐。在五代十国时期,石敬瑭攻破洛阳,后唐李从珂抱着玉玺登楼自焚,从此传国玉玺下落不明。
2、项羽火烧阿旁宫
史载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后来被项羽防火烧毁。
3、董卓火烧洛阳城
东汉末年,董卓挟天子令诸侯,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想要迁都长安,可是不想讲洛阳留给他人,于是驱洛阳百万人赶往长安,将洛阳城放火烧毁,方圆两三百里不见鸡犬。
4、梁元帝烧书
南北朝时期,梁元帝热衷文学,搜集大量书籍至于宫中,数量达到14万卷之多,当江陵城破之时,他痛恨自己无能致使亡国,读再多的书又有什么用,一把火将其烧了。
5、[_a***_]毁书画
乾隆皇帝喜欢收集古玩书画,然而却有一个恶习,总是要在搜集的古董名画上面留在只言片语,遮盖了原画作的意境,后人永远无法欣赏原画的韵味了。
6、圆明园被毁
北京西郊外有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素有“万园之园”之称,被英法联军给抢掠并烧毁了,实在让人惋惜。
我是历史长亭,所举例子不过是历史文化瑰宝中的冰山一角,历史上这类暴殄天物的事情不胜枚举,简直罄竹难书啊。
最扼腕叹息的!就是明朝的海禁政策。
最暴殄天物的!就是《郑和航海图》。
1406年,郑和下西洋开始。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但于中国却更像昙花一现。此后,世界航海史由西方书写。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归途中发现了好望角。
1492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4***年,达·伽马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中国曾经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却因为传统文人的见识、王朝的政策、朝堂的争斗,弃海就陆,错失了重大战略机遇期。
直至今日,我们的舰队依然没有恢复到郑和舰队的地位——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
我们为什么要讲民族复兴,复兴!就是因为我们祖上,有人做的比现在好,我们只是恢复祖上的荣光而已!
江南可***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相信这首民歌能勾起许多人的回忆,毕竟这是我们小学时期最早接触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一。我也相信,大家对“江南可***莲”标题下的“汉乐府”三个字有着模糊的印象。
所谓“乐府”,也就是朝廷设立的官方音乐机构,平常收集各地俗乐进行改编、制作保管各类乐器,还负责祭祀时候的歌舞。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孝武皇后)的哥哥李延年,就是乐府长官协律都尉。
汉代乐府设立的记载
但是,从前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者们,到底乐府这个机构是不是汉代首创的,汉之前有没有乐府呢?
“乐府”一词最早的记载是司马迁所著《史记》:孝惠、孝文、孝景无所增更,于乐府习常肄旧而已。
如此看来,凭文献来说,大概可以说汉朝初年已经存在乐府。但再往前,就没有记录了。
也正是因此,《汉书》中自“孝武立乐府而***歌谣”——汉武帝时期设“乐府”的说法才会如此著名。
圆明园被当时的八国联军一把火烧了,里面的太监宫女四处逃窜!
紫禁城里面住的慈禧太后无奈之下带着清朝的皇亲贵族逃往西安,路上的心酸很多人在清朝题材的电视剧里面都看过!
而四处逃窜的宫女太监大多数都不可能跟随慈禧太后去西安,流落北京街头是很正常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圆明园的简要心酸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圆明园的简要心酸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7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