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确保台湾入版图全诗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郑成功一生都抵抗清朝忠于明朝,为什么死后38年康熙皇帝还赞美他的抵抗精神?

郑成功一生都抵抗清朝忠于明朝,为什么死后38年康熙皇帝还赞美他的抵抗精神

这个很好理解,台湾已经恢复,国家各地反叛都已镇压,满清执政基础越发牢固。剃发易服以后,老百姓已经习惯满洲人习俗。敢反抗的也都杀光了。

发展到这个时候,国家需要宣扬忠心。让***长治久安,已经不需要动用武力了,而郑成功就是忠心南明的重臣,表扬郑成功是让了满清的大臣学着忠诚,不要做二臣。虽然满清牢固,但民间还是有不少大明的遗民,也是为了安抚人心。

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事件,确保台湾入版图全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熙对郑成功不吝赞美之词夸其如何忠勇报国,从他写的挽联中可窥一二,其实这就是一种政治手段,说白了就是激励满清的臣子要做个忠勇之臣,因为满清已坐天下了他要维护满清的统治,乾隆主持编写的《贰臣传》也是如出一辙,洪承畴、尚可喜、孔有徳等都是明朝的叛逆、但却是满清的功臣,他们为满清立下了不世之功,可结果呢都成了贰臣。满清打天下的时候,希望对方的叛徒越多越好,等坐天下的时候当然希望己方的叛徒越少越好,这就是康熙赞美郑成功的原因

郑成功一生都在抵抗满清,而为什么郑成功死后为什么一带大帝康熙会亲自送上挽联,曰“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康熙大帝为什么还会赞扬郑成功这样一个处处和满清作对前明遗臣。

康熙应当是处处贬低郑成功,怎么会在郑成功死后三十八之后赞扬他这种抵抗精神,原因无非就是有这几点,我们站在康熙的角度来分析分析:

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事件,确保台湾入版图全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一,自满清入关以来,到康熙年间,南明的旧臣和遗民现在逐渐接受了满清的统治,这就威胁不到清朝的统治了,换句话说,现在清朝已经坐稳了江山,谅你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其二,康熙帝是有心做给手下的人看的,就是让他们看到这种高贵的民族气节永远是不会过时的,告诫满清的臣子,以后就要向郑成功一样忠于自己的朝廷;

其三,郑成功收复了台湾,捍卫了领土***,捍卫了民族的尊严,是民族英雄,康熙自然为了拉拢人心,必须承认这个不是本民族的民族英雄,这就有利于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事件,确保台湾入版图全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四,康熙赞扬郑成功,一方面是彰显自己博大的胸襟,另一方面,康熙的确是被郑成功的民族气节给征服了。

呵呵,清朝皇帝不允许臣民随意谈论明清之际的历史变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自己来畅谈。但是,他们畅谈明清之际的历史变迁,目的何在呢?

康熙皇帝画像

清军入关的过程中,各地百姓都曾经进行过各种形式的抵抗,其中东南一带的抵抗最为英勇。史可法、阎应元、张煌言、刘宗周、郑成功等等,他们的抵抗就连其对手也都肃然起敬。但是,清朝统治者在确立其根基之初,绝对不允许任何人随便谈论明清之际的历史变迁,如果谈起来,也必须是站在清朝的立场上。任何人胆敢站在南明的立场上来看待明清之际的历史,其结果也只能是被诛杀。康熙初年,一个叫庄廷鑨的人,编写了一部《明史》,其中写到明清之际的时候,往往站在南明的立场上来叙述,比如提到1645年,他称之为弘光元年,而不使用顺治二年。这在当时绝对都是大逆不道的。于是一个叫吴之荣的人就告发了庄廷鑨,结果因此而被杀的有数十人!在清军入关之初,对于清朝皇帝来说,绝对的政治正确只有一个:绝对忠于大清!

郑成功画像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当清朝在中原的统治逐渐稳定之后,他们就在想一个问题,如今自己坐稳了江山,可将来万一遇到别人来夺自己的江山该怎么办呢?到那个时候,自己的臣子会不会想史可法、郑成功等人对待明朝君主一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呢?于是我们看到,清朝皇帝对明朝末年那些坚决抵抗的英雄人物,逐渐开始转变态度,甚至给予很高的评价。比如康熙皇帝就在郑成功去世三十八年之后亲自题写对联来对郑成功进行表彰。这当然足以彰显皇帝大度的胸怀,但其实更重要的是,这会儿清军入关已经五十多年,没什么人再会相信反清复明的鬼话。这会儿清朝的皇帝不会再担心忠于明朝的势力会兴风作浪,他们大可以对明朝表现出宽宏大量来博取一些美誉,安慰还残存的个别遗老遗少。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希望通过对郑成功等人的表彰来鼓励自己的臣子,希望他们能够像郑成功忠于明朝一样忠于清朝。这会儿对于大清朝来说,历史叙事中的绝对政治正确就是“忠”!

史可法画像

不仅康熙皇帝是如此,后来的乾隆皇帝也是如此。乾隆皇帝曾经给予史可法等人以高度的评价,他说:“至若史可法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临危授命:均足称一代完人,为褒扬所当及。”

史可法纪念馆

既然表彰了“忠”,那就必须讨伐“不忠”!清军入关的时候,不少***投降清朝,做了清军的马前卒,为大清江山建立了赫赫功勋。但是,时过境迁之后,这些人的功劳对于清朝的皇帝来说已经无足轻重,但是他们的背叛行为着实可恨!将来要是大清遇到危机的时候,人们也都效法他们的话,岂不是太可怕了?所以,在表彰郑成功、史可法等人的同时,必须对洪承畴、祖大寿、钱谦益等人进行讨伐!

乾隆皇帝画像

康熙元年五月初八日(1662)6月23日,郑成功在台湾又一次撑持着登上高台手持望远镜向大陆眺望。不一小会儿 回至书房;

郑成功将永历帝所赐延平王的衣冠穿戴整齐,请出《明太祖祖训》,行礼毕,坐胡床,命左右进酒,每翻阅一帙,辄饮一杯,至第三帙,长叹道:

“自家国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六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又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于此极也!”

顿足拊膺,大叫而死。时年三十九岁。

康熙二十二年(1683)台湾隶归清朝统辖后不久,清廷批准郑克塽(郑成功之孙)的请求,将郑成功尸骸从台南迁葬于家乡福建南安康店之复船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确保台湾入版图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