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李商隐马嵬的历史***,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李商隐马嵬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李商隐马嵬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诗李商隐《马嵬》翻译?
  2. 古诗李商隐《马嵬》翻译?
  3. 简答李商隐马嵬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4. 李商隐的马嵬和 袁枚的马嵬 艺术上有什么相同点?

古诗李商隐《马嵬》翻译?

马嵬

作者:李商隐

李商隐马嵬的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海外徒闻更***,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翻译

空荡荡的马嵬坡下,独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深情,已然成空传说,天下***之外,尚有大***,当年导师寻访杨妃踪迹,想必去过此处。

李商隐马嵬的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当年唐明皇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两人发誓,在天愿作比翼,在地愿为连理。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岂料玉颜已成空.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拓展资料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李商隐马嵬的历史事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来自头条百科:

***s://m.baike***/wiki/%E6%9D%8E%E5%95%86%E9%9A%90/19537340?keyword=%E6%9D%8E%E5%95%86%E9%9A%90&baike_source=msite&search_id=5crqps6nykg000&search_query=%E6%9D%8E%E5%95%86%E9%9A%90

古诗李商隐《马嵬》翻译?

马嵬

作者: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翻译

空荡荡的马嵬坡下,独见玉颜空死处。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深情,已然成空传说,天下***之外,尚有大***,当年导师寻访杨妃踪迹,想必去过此处。

当年唐明皇与杨玉环在长生殿中,两人发誓,在天愿作比翼,在地愿为连理。恐怕他们的今生,缘分已尽,而来世;尚且未知,相守与分离,有与谁知。
回想明皇当年,暂驻马嵬,空闻金沱声,不见宫室繁华.短短几夕间,物是人非,斗转星移.岂料玉颜已成空.胞弟不正,三军怒斩其姐.那夜的天,正如那晚在长生殿嗤笑牛郎织女的天.谁料,竟然连牛郎织女也不如。
想来,天子也不过如此,连自己心爱的人都无法保护.早知如此,倒不及小家的莫愁女了。

拓展资料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 ,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

【参考资料】

来自头条百科:

简答李商隐马嵬诗的思想艺术特色?

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锋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桑”的妻子莫愁。

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1、表现手法:夹叙夹议及对比的手法

开头夹叙夹议,先用“海外”“更***”的故事概括方士在海外寻见杨妃的传说,而用“徒闻”加以否定。“徒闻”者,徒然听说也。

意思是:玄宗听方士说杨妃在仙山上还记着“愿世世为夫妇”的誓言,“十分震悼”,但这有什么用?“他生”为夫妇的事渺茫“未卜”;“此生”的夫妇关系却已分明结束了。怎么结束的,自然引起下文。

尾联也包含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不住宠妃,另一方面是作为普通百姓的卢家能保住既“织绮”、又能“***桑”的妻子莫愁。诗人由此发出冷峻的诘问: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的皇帝唐玄宗还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前六句诗,其批判的锋芒都是指向唐玄宗的。用需要作许多探索才能作出全面回答的一问作结,更丰富了批判的内容。

2、主旨: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诗中隐含作者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

原文

李商隐的马嵬和 袁枚的马嵬 艺术上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咏史诗,借古讽今。

《马嵬二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咏史诗,一为七绝,一为七律。这两首诗都以李隆基(唐玄宗)、杨玉环(杨贵妃)的故事为抒情对象,隐含对唐玄宗的强烈批评之意,表现了作者的过人胆识。两首诗互相联系,诗中运用映衬手法,对比强烈,语言精练警策,余味悠长。

《马嵬》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将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前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后两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李商隐马嵬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李商隐马嵬的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