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汉字有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关于汉字有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文明,语言、文字的起源也离不开劳动。先民在劳动中需要记录、交流、沟通,发明了结绳、画图等原始符号。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经过漫长的创造、发展,原始图画就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文字。
上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发掘了一个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还有一批特殊的甲骨:上面刻有符号,如近似甲骨文的目字、曰字。学者研究之后认为,这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符号,是史前甲骨文,由于数字太少,和商朝隔了4000余年,所以很难破译。专家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从符号向文字过度的文字符号。”
甲骨文是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于2017年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被称为“最早的汉字”。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由此,贾湖刻符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刻符,甲骨文是最早的汉字,距今3600多年的历史了。
汉字的现在被世人公认的大约3200年左右。经考古证实,甲骨文存在的时代大约是殷商后期,距今大约3200年左右。其他的考古发现还没有最后确认,象宁夏大麦地岩画中早期象形文字。如果最后被确认为早期文字的话,那么中国文字的历史将延伸至7000多年前。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 安阳 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汉字起源的时间
首先汉字是谁创造的?传说是仓颉造字。《春秋元命苞》说:“仓颉生而能书”。这只是传说。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器物上的文字。鲁迅说《门外文谈》“是千百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使汉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不断孕育、创造、选炼”发展起来的。
关于汉字的年代最新是1***2年在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彩陶上有刻画符号根据碳同位素十四测定,半坡村距今大约六千年。因此,这也是汉字的历史。
我们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即文字的雏形是陶文,大约处于公元前4800至4300年之间,距今约有近6000年历史。在考古中发现,从新石器时代到商代晚期,挖掘出土的陶钵器具上刻有陶文,尽管还有争议,但基本上确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的甲骨文,是汉字早期的形式,为现存的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比陶文要晚,距今约3600多年历史。
但是,上世纪70年代,在河南舞阳贾湖考古中,人们在骨片残骸上发现的16个符号,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汉字,将中国汉字历史往前推了几千年,即距今约有8000多年的历史。
那也就是说,中国汉字已经存在了至少8000年。
其理由是:
这16个符号,其形态就是一种古老的表象表意文字,区别于甲骨文直接表象表意的象形、指示、形声。且经专家解读,这16个字为:臣、行、量、指、一、上、八、曲、使、箭、成、乙、围城(合体)、举、阳、甲。是否解读准确和科学,须进一步考证。
贾湖遗址出土文物多达5000多件,还有大量的动植物遗骸,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酿酒坊,而且还有世界上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乐器——骨笛,过去说笛子来自西方,贾湖遗址骨笛的发现,否认了这一说法。在贾湖遗址的墓中,还发现了一些丝织品,又将中国丝绸历史提前近4000多年。
酿酒、制笛、制作蚕丝品等等,这是人类发展史上了不起的文明。既然,有了这些文明的出现,那么作为人们交际工具的文字,为什么就不会被创造出来呢?
所以,中国最早的文字应该在8000年前,绝不是偶然的。
综上所述,可见中国汉字已经存在了至少8000年。
文字肯定不能是由某一个人创造的,必定是某一群人,然后由一个具有权威的人出面做归纳、汇总、推广,正如秦始皇统一后下令六国“书同文”一样。
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及神农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公以乂,万品以察。”
《世本·作篇》说:“黄帝使仓颉作书。”
《淮南子·本经训》中也有:“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现代文字是由像形文字演化而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汉字的数量来看,多达几万个,其中不少是同义字,可见参与创造汉字的不可能是由某一人单独完成的,究竟是谁创造了汉字,难以下定论。传统的说法是黄帝时期的史官苍颉所造,只是传说,并无文字记載,有点不合理,如果真是苍颉所造,既使他自己不记下来,他的助手或后人也应有记載。估计是他在整理这些像形文字时起了突出作用,但这也只是甲骨文而已,之后又经历过金文,隶书,春秋战国时各诸侯国也不一样,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又重新统一文字。可以说,在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参与造字的人不在少数。
仓颉。
埃夏论的观点
古埃及圣书体文字就是甲骨文的起源象形原型,加德纳符号集就是“仓颉造字”的“文”。世界上象形文字就那几种,而甲骨文这种抽象的文字不是凭空产生突然出现,它可能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由描述具象到抽象,黄帝时期仓吉造字,造的是鸟行文,我国境内未发现过鸟行文,恰恰在埃及发现了鸟行文,这个怎么解释,况且造字传说如此相似,仓颉四个眼代表什么,不知道,但古埃及原版有详细解释。
考证见下图。
汉字是华夏文明之根本。我们以5000年华夏文明而自豪。仓颉造字,以自然鸟迹象形,然而尴尬的是我们迄今并不知道我们每一个汉字的原型到底是怎样的?!甲骨文字的起源原型迄今未在中国境内找到,华夏的根本到底在哪?本连载系列将是一个关键转折,为大家奉献对众多汉字起源原型和形成过程的解读,让今天的汉字与5000年前的象形原型直接对话,感受真实的历史再现,让中国人第一次真正地理解汉字。
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内容丰富,笔者建议可以读一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先生的《中国文字起源研究》,这本书将中国文字起源以及发展历程做了很透彻的分析。
中国文字的发展是从商代之前,殷商时期,西周时期,秦朝时期,汉朝时期,唐朝时期,宋朝时期,最后到新中国时期形成了今天的汉字。那么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具体是什么呢?笔者在这里做简要概述。
学界对于最早的文字画只能依赖于考古发现来判定,由于现今出土的文物的不同,学界对此仍旧存在争论。郭沫若曾经判定半坡等新石器时代刻画在陶器上的符号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还有人认为山东大汶口晚期文化上面的文字图画是早期文字,也有人认为陵阳河大汶口晚期遗址陶符为早期文字。
争论很多,笔者认同中国汉字最早肯定起源于文字画,但是具体最早是哪一个时代的,无法进行判定。一是文物出土的时间存在先后问题,今天发现了一个,在已出土的文物中认为是最早了,但是如果过段时间再发现了一个遗址,从遗址时间上来看,又是最早的了,那么时间是无法判定的;二是中国文字发展历史悠久,具体可考证的文献也没有很多详细的记载。当然在未来是有可能确定最早的“文字画”起源于哪个时代,因为随着技术和考古的进一步发掘,这些都是有可能实现的,笔者不是专门的研究专家,所以无法做出判定。
殷商后期,用图画来表达意思的“文字画”演变为“甲骨文”,这被认为是中国文字的直系祖先,也是由此开始演变文字,文字有了具体的形态形态,当然甲骨文也存在文字画的特征,文字来源于人们的生活。
考古发现,在西周时出现了刻在钟鼎上的文字,被叫做“金文”,这个时候文字还不是很统一,各有各的理解,因为文字界还是比较混乱,这个时候以表形文字为主。
后来我们知道的秦始皇统一六国,由李斯对现有的文字进行整理,创造了“秦篆”,此时的文字才开始脱离“文字画”的一些外衣,进入形声字的发展历程。到了汉朝,由于秦篆的书写速度较慢,又演变出来了“汉隶”,这个时候楷书就开始慢慢演变出来了。唐朝的时候,中国文字变得丰富起来,也正规起来,同时涌现出了大量的书法家,如写楷书的颜真卿、柳公权,还有行书、草书等书写方式。
我们知道中国四***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是出现在宋朝,因此活字印刷术的出现使得古朴端庄、方方正正的宋体出现了,现在我们的Word文档里字体上就有宋体,还有后来的仿宋体、黑体,汉字的内容得到了发展和丰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汉字有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汉字有关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19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