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传记 > 正文

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写名人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发动战争需要大量的军费,日本甲午战争的军费有多少,是谁借给日本政府的?

发动战争需要大量的军费日本甲午战争的军费有多少,是谁借给日本***的?

发动战争需要大量的军费,日本甲午战争的军费有多少,是谁借给日本***的?


俗话说“战争一响,黄金万两”,每次战争,不仅是损兵折将,死伤生命,更重要的是对国家经济的削弱,可以说打仗打的是钱财,所以发动战争是需要大量军费的。我们知道,日本作为一个弹丸岛国,自然***不足,人口也不多,经济实力也不雄厚,但是却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耗费大量的金钱,这对于当时的日本来说非常吃力,那么甲午中日战争到底花了多少军费,这些军费又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是谁借给日本***的呢?

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写名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编认为,作为***匮乏的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绝对不是一时冲动之举,而是蓄谋已久。日本自明治维新之后,综合国力迅速提高,成为***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日本帝国海军、帝国大学等大量充满军国主义性质和国家荣誉感的社会文化符号应运而生,慢慢把目光转向了闭关锁国但***丰富的清朝,视之为大肥羊。但中国自古是文明古国,国力强盛,日本不敢贸然侵略,于是便筹划准备。在甲午战争前二十年就逐年加大海军军费投入,购买武器、扩充军队,蓄谋发动战争。并想方设法筹备军费,以期打败清朝***。

根据《明治财政史》记载,1893年8月9日,日本大藏省召开第一次筹措军费问题专门会议,制定了甲、乙、丙三种方案。

甲号方案预估军费总额为5000万日元,战争时间持续为半年,即1894年7月至12月;

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写名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乙号方案预估军费总额为1亿日元,战争持续时间为一年,1894年7月至1895年6月;

丙号方案预估军费总额为1.5亿日元,战争持续时间为一年半,1894年7月至1895年12月。

以1893年日本财政收入8300万日元来计算,甲号方案的5000万日元还是能承受的,但若加上当年的常规军费预算2282万日元,就达到了7282万日元。这个数字已经逼近整年的财政收入。10月23日,日本***批准战争预算1.5亿日元。四个月后,再次追加1亿日元。总经费预算为2.5亿日元。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甲午战争开始,到1895年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战争持续了九个月,对于日军军费的总开支说法不一,但根据大藏省统计的临时军费收入,减去清***赔款转入军费的特别资金7895.7万日元,就是1.46673亿日元。由此大致可以推测到,日军甲午战争的军费大概在1.5亿日元左右。

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写名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甲午战争爆发前一年,即1893年,日本当年的财政收入是8300万日元。无论是对于9个月的战争来说,还是对当时的总预算来说,即便是把当年的财政收入全部当做军费,也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到底是谁借给日本***军费的呢?

日本***的财政收入大致有几块构成:一是各富商的捐款;二是租税收入,包括地税、酒税、关税,其中又以地税占比最大;三是临时税种,如烟草税、酿造税等;四是官民捐献,遇到战时,号召百姓捐款,官员捐工资;五是发行军事公债;六是动用皇室资金。虽然渠道很多,但也是杯水车薪。事实证明,百姓的捐款最终只有295万日元。其重要军费来源是:

甲午战争,是一场国运之战。日本以举国之力发动战争,冒险一搏,并大获成功。中国虽然没有举国抗战,但巨额的赔款又耗伤了元气,加剧了清王朝的衰落。发动这场战争对日本来说,很不轻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钱的问题。面对海量的军费开支,日本***又是如何筹集的呢?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不是一时冲动,而是蓄谋已久。这点不是随口一说,污蔑日本人,而是有证据支撑的。通常来讲,蓄谋发动战争,一定会提前进行各项军事准备,比如购买武器、扩充军队。如此,便会导致军费开支大增。事实上,日本在甲午战争前二十年,就是这样一种状态。

日本明治***的财政收入大致有几块构成,一是各富商的捐款,二是租税收入,包括地税、酒税、关税,其中又以地税占比最大。三是临时税种,如烟草税、酿造税等。四是官民捐献,遇到战时,号召百姓捐款,官员捐工资。五是发行军事公债。六是动用皇室资金。虽然渠道很多,但明治***家总是没有多少余粮。

前文提到,日本的军费开支只占财政收入27.0%。如果没有战争,这个比例虽然很高,但也在承受范围内。甲午战争的爆发,打破了这种平衡。

以1893年日本财政收入8300万日元来计算,甲号方案的5000万日元还是能承受的,但若加上当年的常规军费预算2282万日元,就达到了7282万日元。这个数字已经逼近整年的财政收入。但日本人就是疯狂,10月23日,日本***批准战争预算1.5亿日元。四个月后,再次追加1亿日元。总经费预算为2.5亿日元,整整三倍于年度财政收入,不花大力气筹措军费是不行的。

对于如何筹措军费的问题,日本***内也有不同争论。伊藤博文等人想利用百姓的热情搞捐款,按他们的估计,只要募捐到1500万日元就保证打一年。事后证明,军费开支远远超出想象,这套方法根本不管用。松方等人反对捐款的方式,认为筹措力度太小,需要发行国债。这一主张得到了众多企业家的认同。

大藏省大臣渡边国武号召财经界大佬带头应捐,同时号召各地银行配合应捐。但银行对这种理财产品反应冷淡,原因是怕引发金融动荡。大藏省与日本银行联合做出承诺,国债可作为担保进行***,100日元国债可***95日元。如此才打消了市场的担心。

所以才千辛万苦凑够军费[加油]


在甲午海战期间及日后的台湾作战期间(1894年6月-1896年3月),日本***累计军费支出为2亿多日元。但日本并没有向其它国家借款,英国曾提出借给日本2亿日元***,年利为4%,但是这个提议被日本***拒绝了。那么日本在甲午战争中的军费都是哪里来的呢?来看看以下这几点:

1、正常的军备预算

关于这一时期日本的军费支出,大家可以参考《明治财政史》,1873年,军费预算为1071万日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7.1%。到了1894年,这个数字变为2282万日元,占当年财政收入的27.0%,而其中的海军军费支出要占到财政收入的15%以上。

2、富商百姓捐款

当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主张“捐款说”,这一主张的中心思想就是日本拥有4000万的人口,如果一人捐款1日元,就能筹到4000万日元的军费。当时日本举国上下都是团结一致、非常狂热,因此这个项举措实施难度并不大,当时伊藤博文的预想是能靠此筹到1500万日元以上。

3、国债收入

其实前两项收入占比并不高,在甲午海战中日军之所以有充足的军费,主要原因还是其国债的发放。1894年8月发行有3000万日元的军事公债,同年11月又发行有5000万元的公债,仅两次公债就收入有8000万日元以上。

4、特别款项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银行和国库,在对清朝作战期间,有日本***出面向日本银行短期***来填补超支预算,同时利用银行的各种便利条件从国库中挪用资金。到1895年4月,这一举措用于到军费支出的金额高达4100万日元。

由此,自战争爆发到《马关条约签订》,日本的军费开支是完全依靠国内力量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作文650字初二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