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有关河北的历史***概括,有关河北的历史***概括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有关河北历史事件概括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有关河北的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唐山有哪些历史故事?
  2. 有哪些历史事件发生在长治?

唐山哪些历史故事

不食周粟》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记载商朝末年,在现在的河北东部有个小国叫孤竹(今迁安一带)。孤竹国国君有两个儿子,其中长子是伯夷,次子为叔齐。国君在世时指定叔齐为国君继承人。国君去世后,叔齐不肯接受君位,坚决要求哥哥伯夷当国君。伯夷说:“父王的意愿是你继位,不是我。”遂逃走。叔齐亦不肯超越兄长当王,所以也逃走了。结果,兄弟二人谁也没有当国君。当时,西北高原有一个周族诸侯国,首领是姬昌,即周文王。伯夷、叔齐听说姬昌为人很仁义,就决定投奔周国。当他们风尘仆仆赶到那里时,姬昌已经去世,其君位由儿子姬发继承,即周武王。兄弟二人在周国住下不久,姬发出兵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拉住姬发坐骑的缰绳,对他说:“大王刚刚去世,你就兴兵打仗,是讲道吗?你作为臣子去杀君王,是讲仁义吗?”姬发没有听从他们二人的劝阻,后来武王灭了商周,统一全国,建立西周王朝。伯夷、叔齐认为姬发的做法非常可耻。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气节,隐居首阳山(今山西济南)上靠吃野菜为生,发誓不吃周朝的一粒粮食。可是有一天他们遇上一名农妇,她说“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你们吃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啊”,二人听后,开始绝食,最后饿死在首阳山上,并留下了一首千古绝唱:登彼西山兮,***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有关河北的历史事件概括,有关河北的历史事件概括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个故事被人们流传了两千多年,其中褒贬不一。但据有关考证,历史上显赫一世的让国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典故就出自迁安。

有哪些历史***发生长治

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时期曾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此地域归属韩国管辖。周显王二十一年(前348年),韩国在此地设上党郡,后又归于赵国东汉刘熙《释名》曰:“党,所也。在山上,其所最高,故曰上也。”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上党郡为开国36郡之一。西汉、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汉建安十八年(213年),上党郡入冀州。三国时期,魏黄初元年(220年),上党郡复归并州。

西晋永兴元年(汉元熙三年,304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建国号为“汉”,上党郡归其管辖。东晋大兴二年(319年),前赵羯族将领石勒与刘曜决裂,自立***,后灭掉“前赵”,建立“后赵”,上党郡归之。东晋永和六年(350年),石虎(石勒之侄)养孙冉闵乘后赵内乱尽杀石氏子孙及羯胡,自立为帝,改国号魏,史称冉魏,上党郡归于冉魏。永和八年(352年),前燕慕容俊杀死冉闵并称帝,前燕版图扩大,收上党郡。东晋太和五年(370年),前秦的苻坚、王猛率部灭前燕,而后几年内逐步统一中国北方,上党郡入前秦。但鼎盛期后,其领地渐渐缩小。最终于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被后秦和西秦所灭。太元十一年(386年),西燕皇族河东王慕容永率众鲜卑贵族从关中东归,占据长子(今长子县以西)称帝,上党郡归西燕;同年,前燕贵族慕容垂定都中山(今河北定州),称帝,史称“后燕”,并与同为宗室的西燕争夺燕国的领导权。太元十九年(394年),后燕慕容垂杀死慕容永及其公卿大将三十多人,灭西燕,上党郡归后燕。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北燕***冯跋杀死慕容垂之子慕容熙,推立慕容云为帝,后杀之自立为帝,延用国号“燕”,史称“北燕”,上党郡归之。

有关河北的历史事件概括,有关河北的历史事件概括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党郡所在位于西魏与东魏交接地带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注:此处未用东晋年号,因东晋已于420年被刘裕所灭,北魏(386年拓跋珪建国称帝,建都今山西大同)灭北燕并逐步统一中国北方,上党郡归之。534年至535年,北魏衰落,权臣鲜卑人宇文泰拥立北魏孝文帝的孙子元宝炬为帝,史称“西魏”。同时,权臣高欢拥立北魏孝文帝11岁的曾孙元善见为帝,史称“东魏”。上党郡属两魏交接地带,归属未明。但西魏治国屡胜东魏。西魏于557年被宇文泰所灭,建立北周。东魏于550年被高欢所灭,建立北齐。北齐于577年被北周所灭,上党郡归之。北周建德七年(57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潞州。潞州得名于潞子之国。

隋开皇元年(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杨坚取代北周,隋朝开国。开皇三年(583年),废上党郡,移潞州于壶关。大业元年(605年),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619年,隋朝被王世充所灭。随后,唐朝建立。此间未改行政区划。唐武德年间,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唐玄宗***十七年(729年),以玄宗李隆基曾任潞州别驾的原故,设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二十一年(733年),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大历元年(766年),置昭义军(至德初称为“上党节度使”,宝应初改称“泽潞节度使”)。五代后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时(913年-914年),改为匡义军。岁余,后唐灭后梁,改为安义军。后晋(936年-947年),复为昭义军。后汉和后周(947-960)循旧制。

宋朝时,太平兴国初(***6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北宋元丰年间,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昭义军改为威胜军。崇宁三年(1104年),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金代潞州隶河东南路。金天会六年(1128年),置潞南辽沁观察处。元朝潞州属晋宁路。元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元太宗三年(1231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沿用元制。洪武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年),隶山西中书省。九年(1376年),隶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清朝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长治城。

有关河北的历史事件概括,有关河北的历史事件概括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实行省、道、县***制,废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同年4月,于今长治市置潞泽辽沁镇守使署。民国5年(1916年)改为潞泽辽沁营务处。民国13年(1924年),撤销营务处。民国19年(1930),撤销冀宁道,各县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年),山西省***(阎锡山***)置第三、第五专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太行、太岳山为依托,建立了根据地。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历经上党战役,长治于1945年10月8日由***占领。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成为中国***控制的地区中最早设立的城市之一,隶太行四专区。1946年6月,长治市直隶太行区。

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省辖市,由长治专区代管。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1***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消,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

2018年6月19日,***院批复同意调整长治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潞州区;撤销长治县、屯留县、潞城市,分别设立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同年11月23日,新设立的潞州区、上党区、屯留区、潞城区正式挂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有关河北的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有关河北的历史***概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