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年重大航空历史事件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年重大航空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49年11月2日,中国民用航空局成立,揭开了我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民航发展至今主要历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1***8年),第二阶段(1***8年-1987年),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笫四阶段2003年至今。
现阶段的中国是毫无争议的民航大国,但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民航强国。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规模上的提升,还有品牌、效率、科技、服务等全方位的追赶。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如下:
1956年10月8日,钱学森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与导弹研究机构成立。
1***0年,“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
1***5年,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次实现人造卫星“收放自如”。
1999年,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
2007年,“嫦娥一号”用相机掀开了月球表面神秘的面纱。
2008年,“神州七号”完成空间出舱活动。
2010年,“嫦娥二号”探测月球环境。
中国最早的机场,1904年,南苑的毅军操场开始用于起降飞机。1907年7月,清***在毅军操场修建了供飞机起降的简易跑道。1910年8月清***筹办航空事业,在南苑开办飞机修造厂试制飞机,利用毅军操场简易跑道,供从法国购进的一架苏姆式飞机起降。自此,南苑机场成为中国第一个机场,也是世界最早的机场之一(美国最早的机场于1909年建立跑道及机场)。
上海机场建设发展的100年,也是中国民航事业发展和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缩影之一。近日,上海机场建场100周年主题展览在“虹桥源”拉开帷幕,从革命时期(1921-1949)、建设时期(1949-1***8)、改革时期(1***8-2012)、复兴时期(2012- )回顾总结了上海机场百年建设发展历程。通过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视频,以及大量实物和多媒体内容,生动反映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上海机场从百年前仅有1条土质跑道的虹桥机场,发展成为如今拥有两大机场、4座航站楼、6条跑道、年客货吞吐量超1亿人次和400万吨的世界级航空枢纽。
1952年7月17日,中国人民航空公司在天津成立(简称人航)。它原名为“中国人民民用航空公司”,后经方槐建议,于7月27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更名为“中国人民航空公司”。周恩来亲自题写了公司名称。这是中国民航在创建初期,根据《关于整编民用航空的决定》中确定的“政企分开”原则,改革原有管理体制的一次有益尝试。
7月下旬,民航局原天津训练大队和机务工作队,各地航站的机务工作队(组),归属中国人民航空公司机航部门管理。原北京、天津、上海、汉口、重庆、昆明、等地的民航营业机构归属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的营业处。同年8月5日,中央***任命方槐为人航经理,李平为副经理。公司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是新中国创立的第一个国营航空运输企业。公司的经理部设在天津镇南道(今睦南道)40号。同年11月15日,***空军司令部批准人航暂编为513人,1952年底实有在编人员527人。
按照中央***民航局1952年7月17日通知,原民航局“所办之航空运输、包机、护林飞行、农业航空等民航业务,自8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航空公司接办。”到1953年初,***民航局和空军陆续拨给公司DC-3、C-46、爱罗-45、C-47等各型飞机34架,航空器材约30吨,价值7亿元(旧币),可以维持公司飞机飞行1.55万小时。从1952年8月到1953年5月,公司开辟了北京-汉口-重庆、重庆-汉口-上海、北京-太原-西安-重庆等6条航线,连同接办***民航局的重庆-昆明、重庆-成都、重庆-南昌3条航线,共9条航线,通航里程达8556公里。
1953年6月9日,***民航局局长朱辉照发布命令“为减少组织层次,统一业务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民航事业的发展,兹奉***空军批示,着即将中国人民航空公司与局合并,自6月9日起执行。”中国人民航空公司的业务工作全部结束,但公司对外名称不变,飞机仍用“中国人民航空公司”标志。直到1954年取消公司对外称呼时,才将民航飞机标志改漆为民航局的局徽。
虽然中国人民航空公司仅经营了11个月,但是在开辟航线、拓宽航空运输、发展通用航空业务、改进经营管理以及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定规章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积累了一定经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年重大航空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年重大航空历史***概括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1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