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碰撞说明了什么?

洋务派顽固派的碰撞说明了什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有列强经济侵略日益加剧,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如火如荼,清***的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面对内忧外患,统治集团内部就如何维护清朝统治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汉族官僚为代表的洋务派和以大学士倭仁、李鸿藻等为代表的顽固派。两派围绕要不要向西方学习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顽固派认为,中国的“忠信”“礼义”足以抵御外侮,学习西方就是“以夷变夏”,他们因循守旧、盲目排外,仇视一切外洋事务,坚决反对***用西方科学技术,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则对外国的先进器物不是盲目排斥而是学习和利用的态度,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最终维护清朝统治。洋务派与顽固派的阶级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清朝统治阶级,都要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可见,两派论战的实质是统治集团内部新与旧、进步与倒退、开明与保守的不同政见之争。通过论战使洋务派逐渐形成了“中体西用”的观点,即在中国传统的思想基础和政治制度下仿效西方建立现代的军事、工业和教育,以维护清朝统治;这场论战,冲击了保守观念,为西学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扩大了洋务派的影响,得到外国侵略者的赏识,并迫使慈禧***取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以学习西方近代科技为主要内容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洋务运动的开展,使中国近代化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一方面是新思想与旧思想的斗争,另一方面,这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是统治者在面临危机时的反应。

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一个时代,当国内出现危机时,统治阶级中必然会有一小撮人眼光长远,提出有利于延续统治的政策,这些人联合起来一边同守旧派斗争,一边努力改变现状。当然,斗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革

但在守旧势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改革派常常会遇到挫折,而且,遇到挫折不仅仅是因为守旧派实力强大,也是因为改革派很多人是墙头草,也就是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刚诞生,资产阶级比较弱小的情况下也经常出现。

而在中国,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斗争也体现了这一点,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清朝顽固派的势力异常强大。

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通常情况下,改革派与顽固派的斗争,他们的力量对比,会因外力的介入而产生变化,比如拿破仑帝国覆灭后波旁王朝的复辟,再比如日本黑传来航后的明治维新。

但在中国,资本主义国家为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这种变化是好的,洋务派也是因此出现的,但是,外国势力的干涉并没有改变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实力对比,以慈禧为代表的顽固派仍然牢牢地把持着权力,这种对峙又因为顽固派是满族,洋务派大多是汉族,也就是民族之间的对立而强化了,所以尽管洋务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却并没有取得大权。因为民族问题,满族统治者认为汉族官僚进行洋务运动是为了动摇他们的皇权,这是他们万万不能接受的。

总的来看,洋务派与顽固拍的斗争在中国历史上以及在世界其他国家都出现过,但因为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帝国主义的入侵,双方的斗争并没有扩大化直至你死我活的地步,许多洋务派官员最后从洋务派的立场上退缩了,而像张之洞这样更激进一点的官员最后也回到中体西用的老路上来。

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事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终,洋务派虽然取得一定成就,却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中国的命运还需要无数仁人志士才能拯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碰撞问题研究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