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代隆庆年间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明代隆庆年间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隆庆四年(1570年)
隆庆和议是明朝隆庆年间,在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等人的筹划下,明朝与蒙古达成了对俺答汗的封王、通贡和互市的协议。
隆庆和议于隆庆四年(1570年)开始成事,基本上以和平手段达成,以双方各取所需告终。明朝封俺答为顺义王,开放十一处边境贸易口岸,使蒙古人能通过贸易获得中国***。而对中国的好处是明朝北边,的确上百年不用兵革。在明朝的历史上,至少已经达到止战之效,因此隆庆和议,实为成功。
隆庆和议后,俺答召集诸部首领严定规矩:“如果哪一部落的台吉(首领)擅自率兵进入内地为非作歹,就削减他部落的兵马,并革除其首领身份;如果有哪户人家擅自入边的,就将该户的人丁及牛羊马匹尽数给赏别家”。同时,明朝也进一步做出规定,约束将士严禁出边攻扰
隆庆和议是一场结束明蒙战争的一次和议,其发生在明朝隆庆年间。
这一***使得明朝与蒙古之间长达两百多年的这种对峙局面从此以后彻底结束了,边境出现了一片和平的情景。这都是在《全边略记·大同略》中有记载的。
明穆宗朱载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汉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 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
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
朱载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后传于位朱翊钧。
明穆宗宽仁大度,勤俭爱民,留心边陲之事,处理都恰到好处,可以称之为明主。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1] 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无像张居正的人可以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明穆宗朱载垕[hòu](公元1537年-1572年),汉族,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因其母缘故而不得父皇宠爱, 因其母亲杜康妃失宠,又非长子,所以很少得到父爱。
登基前的内忧外患使他关心朝局,对他登基后处理政务有着较大的影响。倚靠高拱、陈以勤、张居正等大臣的尽力辅佐,实行革弊施新的政策,海内外得到大治,史称隆庆新政。但因为沉迷媚药,也服这些媚药助兴,导致荒于政事。
朱载垕在位6年,因病去世,终年36岁。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葬于十三陵昭陵,后传于位朱翊钧。
明穆宗宽仁大度,勤俭爱民,留心边陲之事,处理都恰到好处,可以称之为明主。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载垕第三子。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朱翊钧在位初之十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主持政务,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所提高。亲政后,励精图治、生活节俭,有勤勉明君之风范,开创了万历中兴局面。期间主持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1] 执政后期荒于政事,因无像张居正的人可以督导、国本之争等问题而倦于朝政,自此不上朝,国家运转几乎停摆,强征矿税亦是在位期间被称为一大诟病,使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代隆庆年间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代隆庆年间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