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美德英法日俄的区别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从朋友到仇敌?关系尚好的德国和沙俄为何会在一战前反目成仇?

从朋友到仇敌?关系尚好的德国沙俄为何会在一战前反目成仇?

一战前德国不是不想和俄罗斯结盟 只是无法调和奥匈帝国和俄罗斯的矛盾而作罢

德国和俄罗斯的联合,在共同反对法国拿破仑革命中得到了彼此的验证,关系也相对较好。为什么拿破仑革命时期的德国俄罗斯的同盟,在一战时变成敌手呢?

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事件,美德英法日俄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因就在于俄罗斯和奥匈帝国在争夺巴尔干半岛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以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波斯尼亚原本是奥斯曼帝国土地,塞尔维亚成为公国后,一直想要并吞波斯尼亚。作为斯拉夫人的俄罗斯自然支持塞尔维亚并吞波斯尼亚,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下。而德国自然支持同为日耳曼民族的奥匈帝国并吞波斯尼亚。

这就是泛斯拉夫主义和泛日耳曼主义的敌对。

1878年柏林会议承认了塞尔维亚的独立,但也承认了奥匈帝国拥有波斯尼亚的管治权。

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事件,美德英法日俄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08年奥匈帝国趁奥斯曼帝国内乱时,直接吞并波斯尼亚。

在1870年德国首相俾斯麦在普法战争击败法国后,德国对俄罗斯的需要也就那么大了。在法国拿破仑时代,普鲁士需要依靠俄罗斯来对抗法国。但在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组成了德国,自然而言对俄罗斯的军事依靠需求不在存在。

为了防止法国报复,德国首相俾斯麦本来想要让德国、奥匈帝国和俄罗斯三国共同结盟,但因为俄罗斯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坚持支持同为斯拉夫人的塞尔维亚,意图控制巴尔干半岛,让德国不得不放弃和俄罗斯的同盟,而选择和奥匈帝国结盟。

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事件,美德英法日俄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882年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开始三国联盟。

俄罗斯对德国和奥匈帝国结盟非常不满,但俾斯麦才了另外的手段来安抚俄罗斯:1887年和俄罗斯签署《再保险条约》,保证德国只有在俄罗斯主动进攻奥匈帝国的情况下才会出兵。

这个条约在威廉二世即位后,任由这个条约到期终止,给了法国人以资本投资的诱惑,在1894年达成了法俄同盟。

在20世纪初期,德国和俄国的关系一直十分友好,而英国和俄国的关系一直剑拔弩张。

英国和俄国都在争夺亚洲地区的利益,英国为了打击俄国,倾尽全力支持日本发展,将很多先进的舰艇技术都交给了日本。而日本也没有让英国失望,1904年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击败了看似强大的沙俄。

日俄战争暴露了沙俄外强中干的本质,对马海战中俄国海军舰队损失了超过27万吨军舰,却只击沉了300吨的日本鱼雷艇。

日俄海战结束后,沙俄的势力逐渐的衰退,英国和德国的矛盾逐渐成为了各国之间矛盾的焦点。在德国统一之前,法国是欧洲大陆的传统强国,英国和法国敌对了数百年的时间

而在德国统一之后,法国遭到了德国的沉重打击,英国和法国的关系逐渐缓和,德国为了应对孤立的局面,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签订了同盟协定,形成了三国同盟的格局。到了19世纪末期,德国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发展迅速,重新瓜分世界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英国和法国是老牌殖民国家,已经将能够占领的殖民地抢掠一空,而德国和美国都是新崛起的大国,在海外的殖民地数量非常有限。美国的国土面积广大,对于殖民地的需求不断,而德国的国土面积狭小,人口数量比英国和法国都要多,因此德国瓜分殖民地的愿望非常强烈。

英法不会拱手将殖民地让给德国,德国想要获得殖民地,就必须要对英法发动战争。因此在二十世纪初期,双方都在拼命地拉拢盟友,以增加自己取胜的机会。

我打个比方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欧洲草原上有这么一群恶狼,它们分别是英国狼,法国狼,德国狼(打败法国前叫做普鲁士浪),沙皇俄国狼,奥匈帝国狼和意大利狼。这六头恶狼为了争夺别人家里的肉而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到了刀兵相见的地步。而最为重要的主轴是:普鲁士狼为了统一德国并和法国狼争夺欧洲草原霸权而进行了普法战争,结果法国狼的浪漫主义不敌普鲁士首相卑斯麦的铁血,至此,好戏连台。

一,普法战争的余波。

1870年到1871年,普鲁士和法国开始斗鸡眼了,热衷于浪漫和幻想的法国人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会一败涂地,被普鲁士如风卷残云般扫平了。这样一来,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又要面临一个大问题,即重新站队的问题。卑斯麦血口大开,逼迫法国人签定了<法兰克福条约>。这个条约简直就是狮子大开口,卑斯麦不仅要了50亿法郎,还从法国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地区。从此,欧洲大陆上最大的两个国家成了世仇,欧洲人永无宁日喽。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改名为德意志帝国。卑斯麦为了防止法国崛起,他想在外交上进一步地孤立法国,给自己找到更多的援手。他的最初设想是和俄国,奥匈帝国组成“三皇同盟”,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同时盯上了巴尔干半岛这块肥肉,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这两个国家闹掰了!

二,卑斯麦首相的抓阄游戏:抓一个朋友且必须树立一个敌人。

本来德国和法国打架之后,其它的欧洲国家需要重新站队。不曾想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翻脸,所以,卑斯麦领导的德意志帝国也要面临一个站队的问题,这次站队如同抓阄,只能二选一:抓一个盟友,树立一个敌人!然而,不要小看了卑斯麦的纵横捭阖之功力,他可以玩的转的!卑斯麦先是非常温柔地捏住了奥匈帝国这个阄,然后拉住了法国的另外一个敌人意大利(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他们三个国家组成了“三国同盟”。而俄国听说了自己的好友德国竟然和自己的敌人奥匈帝国搞到了一起,大为光火。此时,卑斯麦赶紧前去灭火。他于1887年和沙皇俄国签定了<再保条约>,以期继续维持和俄国的友好关系。

三,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骚操作。

德国的首相卑斯麦和俄国人签定了<再保条约>以后,德国和俄罗斯若即若离,貌合神离地维持了三年的关系,谁知道究竟是德国和俄国的宿命,还是历史的必然,1890年,卑斯麦下台了!这位德国历史上伟大政治家下台之后,德国的皇帝威廉解二世解放了,他再也不用看卑斯麦的颜色了!他直接就把和俄国签订的条约放凉了!这一通骚操作直接把俄国佬气晕了,老毛子一下子就扑到了法国人的怀抱里。卑斯麦苦心经营的外交成果被德皇威廉二世三下五除二地搞砸了!法国看到机会来了,赶紧和俄国人搞关系。他不仅帮助俄国人做工业,还拉拢英国人一起上梁山入伙,最后,三个国家组成了<三国协约>。

至此,德国和俄国彻底闹掰,欧洲则分成了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势同水火。顿时,欧洲上空阴云密布,风雷滚滚,只等着刺杀裴迪南大公的那一声枪响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美德英法日俄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