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人物传记要写多少字左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小人物传记要写多少字左右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先主薨,为丞相参军。后为督广武,稍迁至右车骑将军。***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以果烈称。官位与张冀齐,而在宗预之右。咸熙元年春,化、预俱内徙洛阳道病卒。
三国时期,蜀国的廖化应该算是个小人物了。《三国志》都没为专门为廖化立传,就上文那寥寥数语,估计不到130个字,最后还附在宗预传后面。廖化其他事迹都是在别人的传记中以路人甲的身份出现。一不小心就会把他给漏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廖化的官职一直做到车骑将军,***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实际上比赵云死的时候官职还要高。只是蜀汉后期的官职都没什么含金量,官员将领们也没什么存在感。
到后来,流传出了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的形象一下子被贬低了不少,让人误以为他没什么能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小人物。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中最惨的怕不是廖化。廖化能力再差也能做个先锋,蜀汉其他将领连廖化都不如。这么一句话就把整个蜀汉将领给团灭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261年时,廖化就已经超过70岁,他可以时公元190年甚至更早出生的。
一个愤青改变了世界的格局!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普林西普给枪杀了,这就是史上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以此为借口奧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法、俄、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拉开了长达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萨拉热窝***也成了一战爆发的导火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阎志是武汉黄陂首富,他是怎么起家的?
阎志出身于湖北罗田县三里贩镇一个普通的林业干部家庭,家境普通,他的创业完全是白手起家。 爱好文学的他,曾在罗田县林业局、黄冈地区文联、《市场时报》社任职。大约在1996年,他写了一本刘德华的传记《天若有情天亦老》,赚了2千元,凭这微小的资金开了家广告公司,从此踏上创业道路。先后涉足传媒、棉纺等产业。2006年在黄陂一块不毛之地投资第一企业社区,2008年投资建设汉口北。2011年卓尔发展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他凭着对商业机遇的敏锐把握,艰苦拼搏,直到今天卓尔成为中国企业500强,很不容易。守正出奇,和而不同,这成为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阎志是武汉黄陂首富,他是怎么起家的?
阎志出身于湖北罗田县三里贩镇一个普通的林业干部家庭,家境普通,他的创业完全是白手起家。 爱好文学的他,曾在罗田县林业局、黄冈地区文联、《市场时报》社任职。大约在1996年,他写了一本刘德华的传记《天若有情天亦老》,赚了2千元,凭这微小的资金开了家广告公司,从此踏上创业道路。先后涉足传媒、棉纺等产业。2006年在黄陂一块不毛之地投资第一企业社区,2008年投资建设汉口北。2011年卓尔发展集团在香港主板上市。他凭着对商业机遇的敏锐把握,艰苦拼搏,直到今天卓尔成为中国企业500强,很不容易。守正出奇,和而不同,这成为他成功的关键所在。
学历史必读的十本顶尖书籍是什么?
一、历史是个广泛的概念,还可以细分多个领域和专业,比如按国别可以分为中国史,其他各国的历史,按领域还可以分为经济史、文学史、工业发展史等。每个专业都有顶尖的书籍,在没有确定专业和领域之前,其他人没有办法推荐。
二、学历史同样是个渐进的过程,初级历史爱好者和资深历史学者需要掌握的知识也不尽相同。象《明朝那些事》《中国通史》之类的书只能算是历史科普书,是给外行读的历史入门的读物,我觉得应该算不上顶尖的书籍。
三、你这个问题太专业,在今日头条、知乎等大众平台上提问,根本不会给你实质性的帮助和准确的答案。建议你还是先想办法考个某个名牌大学的历史学专业再说,然后你的老师们就会告诉你应该读什么书了。但肯定不包括《明朝那些事》。
一个历史爱好者学历史,应该读《中国通史》,更简便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主编的巜中国通史》五卷本。在此基础上去读《史记》,《汉书》等专著,二十四史,可以读蔡东藩写的二十四史,毛主席曾推荐过的。要是专业的,应搏览,十本太少了。
见仁见智。
学历史的首先要学的不是历史,而是《经》(经典);也是"经、史、子、集"的"经";"文史哲"不分家,说的就是学习的内容或者说重点"不分家";
其次,学习历史还要区别是"中国史"与"世界史",具体来说也许还要分清楚是"欧洲史"还是"西亚史",等等。
姑且以中国历史为例。首先的必读书应该是《《四书》;也就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本书;学习儒家经典才是中国历史的"敲门砖"。
除了《四书》以外,另外一本必读书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恩格斯所著的《家庭、私有制以及国家的起源》 ;
再往下就是两本史书;一本是《史记》,另外一本是《汉书》;在所有史书中,文学价值最高的排名第一是《史记》,第二位是《汉书》。
第八本是《道德经》;虽然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不是主流;但是道家以及道教的影响在历史中也是时隐时现;有时甚至占了C位。
第九本是什么?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并经吴兴祚审定的《古文观止》。这本书以散文为主,兼取骈文。上起先秦,下迄明末;
文章的体裁多样,较少派别的偏见,可谓广收博***,繁简适中;
最后一本仍然还是清代人编纂的《唐诗三百首》;对于鼎盛时期古代诗歌的了解也是学历史的必读书。
***一生酷爱读书,尤其爱读历史书,我想沿着***读书的路径,应该可以判断十本必读的历史书籍,分别是:一 史记,二 诗经,三 资治通鉴.四 三国志,五 隋唐演义,六 论语,七 道德经
十本?太少!中华上下五千年,几十上百本本都解决不了,更何况世界还有那么多的不同文明。硬要推荐十本的话,我从世界史的角度,给您推荐以下十本:
1. 《大卫·科波菲尔》(D***id Copperfield)——查尔斯·狄更斯
这本小说是狄更斯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孤儿男孩的成长故事,揭示了19世纪[_a***_]的社会和经济问题。
2. 《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爱德华·吉本
这是一本非常详细和权威的拉丁文罗马史,记录了罗马帝国从公元前180年至1453年之间的历史。
3. 《南方的季节》(Season of Migration to the North)——泰·萨尔·盖尔
这本***是苏丹作家泰·萨尔·盖尔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描写了一个苏丹男子回到家乡后的遭遇,探讨了殖民主义、文化冲突等问题。
4. 《拜占庭帝国史》(A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and Society)——沃伦·特里安德
晚清名臣瞿鸿禨因长相酷似同治帝而受慈禧太后青睐,晚年为何被罢官?
瞿鸿禨出生于1850年,比出生于1856年的同治帝大了六岁,两者年龄相差不大。
1874年,同治帝驾崩,年仅19岁,他是慈禧唯一的儿子,慈禧肝肠寸断。
1875年,已进入翰林院三年的瞿鸿禨迎来了人生大考,其文字字珠玑,其人志向高远,受到清流派导师团李鸿藻、翁同龢们的一致好评,考评成绩获得一等第二名,擢升为四品侍讲学士。按照惯例,需要向皇帝(两宫垂帘听政期间)谢恩。
同样按照惯例,慈禧也要大概训谕一下,但慈禧看到瞿鸿禨的容貌之后,被触动了一年前丧子之痛的那根神经,瞿鸿禨长得与同治帝有些相像。于是,慈禧本来只是像老太太一样单纯的拉拉家常,问问年龄、家乡什么的,问着问着,禁不住悲从中来,泫然泣下。
这一幕后来被瞿鸿禨本人用诗句记下:“慈怀痛先帝,悲感声泪迸”。看来,他自己也大概知道是什么原因。
前二十年,他被下放到了地方,历经五个省份,两充考官,四督学政,走出了一条迥异于他人的道路。
学政这个官职主抓一省教育、科举,当时的官阶为四品侍讲学士(学政本身没有品级),乍一看并不太高,但由于是出自中央任命,比现在的教育厅长底气厚硬得多。除了主持院试,岁科两试,还有督察各地学官和生员的权力。
清朝有门生的说法,五个省的二十年不同时期里出来的士人,哪怕你以后飞黄腾达、位极人臣,你见了当年的学政,仍然要行***之礼。
学政在翰林系统的工作分配中,比苦哈哈的在朝中编修,那是响当当的肥差,捞钱不是一般的简单。
但瞿鸿禨却反其道而行,拒不收受任何门生的礼物,杜绝任何不正常交往方式,一心一意地为朝廷遴选栋梁之才,生活方面简朴节约,堪称道德标兵。
干得是提拔海瑞的学政朱衡的活,操守这方面却按照海瑞的路数来要求自己,瞿鸿禨可谓是清代官场上的一股清流,当然也会成为清流派导师们的推崇,不仅如此,他所任职的地方对他的口碑也是极好。
感谢邀请!说瞿鸿禨的长相酷似同治皇帝的说法主要来自于刘体智的《异辞录》,该书说“止庵(瞿鸿禨的号)体类穆宗(同治皇帝)”以及《新语林》。《新语林》中说载“瞿子玖(瞿鸿禨的字)貌酷肖清穆宗(同治皇帝)……孝钦后(慈禧太后)见之尝呜咽曰:卿与穆宗有虎贲中郎之似,余见卿如见帝,令余悲不自禁。”
笔者不敢苟同上面这种说法。瞿鸿禨生于1850年,同治十年(1871年)中进士,此后的20年,瞿鸿禨从一个从四品的侍讲学士升到了正二品的礼部右侍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瞿鸿禨跟随慈禧逃到了西安。由于瞿鸿禨的忠心,加之此时的军机大臣因其中两人包庇义和团而遭到罢黜,四个军机大臣中只剩下了荣禄和王文韶。为了不足军机大臣的人数,1901年瞿鸿禨在西安经选拔之后被慈禧太后任命为军机大臣,这一年瞿鸿禨51岁。这个年龄当上军机大臣算比较大的了,瞿鸿禨能够当上军机大臣完全靠的是自己的运气和实力,如果真的是因自己的长相酷似同治皇帝而受到慈禧的青睐的话,瞿鸿禨岂不是早就飞黄腾达了,干嘛要到51岁才当上军机大臣呢?
瞿鸿禨当上军机大臣之后与贪财的庆亲王奕劻有矛盾,瞿鸿禨却认不清形势。庆亲王怎么说都是满清皇族,慈禧太后难道不知道他贪财么?不知趣的瞿鸿禨还去联合奕劻的政敌岑春煊,为人刚直的瞿鸿禨甚至忤慈禧太后的旨意,最终遭到罢官。袁世凯复辟帝制时曾邀请其出任参议员,遭到了瞿鸿禨的拒绝,1918年在上海病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人物传记要写多少字左右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人物传记要写多少字左右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3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