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元上都的历史***,元上都介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上都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元上都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上都”“大都”“中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
  2. “上都”“大都”“中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
  3. 少林寺在历史上都经历过哪些事件?

“上都”“大都”“中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

“上都”“大都”“中都”:不是同一个地方。

上都: 现在的内蒙境内,是蒙古人的大本营。上都地区在金代称金莲川或凉陉﹐筑有景明宫。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忽必烈下诏书将开平诏令为上都。大都和中都: 金灭辽以后改为中都,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地扩建新城之后,将中都改称“大都”,成了元朝的首都。于是上都和大都,都成了元代的政治中心,从而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为大元王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中都,泛指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亦指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国都,首都,中京。主指九(最多)朝古都洛阳,三朝古都北京

“上都”“大都”“中都”指的是同一个地方吗?

“上都”“大都”“中都”:不是同一个地方。

元上都的历史事件,元上都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都: 现在的内蒙境内,是蒙古人的大本营。上都地区在金代称金莲川或凉陉﹐筑有景明宫。是金朝皇帝避暑的地方。忽必烈下诏书将开平诏令为上都。大都和中都: 金灭辽以后改为中都,元世祖忽必烈在此地扩建新城之后,将中都改称“大都”,成了元朝的首都。于是上都和大都,都成了元代的政治中心,从而确立了两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为大元王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首都。中都,泛指中国历史上的古都。亦指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国都,首都,中京。主指九(最多)朝古都洛阳,三朝古都北京。

少林寺在历史上都经历哪些***?

少林寺创建于太和十九年(495年)

南北朝佛教发展高峰期,北周武帝***纳还俗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建议,在建德三年(574年)下令禁止佛教传流,史称北周武帝灭佛,少林寺毁坏严重。

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北周静帝恢复少林寺,将其改名为陟岵寺。

元上都的历史事件,元上都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文帝崇佛,复改陟岵寺为少林寺,并赐给少林寺土地一百顷,再加上其他赏赐,少林寺成为拥有百顷良田和庞大寺产的大寺院。

唐初,少林寺十三和尚因助唐有功,受到唐太宗的封赏,赐田千顷,水碾一具,并称少林僧人为僧兵,从此,少林寺名扬天下,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嘉靖时期日本倭寇袭扰中国沿海,少林僧侣抗倭有功,因此***大规模修整寺院,少林寺还享有官府所赐予的免除粮差等特权。其后,少林僧人至少有六次被明朝***征调,参与战事,并屡建功勋,所以朝廷又多次为少林寺树碑立坊修殿,而少林功夫在中国武术界的权威地位也得以确立。

元上都的历史事件,元上都介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康熙皇帝亲书少林寺(原挂于天王殿,后移至山门)、宝树芳莲(原挂于大雄宝殿,后被火焚)二方匾额。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亲览寺院规划图,审定方案,重建山门,重修千佛殿,少林寺这次大修缮和改建耗银达九千两。

中华民国民国初年,革命党人与北洋***内战,少林寺屡遭战火之灾。 民国元年(1912年),登封县僧会司僧会云松恒林和尚被地方士绅推举为少林保卫团团总,他购置***,组织保卫团,训练战技以维持当地秩序。 民国九年(1920年)秋,恒林率民团与土匪十战,环寺数十村得以安居乐业,被誉为少林活佛。

一、南北朝

1、达摩前往少林寺并创禅宗(527年)

少林寺建立于南北朝,但真正使其具有与其他寺庙不同之地位的是北魏孝昌三年时一名印度僧人的到来,此人名叫达摩,释迦牟尼佛第二十八代徒也是中土禅宗的初祖。达摩为传佛法,抵达当时的洛阳后,其学说却不被人接受,便来到了少林寺进行面壁。这一面壁就是九年,最终领悟出了一套能让中原人们普遍接受的佛法:中土禅宗。

2、北周武帝灭佛(公元574年)

随着佛教在这个时期的大范围兴起,大量普遍民众为逃避税役纷纷冒充僧人,使当时北朝的生产力开始出现败落的局面。因此北周武帝***纳了还俗的沙门卫元嵩删寺减僧的提议,在建德三年下令罢斥佛教,在全境了进行了规模浩大的灭佛运动。大量佛像被砸,不少寺庙也被毁,其中就有少林寺。

3、北周静帝恢复少林(580年)

当时北周的静帝岁数尚小,把持朝政的是当时的左大丞相杨坚,而杨坚深信佛教。在杨坚的运作下,北周大象二年,北周静帝下令重建少林寺,并改名为陟岵寺。

二、隋唐

1、隋文帝复改少林寺之名(约公元581年~600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上都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上都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