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战争时的遵义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战争时的遵义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创作的一首慷慨激昂、雄沉悲壮的词,作于娄山关激战之后。
雄关漫道真如铁”句,突出夺取娄山关的艰辛。到底有多艰辛,词人用“铁”这一物象作比,给人以坚硬、冰冷、沉重的感觉,这正是“艰辛”的具体化。
征途如此艰险,红军有没有气馁呢?“漫道”二字,给出了答案——他们昂首阔步一路向前,无所畏惧,完全不把这种艰险放在眼中。
这是***和他的战友们战胜王明之后,率领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经过娄山关激战之后,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诗词展现了***面对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诗词中虽然只写娄山关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的真实折射。在全国人民投入到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重读娄山关,真是豪情满怀,信心倍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于1935年所作《忆秦娥 娄山关》的名句。
此词涉及的历史***是长征途中攻克娄山关。发生时间为遵义会议之际的1935年1-2月,地点为“黔北第一险隘"的贵州省娄山关,参战方为中央红军和贵州军阀,战果:以红军胜利告终。
战斗经过: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先头部队占领遵义之后,中央***命令红一军团第二师第四团乘势向北追击,以确保主力部队在遵义休整和遵义会议的安全召开。而此时,贵州军阀王家烈、候之担也忙着调兵遣将,在娄山关一带设防,以保护自己的老巢桐梓县。总参谋长刘伯承和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部署了攻克娄山关的战斗任务。1月9日,战斗打响,红军以密集火力掩护,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冲入敌阵,与敌人白刃肉搏,占领关口,逼迫敌人向北退却,沿途丢弃武器、烟枪和大量军用物资。红四团乘胜追击下关直扑桐梓县城。当天,红二师师部进占桐梓,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
意义:娄山关是遵义的天然屏障,红军夺取娄山关,彻底打破了敌人企图将红军压迫在娄山关以北、长江以南狭窄地带而消灭的美梦,振奋了红军将士长征胜利的信心,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
1月中旬的遵义会议后,在以***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指导下,红军***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先后回师黔北,二渡赤水、重战娄山关、再占遵义城。这一系列战斗被称为“遵义战役”,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最大一次胜仗,共歼灭和击溃敌人两个师又八个团,俘获敌人两千余人,***三千余支。
娄山关战斗胜利结束后,***写下了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词中的雄关即指娄山关。“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意思是:不要说雄关像钢铁一样难以逾越,而今我们要从头开始征服它!从娄山关头上翻越后,远望苍山如海,感怀残阳如血。全词勾勒出一幅雄浑壮阔的冬夜行军图,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胸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战争时的遵义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战争时的遵义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