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我国古代历史事件小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我国古代历史事件小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48年11月4日,南京的蒋某人亲自下令第七兵团所属第100军开赴海州,与原驻那里的第44军一起,统归第九绥靖区司令官李延年指挥,固守海州及连云港地区。这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因为第44军就算孤悬一隅,穷途末路时也完全可以通过连云港从海上逃跑,增援毫无意义。
(川军王瓒绪)
离谱的事继续发生,结果第二天朝令夕改,通知第100军停止前进,同时命令第九绥靖区和第44军放弃海州,从陆路向徐州收缩,其结果就是,把原本不在粟裕歼敌***中的一个军也送到华野嘴边。更为重要的是,为了等待这个军的到来,黄百韬在新安镇整整呆了两天,也是足以致命的两天。
第100军就是原来李天霞的整编第83师,时任军长黄埔四期周至道,济南战役使其战力大损。而第44军则是逐渐“中央化”的川军,抗战期间先后隶属于第五和第九战区,1946年改称为整编第44师,隶属于李延年绥区担负警备任务。1948年9月恢复军级***,时任军长王泽浚,特别注意,这家伙有些来头,是四川军阀王瓒绪的次子。妥妥的军阀二代。
(黄百韬)
中国历史上因小失大的故事并不少见,很多小人物无意间参与历史进程的改写,完全可以进入历史繁星传,例如貂婵和陈圆圆。
如果说没有东汉末年董卓败坏朝纲,司徒王允巧用连环计,后人根本不可能知道“貂婵”是何许人。历朝历代***倡优实在太多,有才有色的比比皆是,唯独貂婵进入四大美女之列,从一个小人物变成历史进程的参与者,实在是形势所迫、历史使然。
史书记载,董卓挟持汉献帝入主中原以后,诛杀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大臣,夜宿龙床、***后宫嫔妃。***皆有好色之心,董卓的好色可不单单是人类原始的欲望,而是一种极尽所能的发泄。翻看董卓历史,董卓入驻长安以后好像除了纵欲再无其他追求其他追求和建树。
恰巧董卓最为得意纵欲的时候,王允巧用连环计把自己的艺伎献出来,在董卓和吕布之间来回挑唆,董卓和吕布本来就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为了满足自己***肯定不会彼此善罢甘休。在吕不看来,自己把董卓扶上位,区区一个女人都不舍得赠与自己。董卓恰巧也是这种心态,觉得天底下自己说了算,吕布还敢和自己争女人。于是,双方兵刃相见,就上演了吕布刺杀董卓一幕,从此貂婵的名字载入史册。
明末起义军领袖闯王李自成的大名如雷贯耳于历史,原本可以坐享天下,却因为约束不住手下,丢了江山不说,连自己的命都搭进去,更是成功地让女***第二次入主中原。
闯王李自成带兵攻入明朝紫金城,闯王手底下这帮人原本就是些乌合之众,乱七八糟的山贼土匪。一进紫金城,两只眼睛直冒金星,将士们黑眼珠子全都盯着白银子,这些人根本没有任何政治操守,更别提政治远见。
刘宗敏是闯王李自成手下部将,到紫金城后第一时间闯到吴三桂的家里,烧杀掠夺。把吴三桂家的扫荡一空。
吴三桂的家人赶紧跑到山海关汇报说,吴老太爷被绑了。
吴三桂说,这是误会,我跟闯王说一下就好了。
没几天,家人们再来汇报说,所有家当被李自成部下霸占。
历史上因小失大的故事应该说是数不胜数的。今天水一白讲的这个是一个错入了帝王家的单纯女人。
在大汉朝的历史上,男人们的战争固然精彩,而后宫的争斗也从来没有休止过,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还因为争宠而被做成了人彘。然而,汉景帝刘启有一位宠妃,就好像是错入了帝王之家的普通女子一般,她争的不是宠,而是一国之君对她的爱。
栗姬在当时,可以说除了皇后的名份,已经得到了汉景帝刘启最大的宠爱,他的长子刘荣也已经坐上了太子之位。她所要做的,只是默默地等候薄皇后因无子而被废或者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登基坐殿也就足够了,可是她偏偏就希望汉景帝刘启只有她一个女人。
汉景帝刘启有个亲姐姐馆陶公主叫刘嫖,一直热衷于给他的弟弟刘启介绍美女,也就是不断地给栗姬送“眼中钉、肉中刺”。所以栗姬早就看刘嫖不顺眼了。
可刘嫖是一个非常有政治野心的女人,她有个女儿,名叫陈阿娇。刘嫖有意让自己的女儿能成为皇后,那首要的选择自然就是让女儿嫁给太子,至于近亲结婚什么的,她是不考虑的,她考虑的是亲上加亲才是。于是,刘嫖就找到了栗姬,想把女儿嫁给栗姬的儿子太子刘荣。
按照一般有点政治斗争经验的后宫妃子,当时就一口答应了,恨不恨的那都不重要,可是栗姬却恰恰相反,一点面子没给刘嫖,当场就给拒绝了。一下子就把自己潜在的战略伙伴给得罪了,因此而失去的可就不仅仅是个“儿媳妇”了。
折了面子的刘嫖随后便转向了汉景帝的另一个宠妃王娡,打算将女儿嫁给王娡的儿子,而王娡的儿子虽然只是十皇子,但是却聪明伶俐,颇得汉景帝的喜爱,他正是未来的汉武大帝刘彻。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大战,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马谡在山上驻守,司马懿派兵包围街亭,街亭失守,导致蜀军陷入被全歼的危险,诸葛亮不得已,举兵归蜀,第一次伐魏战争以诸葛亮的失败告终!
吴楚争桑:因两个女子争夺一颗桑树,最后导致吴、楚两个国家兵戎相见。
公元前518年,是吴王僚九年,楚平王十一年,吴国边境有一个小城邑,名为卑梁;楚国边境同样有一个小城邑,名为钟离。卑梁和钟离挨在一起,相隔不远,都在今天的安徽境内。他们世世代代都以种桑养蚕为生。
在两个城邑中间,生有一颗桑树,属于无主之物。如果桑树长在楚国或者吴国,倒也就罢了,毕竟明摆着归谁。偏偏这颗桑树长在了一片说不清道不明的混乱地带。
有一天,楚国有个女子发现了这颗桑树,高兴的合不拢嘴,正准备跑去***摘,偏偏一个吴国女人路过,也走了过来。于是,吴楚两国的两个女子就争吵、厮打了起来。
史记吴世家记载,吴国的是一个女人,而楚国的是个女子;史记楚世家记载,是吴国卑梁的女人和楚国钟离的女童在争桑叶。
由此不难看出,吴国的女子是成年女人,楚国的女子还是个小女孩。结果很明显,楚国的小女孩自然打不过吴国的成年女子,而且吴国的成年女人还会趁机教训这个楚国的小女孩,然后自己装满桑叶、得胜而归。
楚国的小女孩哭哭啼啼回了家,家里人问她哭什么,小女孩就把事情的原委全讲了,楚国人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私自召集他们全家族的人手,直接来到吴国卑梁,找到了那名吴国女人,然后把他们全家都给杀了。
“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锺离。”
吴国卑梁的大夫听说楚国人跑到他们的地盘***撒野,还杀了他辖区的一家人,顿时勃然大怒,作为卑梁的最高长官,卑梁大夫调集小县城里所有兵马,直接杀到了楚国钟离的那一家人。卑梁训练有素的士兵,对付钟离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其结局可想而知。
卑梁大夫特有血性,秉持着你杀我一家,我灭你全县的原则,灭完楚国钟离小女孩所在的家族后,卑梁大夫继续带着他的胜利之师大开杀戒,最后直接拿下了钟离。
钟离被卑梁大夫占领后,原来钟离的守将立即逃到了楚国郢都,将此事告诉给楚平王。
所有失败的经历都有因小失大的原因在其中,这对我们今后的做人做事是有警示作用的。
朱元璋剧照
朱元璋赶走了元朝军队以后,面临陈友谅和张士诚的联合进攻,可是陈友谅兵多将广没有把朱元璋和张士诚放在眼里,与张士诚的联合也只是通知一声,根本没有认识到合围的重要性。
陈友谅剧照
而张士诚这边更扯淡,大局未稳就想着当皇帝,搞登基加冕,这时候他的谋士里有个姓罗的就坚决反对这个时候固步自封,一来断了与陈友谅的联合,二来坐山观虎斗错失消灭对方、壮大自己的大好机会,今后无论朱陈哪一方胜利,最后肯定要讨伐张士诚,到那时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
张士诚想当皇帝想疯了根本不听姓罗的建议,不过没有因为生气取了姓罗的性命,将他辞退了事,结果果不出所料朱元璋打败陈友谅以后,修养生息的第二年就南下把张士诚这个因小失大的家伙一锅端,这时候那个姓罗的跑到北边又做了几年幕僚,后来回到家里搞写作,书名叫《三国演义》,其实里面很多故事是虚构的,诸葛亮也有作者自己的影子,但是都很有道理,符合兵法对战局的发生和发展的判断。
因小失大的张士诚剧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我国古代历史***小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我国古代历史***小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3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