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历史***时间的记忆方法,历史***时间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事件时间记忆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有何依据?
  2. 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年法是什么?

国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有何依据?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只是你一个人困惑,就是以前很多的考古学家们也对次表示困惑。我们的夏商周三代之美,我们的尧舜禹,难道仅仅是传说吗?

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方法,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说上下五千年也毫不夸张但是中国真正有文献记载年代的“信史”却是开始于西周共和元年。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因为残暴无度,人民生活困苦,爆发了国人***。这里面还有又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周厉王:有谤者杀,专利作威,诸侯怨恨,国人不敢谈论政事,大臣召穆公,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但周厉王,不听,国人***,攻袭厉王。召穆公用自己儿子代替厉王的儿子被杀。

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方法,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后来由大臣召穆公和周定公联合执政,号位共和,为中国古史有确切纪年之始。而且仅仅记载于:史记本纪

但是,回到现在如果说中国历史是从周召共和开始,确实有十足的依据,毕竟有确切的纪年。

但我们的夏商周呢?难道要放弃吗?

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方法,历史事件时间的记忆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殷墟甲骨文是现今最早的具有完备体系的文字。

早在1899年清朝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首先发现,我记得小学或者中学课本上有这一篇课文。

有很多种说法。

最早的起点当属传说时代,传说中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其次是三皇五帝时期为起点,最早的皇是燧人氏 约公元前10000年前 ,人文始祖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

其次的起点是华夏民族始祖黄帝时期,应当是公元前26***-公元前2599年左右。

若认为朝代的起点是历史起点,那么中国第一个朝代夏的建立便是起点,约前21世纪左右。

若认为历史必须要有文字记载的起点,那么,殷商便是起点,公元前1600年。目前有出土实物文字记载的,是从殷商的王亥,即史记中的振。因为在甲骨中可以看到王亥的名字,所以是确证有的。再往前就没有明确的出土文字证实了。


这个问题的提法就有问题:所谓“中国”的“历史”是否指的是中国人的“国家”(组织形态)的“文明史”?如果是,那么目前严肃史学界不认为中国有“5000”年历史,因为找不到公元前16-17世纪商代之前存在“国家”的证据。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如果如传说中的,商灭了夏,则商代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不大可能不提到这段历史。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一个与“夏”有关的字都没发现;商人似乎是从天而降突然出现在中国(中原)。这也是为什么有***说认为商人是来自中亚的入侵者,他们征服了中国的原始土著部落,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土地上的“国家”。

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从夏朝开始,到现在大概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所以我们常说上下五千年,也就是从这里来的。夏朝之前,比如皇帝、炎帝以及尧舜禹都是传说,没有发现真凭实据,暂时不能算进历史中去。

第二,国外学者,中国历史中的夏朝是不被认可的,因为缺少文字、城市等文明的象征,他们是从甲骨文开始算起,也就是殷商,到今天大概3千年左右。

至于四大文明古国,是清末的梁启超先生提出来的,在中国流传很广,但是由于中华文明相比古代埃及、古代印度等时间相差很多,并没有被世界所认同。

所以我们的考古还需要努力,以证明中华文明更古老,也更优秀。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是指从黄帝王朝的姬轩辕(公元前2717-前2599年)时期算起到现在。

中国历史悠久,自黄帝部落的姬轩辕(也称公孙轩辕)时期算起约有5000年;从三皇五帝算起约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约有近4100年;从中国第一次大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秦朝算起约有2240年。

约公元前2070年,中国最早的国家夏朝出现。东周推进了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帝国—秦朝,西汉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中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五胡乱华期间,异族融于中国趋势加强,诸多民族在分立***的冲突中逐渐汇聚。隋唐时期,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更为密切,经济繁荣、科技文化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经济、科技发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时期,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明末在江南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扩展资料: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凝聚力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历尽磨难,从远古走到现代,从蒙昧走向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道路,铸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马克思曾说过:“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它反映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历程。今天的世界是过去世界的继续和发展,如果割断历史,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理解现实和展望未来。”

历史是我们的过去,我们沿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足迹,才发展到今天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血液里流淌着传统文明的精华,凝结着华夏儿女改造世界的不朽功业,更蕴涵着博大恢弘的民族精神。一位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个远离历史文明、头脑中失去这方面知识的人是贫穷的。”


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纪年法是什么?

公元纪年法。

公元纪年,源自古埃及太阳历。4000多年前埃及人根据天狼星的出现,及尼罗河泛滥的日期规律,计算出一年约365天。

欧洲人第一次在公元前46年,古马罗马儒略.凯撒大帝主持修订历法,以埃及太阳历为基础制定的历法。第二次公元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三世主持修订,叫格列历,即现在的公历。

中国历法,最完整的资料是汉武帝时的《太初历》,太阳历与月亮历合历,太初纪年法。太初纪年,木星即岁星,约十二年(11.862年)绕天一周。

公元85年,汉元和二年,颁布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法,不断修改完善,直到清朝结束,停止干支纪年历法,改为公历,公元纪年法。

我是农村俗人,我来回答。

所谓“纪年”,指的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古代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漫长的岁月中,也演变出数种纪年方式,今天的中国历法就为你介绍,我国历史上的纪年法有[_a***_]。
我国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法有三种:

  1、干支纪年

  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成亥)的合称,以十干与十二支循环相配,可配成六十组,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表示年历,六十年后周而复始。

  干支纪年法大约始于东汉,也称农历纪年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使用的就是干支纪年法,例如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用的干支纪年法来计算,而19***年是农历丁丑年。

  2、斋号纪年

  西周共和十四年后,周朝史书中出现了“宣王一年”、“宣王二年”,鲁国史书《春秋》,是从“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的历史。“宣王”和“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3、年号纪年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以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而建制自己的年号。从汉武帝至清宣统三年,前后2051年中,建立过600多个帝王年号。

  近现代中国的纪年方式

历史上使用最长的历法是从夏朝开始使用,“农历”所以也叫“夏历”。

农历是以太阳为准的历法;阴历是以月亮为准的历法;阳历鸦民战争传入中国的历法,是世界通用历法。农历和阴历有五千年历史;阳历(公元)有2019年历史。谁更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时间的记忆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时间的记忆方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