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东交民巷35号院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东交民巷35号院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23年6月23日晚上9点多,北京紫禁城的建福宫突然发生来了一场大火,这场大火差一点就将紫禁城都给点了。这个建福宫可是当年乾隆皇帝藏宝的地方,其珍宝数量居于各宫之首,但这一场大火一下子就让它回到了解放前。那么,建福宫大火到底烧毁了多少珍宝,又是谁放的火呢?光从灰烬中就炼出了1.7万两黄金。
在建福宫起火后,位于东交民巷的意大利消防队率先开着消防车进宫救火,随后北京消防局也前来救火。但因故宫既无自来水,又缺少水井,一时间消防人员“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用御河水救火,但只有一根水龙,也只是杯水车薪。最后,意大利消防队***取了拆除房屋,隔绝火道的方法,才在第二次早上7点多将这场大火扑灭。
这场大火,共烧毁房屋三四百间,损失的物品,除延寿阁里收藏的全部古物都被烧毁外,还有广生楼的全部藏文大藏经,吉云楼、凝辉楼的数千件大小金佛与金质法器等。其中最宝贵的是金亭四座,都是钻石顶、景泰蓝座;还有敬慎斋所藏的明景泰年间刻制的大藏经版数千块、中正殿雍正时制作的大金塔一座、全藏真经一部和历代名人书画等等。
火灾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当时内务府给溥仪的奏章中说:废墟清理完竣后,所有捡拾熔化佛像、经版、铜、锡等项共五百零七袋,金片铜片及残伤玉器等项共四十三箱。后来,内务府曾经找来北京各个金店投标,一个大金店以50 万元的价格买下了灰烬处理权,他们从中拣出金块金片1.7万多两。
溥仪对此曾有回忆:“这里是清宫里贮藏珍宝最多的地方,究竟在这一把火里毁掉了多少东西,至今还是一个谜。内务府后来发表的一部分糊涂账里,说烧毁了金佛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字画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古玩四百三十五件,古书几万册。这是根据什么账写的,只有天晓得。”
当时,官方给出的大火事故原因是电线短路走火引起的。对于这个说法,溥仪也不相信,但电工和看守太监一口咬定,内务府更是以此搪塞,还对外发表声明,因此火灾的原因成为一个难解之谜。当时,溥仪怀疑是因为自己要清查建福宫的珍宝,太监监守自盗,故意放火灭迹。后来,溥仪听意大利消防队说他们初到宫中救火时,还曾闻到了煤油气味很大后,更加认为是太监监守自盗而故意放火。1923年7月16日,溥仪下旨除各太妃各留20名太监外,将其余所有太监全部驱逐赶出紫禁城。自此,封建社会太监制度宣告结束,具有划时代意义。
总之,这场大火是太监故意放火的可能性最大。这一场大火,无数的珍宝化为灰烬,可谓是中华文化珍宝的又一次磨难。这些太监也太可恨了,偷就偷,烧什么呀!各位,你们说呢?
建福宫的一把火到底有何秘密,溥仪之后为何将宫里太监都赶出去!
1923年6月26日晚,一场大火烧红了北京的半边天。由于紫禁城内的建筑都是木质结构,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差点将整个紫禁城都给烧没了。当时先看到火灾的是东交民巷港使馆区内的意大利消防队,他们开着消防车很快就赶到了宫中并迅速切断了紫禁城的电源。
宫中虽然有不少的水井,但是打水比较困难。平常储存的水对于这场大火来说杯水车薪,很快就用完了。这时候消防员也无用武之地,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火蔓延开来。这场大火烧了整整两天,从静怡轩一直烧到了延春阁,共烧毁房屋三四百间,损失的物品不计其数。除了延寿阁里收藏的宝物被全部烧毁之外,还有广生楼的所有藏文,吉云楼和凝辉楼的金佛与金质法器、敬慎斋所藏的历代名人书画也都毁在这场大火中。
建福宫曾经是清宫里贮藏珍宝最多的地方,根据内务府记载的文献显示,当时烧毁了二千六百六十五尊大小不一的金佛,一千一百五十七件字画、四百三十五件古玩以及好几万的古书籍,至于其他的很多东西都记不清了。当时光清理废墟中熔化的佛像、经版、铜、锡等就装了五百零七袋,金片、铜片及残伤玉器等物品装了四十三箱,还从废墟中找到了融化的金块金片多达1.7万两。
火灾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当时内务府给溥仪的奏章中说:废墟清理完竣后,所有捡拾项共五百零七袋,项共四十三箱。后来,内务府曾经找来北京各个金店投标,一个大金店以50 万元的价格买下了灰烬处理权,他们从中拣出金块金片1.7万多两。
溥仪后来找人查明真相之后才知道是宫里的太监偷盗宝物后放火毁灭证据导致的,他一怒之下将除了各太妃身边的20名太监之外的其余太监都赶出了紫禁城,从此之后,太监这个制度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么这些太监为何要盗取宫中宝物,谁给他们的胆量呢?
这就要从溥仪退位之后说起,由于此时的清朝已经名存实亡,没有收税和收贡品的权力。宫里的那些太监们趁机将宫中的宝物拿到外面贩卖,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当他们听说溥仪怀疑有人***宫中珍宝到要来清查建福宫时,这些监守自盗的太监为了不让人这件事情,选择放一把火烧了整个建福宫,这样就没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东西被偷偷拿出宫了,想查也查不出来了。
1923年6月26日夜,紫禁城确实起了场大火,即历史上著名的“建福宫大火”,这次大火造成的损失非常大,几乎将宫里藏宝最多的建福宫给烧的一干二净,珍宝损失无数。
同时,在这场大火发生后不久,溥仪就将宫里的太监几乎全都驱逐出宫,只在三位太妃、自己和淑妃等所在的五个宫,各留下20名太监。
这起大火,可谓将中国百年来的太监制度给全烧没了!
由此,有人将建福宫的这场诡异之火与太监联系起来,认为是太监所放。
是不是呢?
我们首先看看溥仪在这场大火后向全国人民说的起火原因:
他说是因为自己看电影,导致电线漏电着火引发连锁反应。
当然,这个说法一出,全国人民大部分不信,你说你是自己原因引起的建福宫大火,那为啥后来要驱逐宫中太监呢??
月黑风高夜,***放火天。
话说1923年6月27号晚(并非26日),天上月朗星稀,地上燥热无风。很多四九城的老百姓在外边儿纳凉聊闲天。约摸21点左右,突然一道火光从紫禁城东北角儿冲天而起,熊熊火焰随即映红了夏日的夜空。
有人不禁大吼:“坏事儿,宫里着火了!”
大火烧了整整一夜,翌日,有报纸上刊登了紫禁城失火的消息,说这场特大火灾从紫禁城东路静怡轩开始烧起,延烧至延寿阁。雄伟高大的延寿阁倒塌后,又将附近一些建筑点燃。如此一来,慧曜楼、古云楼、秒莲花池、广生楼等宫廷建筑瞬时间化作一片火海,连累宫中数百年的参天松柏变为一棵棵火树。
意大利使馆的消防队第一时间赶到宫外,但内务府中堂绍英却命令紫禁城卫队不要开宫门,将意大利消防队阻在宫外,致使火势蔓延。等到宫门开启之时,四九城的消防队全部赶到,然而却因宫中无水,而一时无用武之地。
不得已,只好从城外御河取水扑救,然而火势太大,不见效果。意大利消防队遂将房屋拆毁,阻隔火道,天亮之时大火总算扑灭。
这场大火烧毁房屋三四百间,里面的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是清宫存放珍宝最多的地方,不但烧毁金佛以及金质法器数千件,还将一些绝版***烧毁,更连累清代历代帝王的画像和行乐图,历代命人的字画、古铜、古瓷,连同溥仪大婚时收到了全部礼品,一股脑烧了个精光,仅字画就有上万件,损失难以计数。清理火场之时,仅将熔入土中的金水重新熔化而成的纯金便有四百多斤。
火灾发生后,末代皇帝溥仪大为震怒,下令追查责任。然而对于这场特大火灾的起因说法都不一样。第一种说法,认为这场火灾是宫内的太监监守自盗,担心追查起来连累到自己头上,因而故意放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东交民巷35号院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东交民巷35号院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5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