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郑河下西洋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郑河下西洋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郑和原名叫马和。
明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傅友德为主帅,蓝玉、沐英为副帅,领三十万大军前往云南征讨当地的元***残余势力。明军兵精将猛,一路凯歌,很快便完败元军,占领了云南全境。
在这期间,云南王麾下贵族中有一个名叫马和的十一岁少年,被明军副帅蓝玉掳走,送到了皇宫中,后马和被***成了太监,进入朱棣的燕王府做事。
马和聪慧机敏,办事得力,曾在“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深得朱棣器重。朱棣登基后,马和被赐姓“郑”,同时晋升为内官监太监。
明成祖朱棣萌生了下西洋的想法后,就让郑和担任整个船队的总指挥——郑和出生于一个富有冒险精神的家庭,且有勇有谋,担任这一职位再合适不过,郑和的航海生涯就此开始了:
一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郑和奉明成祖之命,率副使王景弘及士兵两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浩浩荡荡的明朝船队先后途经占城(今越南中南部)、爪哇(此时东西爪哇内战,西爪哇势大,东爪哇覆灭。西爪哇杀掉郑和麾下士兵170人,遭郑和率军猛击,赔偿郑和黄金六万两)、三佛齐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省,掳海盗陈祖义)、满刺加、锡兰(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西南)等国,并赐古里国王诰命银印,在古里国土上建了纪念碑,碑文:“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永乐五年九月,郑和率船队回到大明,将陈祖义等盗首献上,陈祖义等人被斩!
二下西洋:
郑和时代没有埃及苏伊士运河。去欧洲除了陆路,只有绕道非洲南部好望角,到大西洋,才能到欧洲。绕过整个非洲,那个时代的航海技术比较难,对于探险家要求也比较高,看地图可以知道郑和整个航海过程都是沿着海岸线行进,郑和也不算是探险家,他的航程大多数是沿着前人商路行进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郑河下西洋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郑河下西洋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6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