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和北京相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和北京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共6次,遍布在北京的大兴、延庆、通州、平谷、海淀、昌平等区县。
1.辽清宁三年(1057年),在北京发生了自晋元康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震中在北京南郊的大兴,震级是6.8级;
2.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居庸关发生6.8级地震;
3.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通县南部又发生6级地震;
4.清康熙四年(1665年),还是在通县,西部又发生6.5级地震;
5.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了8级地震。这次地震由于震级大,波及范围广,灾情严重,成为北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然而三河、平谷大地震的创伤还没有“医好”;
6.雍正八年(1730年),北京西郊的海淀及昌平,又发生6.5级地震。
北京地区虽然处于地震活跃地带,但是震中多在郊区县,离城区较远。历史上只有两次5级地震的震中发生在北京城区内。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北京城区,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
北京地区发生的6级以上地震共6次,遍布在北京的大兴、延庆、通州、平谷、海淀、昌平等区县。
1.辽清宁三年(1057年),在北京发生了自晋元康有史记载以来,第一次6级以上的地震。震中在北京南郊的大兴,震级是6.8级;
2.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居庸关发生6.8级地震;
3.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通县南部又发生6级地震;
4.清康熙四年(1665年),还是在通县,西部又发生6.5级地震;
5.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了8级地震。这次地震由于震级大,波及范围广,灾情严重,成为北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然而三河、平谷大地震的创伤还没有“医好”;
6.雍正八年(1730年),北京西郊的海淀及昌平,又发生6.5级地震。
北京地区虽然处于地震活跃地带,但是震中多在郊区县,离城区较远。历史上只有两次5级地震的震中发生在北京城区内。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北京城区,没有发生过5级以上的地震。
实际上历史上的北京、南京、东京、西京并不专指某个城市,在不同朝代代表着不同城市。 中国古代除清朝外,普遍实行多京制,一个***有多个都城。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北京一地被冠以“北京”这个地名之外,还有其他五座城市曾经也被叫做“北京”。
1、位于今天河北省大名县东河南郊的大名府旧址,是一座千年历史古城,这座城市在宋代时被叫做“北京”。当时北宋一共有四个京城,分别是东京开封、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以及西京河南府。
2、太原曾是唐高祖李渊的驻地,李渊称帝后,建立了唐朝,随后在全国设立了五京,分别是上京长安,南京成都,西京凤翔和北京太原。
3、明洪武元年三月,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开封府,以开封为北京。此后又于洪武十一年下令撤销了开封北京的称号,并封五子朱橚为周王,镇守河南。
4、位于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宁城县,在辽国时期起初为辽国的中京,1153年,辽国海陵王完颜亮将其改为北京。
5、辽国统治时期,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原先是辽国的上京,后来,金熙宗天眷元年又将其改为了北京,金熙宗经常在此避暑乘凉。
与北京类似,历史上的南京也是不固定的。 南京之称,最早见于唐朝,指成都。安史之乱后,唐玄宗李隆基仓皇逃亡四川,驻跸成都,顺便把成都升格为南京。 唐末,契丹兴起,以辽阳(今辽宁辽阳)为南京,后契丹取得幽云十六州,把地理位置靠南、经济文化更发达的幽州(今北京)定为南京,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北京曾被称为南京。 赵匡胤建立宋朝,定宋州(今河南商丘)为南京,赵匡胤曾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虽然他并未实际到任,只是作为军衔,但仍把此地作为龙兴之地,升格为南京。 金国兴起,先后灭辽、宋,后把都城迁往中都(今北京),开封位于中都南部,又曾是宋朝都城,故而金人把开封定为南京。 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金陵(今江苏南京),称为京师,后来朱棣迁都北京,仍保留金陵的都城名分,称之为南京。明亡清兴后,废除了南京的称号,称江宁。 民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又恢复了南京的称呼,从此南京才成为南京城的专属称呼。
中国自古以来的方位词最主要的就是东、南、西和北这四个,现在看中国还有保留着北和南这两个带着方位字的城市名字,这两座城市分别是北京和南京,说到“京”这个字其实挺好理解的,“京”就是“京城”,也就是都城的意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和北京相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和北京相关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6472.html
上一篇
全国学联更名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