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清朝凤山镇历史***-清朝凤山镇历史***简介

本文目录一览:

凤山的历史沿革

1、故沿袭县之旧名。凤山区内并没有此山。战后改为高雄县凤山镇。1***2年7月1日,改为凤山市。2010年12月25日,改为高雄市凤山区。

2、凤山县治原在兴隆庄旧城(今左营,1704年自台湾府城迁治),1786年林爽文事件兴隆庄旧城遭破,遂于1788年迁往埤头新城,乱平之后虽有将县城迁回兴隆庄之议,但因故未得实现,此后凤山渐取代埤头成为本地地名。

3、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前为凤山县,当时台湾行政建制有台湾府和凤山、台湾、诸罗三个县。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初修完成的《凤山县志》,对“凤山”地名的由来,就有记载

清朝凤山镇历史事件-清朝凤山镇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将凤山街役场改为凤山镇公所、隶属高雄县***管辖,是县治所在地,1***0年凤山镇人口超过10万且各项地方建社符合升为县辖市之条件,1***2年改称高雄县凤山市并下辖78个村里。2010年12月25日,改为高雄市凤山区至今。

5、年(元大德八年),知县周广将县治由魁山迁至官渡河(即县城凤山镇)。明朝,罗田初属湖广布政使司的蕲州府,后改属黄州府,县治凤山镇。清初依明制,后改称湖北省黄州府,县治凤山镇。

凤山镇的相关传说

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关帝庙经过8个月的艰苦抢修,重新开门纳客,原本破败不堪的古建筑群,现在重新焕发出了青春。

清朝凤山镇历史事件-清朝凤山镇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凤山镇,原名“凤凰砬子”。传说早年从凤阳屯西南山飞来一只凤凰落在山上,故名“凤凰砬子”。原属通河县管辖,1929年从通河县划出,设置凤山设治局,为设治局驻地。东北沦陷后,1933年“改局为县”,为凤山县城。

丰宁东部有一座大山,名广灵,山上有一块巨石,形若传说中的凤凰,山脚下的村庄,便取其“凤落祥地天降瑞”之意,故得名凤山。

” 海安镇北的凤山 海安民间有一则传说,道出了凤山的另一种成因: 很久以前,有一年,海安一带大旱,乡民们饮水都成了问题。没办法,大家只好打井取水。

清朝凤山镇历史事件-清朝凤山镇历史事件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凤山市的历史发展

1、”凤山之命名,因小港凤鼻头附近有一山,名曰凤山,山势如凤凰展翼,县名取义于此,亦因地命名之意。故沿袭县之旧名。凤山区内并没有此山。战后改为高雄县凤山镇。1***2年7月1日,改为凤山市。

2、凤山市隶属高雄县,在林园乡、大寮乡和高雄市小港区接壤的条状丘陵地带,形状像飞凤展翅,旁边有三个小峰如翅,故名“凤山”。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前为凤山县,当时台湾行政建制有台湾府和凤山、台湾、诸罗三个县。

3、古名埤头,又称陂头、下坡头,源由自已消失之柴头埤(今区公所、大东公园一带)。区名由来可溯至清代之凤山县(1684年置县),今日高雄、屏东大部份平原地区俱为其所辖。

4、凤山县境古时近乎原始而没有开化,史书称为“蛮地”。中国历史发展自夏、商、周至秦1800多年间,今凤山县境均未入中国版图。

5、凤山创于明洪武十八年( 1385年),东凤村、南凤村和西凤村合称凤山(因村内有两座形状像凤的山而得名),现隶属于西胪镇。早在元朝时期就有人家居住记载。凤山现主要姓氏为庄、李、郑;其它姓氏有陈、陆。

丰宁县的最早历史记载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始建丰宁县。据《满洲地名考》:丰宁县取“丰阜康宁”之义。

丰宁布糊画 布糊画是传统的满族民间艺术品,自清代起就流行于丰宁一带。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布糊画被作为旅游纪念品加以开发并取得长足进步。初期的布糊画都***用平帖手法,立体感不强,也没有大型画幅。

位于丰宁县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的五道营乡,此树栽植于北宋中期,距今已有980多年的历史。九龙松因其状似九条龙而得名,你看它九条粗大的枝干盘根错节,盘旋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株粗大的树木。

三国西晋初,自丰宁(今陕西省西乡县)平宁里徙宁都桴源(今肖田乡美佳山)被窝岭下。经十八年辛劳,在崇山峻岭中辟出一方田园,从事农桑生活,并教子习文练武,过着营谋耕读之悠然岁月。其后裔瓜瓞绵延。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河北省北部,北面毗邻内蒙古自治区。丰宁县名来源于乾隆皇帝御赐,取字“丰阜康宁”。土城镇位于县境中部,喇嘛山东麓。

关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关帝庙经过8个月的艰苦抢修,重新开门纳客,原本破败不堪的古建筑群,现在重新焕发出了青春。

丰宁县名来源于乾隆皇帝御赐,取字“丰阜康宁”。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关帝庙经过8个月的艰苦抢修,重新开门纳客,原本破败不堪的古建筑群,如今重新焕发出了青春。

凤山镇,位于丰宁县东部,南连古北口,北接多伦,东通承德、隆化,西控坝上草原,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是塞外著名古镇之一。据《凤山镇志》记载,凤山镇是1645年在辽代土城遗址上重建的新村,故名土城子。1736年,土城子设四旗厅。

丰宁凤山古镇的古建、古街巷、古民居是老祖宗留给丰宁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丰宁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把凤山建成为河北乃至全国著名的文化古镇,是很多有识之士的期盼。

凤山关帝庙位于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镇,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676平方米的凤山关帝庙,始建清雍正17年(1729年),后经乾隆、嘉庆两代扩建,形成了正殿、配殿、禅房、钟鼓楼、牌楼等古建群。

年县治所由凤山镇迁往大阁镇。1948年5月解放。1986年12月2日,经***院批准设立丰宁满族自治县。1987年4月丰宁满族自治县正式挂牌。丰宁满族自治县,河北省承德市辖县,1987年建立

凤山镇的历史沿革

1、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3月,设置凤山区,后改为第八区。1956年3月,撤区划乡,设置凤山乡。1958年10月,改称凤山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为凤山乡。1985年8月,改为凤山镇。

2、明朝,罗田初属湖广布政使司的蕲州府,后改属黄州府,县治凤山镇。清初依明制,后改称湖北省黄州府,县治凤山镇。民国时,先后属湖北省的江汉道,第三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区。抗战期间,曾一度属鄂东行署。

3、凤山创于明洪武十八年( 1385年),东凤村、南凤村和西凤村合称凤山(因村内有两座形状像凤的山而得名),现隶属于西胪镇。早在元朝时期就有人家居住记载。凤山现主要姓氏为庄、李、郑;其它姓氏有陈、陆。

4、凤山镇以儒文化为主,各民族文化共融和谐发展。1950年2月,凤山开始征收1949年公粮,1950年5月初,成立了征粮剿匪委员会,1951年4月26日,成立抗美援朝会。

5、凤山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城县,地处柳城县南部。历史沿革 1955年,设立凤山区,属柳城县。根据凤山疫情防疫部通知,进入当地需持48小时有效核酸,健康码行程码,7天体温检测表,即可入内。

6、今鼓山区西南一带)迁至今址(大港埔),高雄与凤山市区之间的农地逐渐都市化,共同构成高雄都会区之核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