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感兴趣的西方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感兴趣的西方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公元前480年,在小亚细亚的西南海滨,有一座古老的哈利卡纳苏城,故事的主人公希罗多德就诞生在这里。这个时间正好是中国儒家创始人孔子逝世的前一年。
希罗多德的父亲是一位有名望的奴隶主,而他的叔父则是当地有名的诗人,在这样的家族环境里,希罗多德注定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本人从小就非常好学,从开始识字起就博览群书,并且对史诗类书籍情有独钟。
俗语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公元前461年,希罗多德家庭突遭变故,他的家族因反对波斯的统治者而遭到迫害,叔父被杀,他也被迫移居爱琴海上的萨斯岛,这一年希罗多德刚不到20岁。
在萨斯岛待了几年,到26岁的时候,希罗多德有了“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想法,于是他成了一名旅行家。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他的足迹往东到过***半岛,往西到过意大利南部,往南到过埃及,往北到过黑海北岸。10年左右的时间,他的旅行生涯基本上都是边通过行商维持生计边考察各地文物古迹,同时也***集和搜罗各种民间传说和历史轶事,并做了整理记录。
结束了旅行生涯之后,希罗多德来到了希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雅典。其时正赶上雅典空前繁荣的发展期,适逢其世,希罗多德凭着自己渊博的学识很快便结识了雅典的伯利克里、索菲克勒斯等社会名流,成功地在雅典站稳了脚跟。随后在这些朋友们的协助下搜集了大量史料,并盟生了写一部完整叙述希波战争历史著作的想法。
几年之后,希罗多德随着雅典移民来到意大利南部的滨海之城图里伊,开始了他的写作。这个时间比西汉司马迁写《史记》的时间早300多年。希罗多德以自己毕生的努力写成了一部《希波战争史》,后世人简称为《历史》,被称为西方第一部历史著作。
希罗多德在撰写《历史》时***用了历史叙述体并创立了历史编纂体例,开创了历史学的新生面,因此被西方史学家奉为正宗,希罗多德也被誉为“西方历史之父”。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他在30岁左右便开始了游历的生涯,他展开了范围极广的旅行,他不仅到达了北部的黑海北岸,还到埃及的最南端进行游历,他甚至还到达了东部的两河流域的下游地区,到达了意大利半岛与西西里岛。他把旅行中的所闻所见,以及第一波斯帝国的历史记载下来,于公元前443年写成《历史》一书,详尽地记录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名胜古迹。这部作品彻底改变了人们记载历史的方式,成为西方文学史上第一部完整流传下来的散文作品,他也因此被尊称为“历史之父”,可惜的是《历史》并没有最终完稿.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西方人称为"历史之父"。他出生于奴隶主贵族家庭,自幼学习勤奋,长大后游历欧、非、亚的广大地区,记录了大量民间历史故事。来到文化昌盛的雅典后,他结识了不少文化名流,听到很多关于希波战争的传说。晚年,希罗多德集中精力创作《历史》,又名《希腊波斯战争史》,可惜生前未能完成。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徳,他长期周游各地,到过小亚细亚、黑海北岸、两河流域、叙利亚、埃及等地。每到一地,他都注意了解风土人情,***集民间传说,考察文物古迹,因此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后来他移居雅典,结识了伯利克里和许多文人学者、他决心写一部关于希波战争的历史。不久,他和一些雅典人到意大利南部殖民,在那里写书直到去世。他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考察所得,写成《历史》,共分九卷,其中不但包括希波战争的历史,还包括巴比伦、埃及、波斯等西亚、北非国家以及希腊许多地区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情况,是西方第一部史学巨著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30)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的哈zhidao利卡纳苏斯城,因参加当地反对僭主统治的斗争被迫离开故乡。在萨摩斯岛居住一段时间后,长期在地中海周围地区游历,到过埃及、巴比伦、黑海沿岸和希腊的许多地方。在雅典居留期间,他和伯里克利、索福克勒斯等人交往甚密。
公元前443年,雅典在意大利南部图里城,希罗多德成为这个新建城邦的公民,并在这里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在古罗马时代,希罗多德就被誉为“历史之父”。所著《历史》一书,共9卷。1~5卷第28章,叙述西亚、北非及希回腊诸地区之历史、地理答及民族习俗、风土人情。478年以前数十年间的战争。希罗多德在欧洲史坛最先对史料***取了一定程度的分析批判态度,而不是盲目相信一切传闻。他创造了叙述历史的新方法,把记载史实和加以阐释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历史***发生的原因,时而诉诸神的意志和命运,时而认为取决于个别人物的才能,也有时借助于对历史或地理情况的分析。希罗多德推崇雅典民主,同时也充分肯定古代亚非人民的文化成就,因为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被西方人称为“西方历史之父”。
是站在肩膀上!
蒙古大军肆虐欧亚大陆的时候,其他文明纷纷遭到重创!
唯独最西边的欧洲幸免于难(当时重庆的钓鱼城之战,蒙哥可汗战死,西征的蒙古大军回撤争夺汗位)。所以欧洲文明的成果得以保留。
同时,其他文明的成果,又随着蒙古大军带到了欧洲。
这才使欧洲文明在近代后来居上。
在蒙古崛起之前,欧洲文明相对其他文明并不出彩!
近代欧洲因启蒙运动而觉醒。破除了“君权神授”迷信,坚定了“***在民”信仰。
近代欧洲因工业革命而崛起。“圈地”、“机器”、“资本”、“市场”,改变岁月进程。
近代欧洲因文明进步而强盛。文明经由较低之原始,发展到较高之游牧、农耕、工业,只能拾阶而上,只能改革开放,而不能粗暴依靠冲突。
这个问题问得深刻,我相信不仅是我们中国人在思考这个问题,只怕全世界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如果严格地讲,领先崛起的是西欧,而且有几个绕不开的话题:一个是欧洲史;一个是***教;一个是文艺复兴运动;一个是宗教改革。当然近代工业革命最初点是在英格兰,但从当时西欧的情况来看,整个西欧的思想文化体系是差多不一致的。
欧洲的总面积大约一千万平方公里左右,只是在罗马帝国时统一过。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6年/1453年,西罗马帝国于476年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灭亡),罗马帝国曾经是一个以地中海为中心,跨越欧、亚、非的大帝国,存在时间长达一千多年 。
公元395年,狄奥多西一世将帝国分封给了两个儿子,从此罗马帝国分为了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都罗马,东罗马帝国都君士坦丁堡。
公元410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阿拉里克,入侵意大利,攻破罗马城,退出后在西罗马帝国境内建立了西哥特王国。公元476年,罗马雇佣兵首领日耳曼人奥多亚克废黜西罗马帝国最后一个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二世攻破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灭亡。
简单地说完了罗马帝国,下面我再简单地说一下***教。
***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以中东的耶路撒冷为中心开始传教,并建立了初期***教教会。早期***教曾受到了罗马帝国的10次大的迫害,后因教会不断传播[_a***_]扩大。而罗马执政当局由于控制能力下降,最终只好取消了迫害***教的政策,并于公元392年正式定为国教。
公元395年,随着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教也分裂为以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派传统,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正教传统。公元1054年东西两派教会正式分裂。
这里我着重谈天主教,公元476年之后的一千多年时间里,由于强大的西罗马帝国不存在,西欧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在这期间几乎没有一个世俗***可以与天主教教会相抗衡。于公元13世纪达到了鼎盛,形成以罗马为中心、跨越国界的西欧天主教世界。甚至西欧各国国王授权都要经过天主教皇的批准。
使天主教的威信大为下降的是法国国王腓力四世,是他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的权力争斗中胜出,并迫使教庭迁往了法国的阿维农,历时从1305到1378年,史称阿维农之囚***。
随后从14世纪欧洲兴起了文艺复兴运动,到16世纪天主教教会内部又爆发的宗教改革,天主教又一分为二,原来的天主教会,和信奉改革之后***教的新教。
我觉得近代欧洲的崛起与竞争有很大的关系,近代欧洲并没有完成统一,分裂成很多面积不大的小国,而这些国家又不断的进行战争,而近代中国的落后与文化、经济等没有多大的关系,如果鸦片战争是欧洲各国与努尔哈赤,朱元璋等第一批开国者打的话,西方各国照样完蛋。
文艺复兴并不是突然的,资产阶级革命不是突然的,启蒙运动也不是突然的,工业革命更不是突然的。
这一切都是有步骤,有规划,循序渐进的。西方历史上有很多秘密社团。曾经西方的秘密结社行为遭到各大国王和天主教的镇压。
而所有秘密结社的源头绕不开十字军东征,绕不开圣殿骑士团。曾经圣殿骑士东征耶路撒冷所获得的财富,被天主教和国王所眼红。他们用欺诈把圣殿骑士一一逮捕并处死。
有幸残存下来的圣殿骑士们组成了最早的各种秘密结社,对抗国王和天主教。这其中以共济会最为有名。据说幸存下来的骑士们,有的成为了最早的银行家之一。
最终圣殿骑士们,君子报仇,百年不晚。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他们一步步地实现了他们自己的目的,最终大仇得报,还把欧洲各国成功打造成了近代的第一批霸主,这一切都是各种秘密社团相互合作的功劳。以商贸资本作为后盾,以民主和科学反对王权和教延。
各种秘密社团,就是欧洲历史上那些看不见的手,直到今天,一直都在推动着欧洲历史有序前进。
所谓复兴,说明复兴之前已经进入了社会低谷。这是社会正常发展的波浪式规律。因为中世纪的黑暗加剧,欧洲社会面临破裂和瓦解,才会在各种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爆发复兴。
复兴也不仅仅是文艺的复兴,只是因为文艺领域留下了最多可保留的资料,辉煌美丽,所以国内翻译的时候才将复兴这个词翻译成文艺复兴,我认为是为了更便于国人理解。
至于中国,从汉到明,一直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复兴依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时有发生。为什么不叫文艺复兴,因为过去的中国文艺真的太辉煌了,从未被限制过,从未进入低谷,自然也就不能叫做复兴了。
欧洲的历史上的文艺复兴是特指欧洲历史上的一个特定阶段,严格的讲,其他国家肯定不存在,但是其他国家历史上肯定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后,文化艺术事业***展的现象。但是其他国家和社会的文化***展现象,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重要和成果比较显著,所以说不是特别提出来的。例如日本近代经济***展以后在音乐电影和动漫方面产生了一些世界级的影响,性质和欧洲文艺复兴类似的,只是没有欧洲影响大,成果显著,当然历史研究者也可以将这个时期定义为一个日本文艺爆发期。欧洲文艺复兴可能人类2000年才出现一次,而象日本这样的文艺兴盛可能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就可以出现一次,最近韩国的歌舞的兴盛也算是一次文化文艺小爆发。
中国古代也有经济社会***展引发文艺兴盛期,唐诗宋词就是这个现象,但是相比欧洲文艺复兴要差不少,文艺复兴是各种文艺文化全面爆发,小说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戏剧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指在14世纪和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最初从佛罗伦萨开始还渐扩展到罗马,米兰,***等城市的一种宣传古罗马,古希腊的民主思想,呼喚古典文化复兴,主张人道主义,提倡社会以人为中心,反对神学思想为中心,以文艺复兴为形式的运动。
欧洲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推动的结果,在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英国出现了一个文艺复兴的里程碑式的人物莎士比亚,他既是剧作家,也是演员,又是英国官办剧团的合伙人,他用戏剧形式宣传人性,揭露封建主的丑恶嘴脸,他用精彩的表演去爭取英国***与贵族的肯定,人道主义精神被英国各阶层接收后,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到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终于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统治阶级就确定为资产阶级。
至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沒有类似的现象出现过呢,笔者认为,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也存一个"古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解放运动,运动推动社会进步,在八十多年前的中国各阶层人士的救亡运动中,中国历史文化沉淀下来的这些东西起了重要作用。
说句虽然正确但很没有用的话吧:因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文艺复兴”类似的事情发生。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中国还是外国都一样。
文艺复兴发生的具体时间是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在此时期出现了“美术三杰”、“文学三杰”等(文艺复兴具体情况建议您去百度,不在这里深入讨论)。
欧洲为什么会出现文艺复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首先,如果您看时间会发现,14世纪至16世纪同样也是大航海时代的进行,世界被联系成为了一个整体,换言之世界其他地区的宗教对欧洲人民心中的信仰造成了冲击。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和市场强大地***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换句话说,在大航海带回丰富香料、瓷器和丝绸的同时,不仅带回了巨大的市场,也使欧洲宗教的许多谎言不攻自破。比如说,原本认为世界上仅有一个神的欧洲人发现,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神,而且都不一样;认为上帝是一切主宰的欧洲人发现中国人视佛祖为一切的主宰。欧洲人思想被极大解放,传统宗教神圣地位被极大削弱。
其次,不应该将文艺复兴割裂来看,它是后面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先驱。这一系列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推翻不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旧宗教,代之以新宗教。比如说,之前的宗教的繁文缛节号召将一切奉献给上帝,但这样会极大消耗社会财富;新宗教的清***则说人生应该节俭,其实就是要节约以扩大再生产。
最后,如果您看看当时的作品:《十日谈》、《神曲》等均会发现它们对以往宗教嘲讽甚至批判的态度,比如说:将魔鬼关到地狱里(具体含义您自己百度),粪坑里有个位置是预留给当时教皇的。总之要讲当时的宗教及宗教人员批判得体无完肤。(下图为清***会议,可见其衣服虽然整洁,但很朴素,代表了当时资产阶级的理念)
西欧的中世纪大约在公元476年到公元1500年左右,自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到1500年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渐变。
实际上,这段时间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在这段时间里,西欧各国逐渐建立起各个封建国家,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欧洲的皇权与教权不断地进行的妥协与斗争,目的则为奴役人民,从而握紧各自手中的权杖。
在西欧封建社会当中,罗马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教皇权力最大,其次是大主教、主教等。他们各有各的辖区,控制着辖区里的财富和人民。
在西欧社会当中,人们普遍信仰世上的一切权力来源于上帝,只不过教皇和国王都宣称自己的上帝的代言人。最为典型的则是教皇格雷戈里七世同亨利四世的矛盾冲突。双方都宣称废黜了对方,但最终此时以亨利四世顶风冒雪,跪地求饶而告终。
此事足以看出教皇权力之大。
那么,在教皇治下的西欧,人们受到了教权和王权的双重剥削。一方面是王权不断地征税以保证自己生活的优越,另一方面教皇也不断地利用自己解释《圣经》的权力来盘剥农民、商人以及手工业者。(宗教改革的直接原因便是教皇利用解释《圣经》的权力向民众兜售赎罪券,德意志的百姓被戏称为“教皇的奶牛”)教皇甚至于为了敛财公然卖官鬻爵
另外,西欧长期的分裂也使得人民苦不堪言。5世纪中期,盎格鲁、撒克逊等部落进入不列颠,建立了一些小国。直至9世纪早期,统一的英吉利王国才开始形成。在“神圣罗马帝国”治下,帝国内各大封建主割据兼并,不断发生战争。一直到14世纪,帝国境内还存在有七个大的封建割据势力。德意志境内关卡林立,一直到19世纪中期,还存在着几十个小邦,四分五裂。
战争、剥削、封建构成了西欧中世纪的主色调,但是在这种色调中,也孕育着诸如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这些新的经济形态,西欧人民在黑暗当中等待着黎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感兴趣的西方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感兴趣的西方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7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