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义和团运动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导致庚子事变发生。
2、义和团,又称义和拳。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19世纪末中国发生的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针对西方在华人士包括在华传教士及中国***徒所进行大规模群众暴力运动。
3、因清廷与外国联军的联合绞杀,义和团最后失败
义和团运动,又称庚子事变,是发生在1900年的一场大规模民间反抗外国侵略的运动。这场运动的大致经过如下:
1. 1899年秋,山东、直隶等地的民间团体义和团开始兴起,他们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反对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传教士的活动。
2.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逐渐蔓延至华北地区,吸引了大量民众加入。清朝***在处理外交事务时,对义和团的态度时而支持,时而打压。
3. 1900年5月28日,义和团在涞水县发动起义,烧毁了铁路和电线杆,破坏交通设施。随后,义和团继续向北京城进军。
4. 6月初,义和团进入北京城,与清朝军队联合抵抗八国联军(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和奥匈帝国)。
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以农民群众为主体的、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随着洋教进入中国,山东外国教会势力极为猖狂,传教士专横跋扈地欺压当地中国人民。山东正逢水旱连年,农民饥寒交迫,一些与白莲教相结合的秘密民间小团体,从“保卫身家,防御盗贼”开始,聚众设坛,练拳习武,后来被逼开展焚毁教堂、打击教会势力的斗争。各种自发、分散、流派杂乱的民间组织,逐渐形成了几个中心和几支力量较强的队伍。大刀会、红拳、梅花拳、义和拳、神拳、红灯照等民间武术团体成为义和团运动的雏形。1899年,朱红灯率领义和拳在山东西部和西北部进行的反洋教斗争规模较大,附近各县纷纷响应。当时担任山东巡抚的清朝官员对洋教的恶劣行为有所不满,在处理冲突时主张“持平办理”,甚至上奏朝廷,建议将各地拳民列诸乡团之内,听其自卫身家,守望相助,并在奏折中第一次将拳会改称“义和团”。于是,各地拳会纷纷改称义和团。
中日甲午战争后,广大人民群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迅速高涨。义和团运动在直隶(今河北)、河南、、内蒙古和东三省等地相继爆发,京津一带声势尤为浩大,并波及贵州、湖南、江西、四川等十几省。义和团将“反清复明”的口号改为“扶清灭洋”,进一步将矛头指向帝国主义。1900年6月,义和团得到慈禧太后的招抚和默许,拥入北京,烧毁教堂,惩罚贪官污吏,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灭洋反帝”活动。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共2000余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义和团和清军相配合,在廊坊附近给八国联军以顽强阻击,迫使他们败退回天津“租界”。侵略军6月17日攻占大沽炮台,然后进犯天津,义和网在天津保卫战中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灭敌1000多名。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宣战,真投降,开始对义和团进行镇压。在内外夹击的情况下,义和团顽强抗争到1902年。义和团基本上由贫苦农民、手工业者及水手、脚夫等群众组成,缺乏统一组织和领导,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具有自发、分散的特点和封建蒙昧的落后性。但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义和团运动相关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