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看书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看书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维特根斯坦传:天才之为责任》
这部经典的维特根斯坦传记,一经出版好评如潮,作者是分析哲学砖家,这本是了解维特根斯坦这位哲学天才的必读传记,从中可以看到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和他的思想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领会什么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度过了好的一生。
“你到底是在思考逻辑还是在思考你的罪?” “两者皆是!”
2. 《旁观者:管理***德鲁克回忆录》
德鲁克撰写的这本回忆录写的都是他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的人物和事情,阅读起来就像听一位老人聊往事,非常愉悦的阅读体验,以至于上大学时在读书馆读过之后依然留恋回味,工作后又再买了一本收藏。
3. 《伯林传》
叶礼庭写的《伯林传》还没有完全读完,伯林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思想家作家,而叶礼庭的写作水平也着实了得,这本传记串联起了伯林生命历程中的庞大朋友圈,欣赏其中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和魅力增添了很多阅读乐趣。
4. 《苏东坡新传》
关于苏东坡的传记太多了,李一冰的这一本苏东坡传记可谓出类拔萃,从内容的丰富和解读的深度上都胜过同类作品,李一冰对苏东坡惺惺相惜,至情至性的书写让李一冰与苏东坡的心迹合二为一,既是写东坡,也是抒发己志,读完之后,估计没人会不喜欢旷达洒脱的苏东坡吧。
5. 《李鸿章传》
1、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长大后白天在地里干活。匡衡晚上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2、映雪囊萤: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
3、悬梁刺股:汉朝的孙敬该苦好学,每天一早起来就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悬在屋梁上,一头系着头发。这样,一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痛。后来,他终于成为儒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看书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看书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2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