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物传记马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物传记马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说到“三国”,《三国志》是正史,《三国演义》是小说,正史的记载相对准确平实,***的描写更加深入人心。如果对照来读,可以发现关于马超的描写或记述,《三国志》中侧重记述马超的政治地位,《三国演义》中重点描写马超的英勇无敌。
公元219年,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马超为左将军,***节,这是非常大的权力,当时连诸葛亮都没有这样的待遇。章武元年,刘备封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犛乡侯,在册封的策文中说:曰:“……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刘备这所以如此看重马超,是看重马腾、马超父子在羌、氐、陇右之地一呼百应的巨大力,想借助马超的力量在曹魏后方开辟第二战场,削弱曹操在西北的统治。 《三国志》中马超传记见于《蜀书•关张马黄赵传》,马超位列关羽、张飞之后,黄忠、赵云之前,可见一斑。
《三国演义》对马超的政治地位没有过多的记述,重点描写马超的英勇。一是在潼关马超大战曹操大将“虎痴”许褚,***中这场大战是难解难分,但是《三国志》中记载说:“曹公与遂、超单***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盼之,超乃不敢动。”曹操与马超、韩阵前对话,马超觉得自己很有力量,想搞个突然袭击捉住曹操,曹操部将许褚瞪眼瞅着马超,马超吓得不敢动,根本没有与许褚大战。二是描写马超在葭萌关前挑灯夜战张飞,写得也非常精彩,但是《三国志》中并无这样的记载。
纵观马超一生,即使抛开正史的记载,仅凭《三国演义》中的记载,马超一生也是有勇无谋,败多胜少。《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听闻马超英勇,想要进西川与马超比武,诸葛亮闻听之后,给关羽修书一封说“孟起虽雄烈过人,亦乃黥布、彭越之徒耳”,可为定评。
根据《亚美尼亚史》记载,确有此事。
马超是与张飞连夜大战百余来回合不分胜负的名将,乃蜀国五虎将之一。
在公元211年时,曹操欲借道马超的地盘凉州去进攻汉中的张鲁,但是马超认为曹操有借道灭虢之阴谋,于是决定联合韩遂等人,组织了10万联军伏击曹军,将曹操打得大败。
后来,贾诩向曹操献计,让马超和韩遂二人不和,孤立马超,最终在潼关将马超击败。随即曹操***取血腥报复,屠戮马超家族200余人。
但是,有马超的后人侥幸逃过了这次劫难,他们一直向西北亚逃亡。
先梳理一下马抗和马超的关系,东晋史学家孙盛在《蜀世谱》中说马岱的父亲叫马翼,马翼是马腾的兄长,由于马超是马腾的儿子,所以马岱和马超是堂兄弟。另外《蜀世谱》中还记载了“岱弟抗,随翼西入,或至西海。”这个记载就是说马岱还有个弟弟叫马抗,也就是马超的平辈族弟,不是孙子!即使真有马氏一族抵达亚美尼亚,那也是马岱他们那一脉。
马岱在历史上好像就是马超的跟班,但他做过一件轰动的大事,即奉杨仪之命斩杀了魏延。蜀后期人才匮乏,马岱也拜为平北将军、陈仓候,很明显是要做北伐主将的人选。但除了公元235年被魏国牛金击退的北伐记载外,马岱几乎是消失在视野中的。但就其下落,应该与马超相仿,终老于蜀,不会再有出走行为。
“父翼入许为北军中候,后还凉州,凉州乱,将亲族数十西入。”——《蜀世谱》
如果《蜀世谱》记载为实(很多观点认为其中记载属于杜撰),马翼在曹操控制天子的时候任北军中候,然后返回凉州,大概是在公元196年以后。前文说到的西海,在魏晋时期指的是里海,里海西岸就是亚美尼亚所在的位置。在马翼西入之前,只有班超抵达过这里,而且是从永平十六年(73年)开始,至永元九年(***年)结束,前后历经26年,沿途大小战役上百场,可以说是动用了大量财力、军力。马翼率领亲族数十人抵达里海是如何做到的,这个问题就很值得推敲。
马氏家族(马米科尼扬家族)在亚美尼亚的风云事迹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亚美尼亚的诸多史料里都提到了从中国迁移过去的马氏家族。最早提出该家族来自“中国”(Chenk)的是五世纪成书的《亚美尼亚人史》,称该族群祖先叫“马姆贡”(Mamgon),本出帝胄,因兄弟相争被迫出走至此。
马氏祖先到达的是萨珊王朝,也就是波斯第二帝国(224年-651年),到达的时间为萨珊朝太祖阿尔达希尔一世草创之际。这个时期属于安息帝国被萨珊王朝取代的历史进程,政局也相对不稳定。据史料记载,马氏祖先本来想前往的目的地是安息朝特拉达特统治的亚美尼亚地区(此时已经是萨珊王朝属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物传记马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物传记马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