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科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理科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个理科生喜欢看文史类课外书,是个很好的习惯,应予以大力培养和支持!这不仅是对自身知识结构的完善,也是对将来就业或工作的有力支撑,让你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先谈点感受:
“三味"一直在初中任教政治学科。课堂中,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国内外时政形势信息和古今中外历史知识等,学生觉得很正常,不奇怪,因为这是一名政治老师应当具备的东西。但在讲授"环保"、"***"、“人口"等相教材内容时,"三味"能适时的运用一些理化生等知识(如:地球运动、大气力学、生命起源、元素、原子和分子结构、化学方程式及电学元件及电路图等),虽然很基础简单,但学生很诧异:"政治老师怎么也懂这些啊?"
在学生的心中,我一个老政治老师,原来并不是一个只会"照本宣科"的乏味老师。
不过,有个秘密,在学生面前我一直没透露:其实,高中时我就是一个理科生,因当时的"爱好"耽误了,首次高考失利落榜。之后补习时改理科为学文科一年,才上的"政史"专业。因此,这点理化知识不过是高中时代留下的一点"残留物"而已。但它至少让我在学生面前挣了不少面子和威信,有助于我的教学工作。
除此以外,"三味"还有一些业余爱好,如摄影、图片处理、影音制作等,特别在电脑知识方面,在全校近200号老师中,也算得上"首屈一指"。去年严重缺乏信息技术课老师,学校又让我兼任了信息技术老师。
如今,我已50多岁的老教师,基本上还能得到老师和学生的敬重,没将我当"老朽"看待,这与自己的这点不叫能耐的“能耐"不无关系。"三味"决无意"吹捧"自己,其实我也自知仅为"皮毛"而已。仅想借此说明一个道理:
多学点知识,百利而无一害!
现代社会的人,理应文理兼修,
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但应当体会到,文理各门之间其实是相通的。老朽这几十年就这么身体力行过来了,感觉还不错,活得挺滋润。数理为主,爱好文史哲经却又不求甚解,***而已。如今连主业也丢了,爬网自得其乐,安享晚年。
窃取了别人十年寒窗苦读的学习成果,事情败露,着急灭火,有些人是临死都要拉个垫背的,而这位顶替者则反其道而行之,是活着也要拉个死人来做挡箭牌,因为死无对证嘛,这一招用的还真是高明,就目前这种情势来说,她找谁都不好使,想来想去也只能想到这一招了!
很多人可能会说我这是恶意揣测,说实话我丝毫没有任何的恶意,一个人你想要别人怎么看你,想让别人认可你的做法,那你首先得值得信任,值得别人这么做!以这样卑劣的手段窃取别人的学习成果,为了一己之私做事毫无底线的人,你能指望她说的话会是真的吗?鬼才相信:
这位顶替者把责任一股脑全推给逝去亲人的做法,更加证明了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做法给受害者带来的无法弥补的伤害!也就是说,直到现在她依然强调的是程序跟自己无关,责任不在自己,不是自己办的,是别人给自己办的,好像这样就可以洗刷掉自己的一切罪责,就可以洗白了,想得也太简单了吧?不要忘了最终受益的可是你,没有你的要求,别人会无缘无故的帮你走这个程序吗?这真的是可笑!
这句过于程式化的说辞“尊重学校的处理决定”,听起来怎么都像是一句套话,甚至不排除这篇声明是她照着某份模板抄出来的!难道只是尊重学校的决定就可以脱掉干系了?难道一句尊重学校决定就可以弥补回受害者一生无法挽回的损失了吗?这样的一句话只能说明顶替者依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甚至连一句忏悔或者道歉的话都没有,这让我们怎么可以相信这篇所谓的声明的真实性呢?
近日网络上热议的山东农家女陈春秀被别人顶替上大学的***,继续发酵,顶替者发声,一切都是亲戚操作,而这位亲戚早就去世16年了!
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陈春秀其实就是权钱交易的牺牲者。可是吃瓜群众清楚有啥用,一切都讲究证据。现在陈春秀能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当年都是谁参与了这起冒名顶替案吗?
陈春秀自己都想不明白自己的通知书是怎么被对方拿到的,你都没有线索,你说你举报谁?只能相信组织的调查了。可是已经过去了16年,当时经手的人都已经退休,或者不在了,或者已经老了,一句不记得了,你还能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这不他们已经做好攻守同盟了,说学籍是花2000元在中介买的,而经手人是顶替者陈双双(化名)的舅妈,而舅妈早在2004年就去世了。给你来个死无对证。并且陈双双的舅妈就是个普通的厂子的职工。
陈双双的舅舅张峰倒是不简单,曾任烟庄乡(现烟庄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后调至冠县审计局。张峰于2012年调任冠县审计局局长,2017年调任县住房和建设局局长。
陈双双的父亲陈巨鹏,曾在冠县商业局工作,后下海经商,曾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市政工程公司,陈家的福星商贸公司在当地也颇为有名。看看这身份,大家也会有联想的吧。
就算是说陈双双舅妈再有本事,她能单独运作陈双双上大学这事吗?难道陈双双的父母会不知情吗?如果这样的谎话都能编出来,那和睁眼说瞎话,对抗调查一个意思。
陈春秀是个理科生,而陈双双是个文科生,考了303分,离分数线差了243分,陈春秀考了546分,超过专科分数线27分。可是就是差分数线两百多分的人走了大学,而陈春秀却没能如愿。所有的命运都被 改写。
一个四处打工,过着艰辛的生活,一个是大学毕业后,在家人的照顾下,进了正式的单位,有的说是合同制,有的说是公务员,不知道哪个才是真的。
现在东窗事发,***的就是***的,虽然陈双双顶着陈春秀的名字16年,把自己真实的户口都注销了。终究纸里包不住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理科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理科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