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知新报对应的历史***,知新报是什么时期的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知新报对应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知新报对应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的今天,我国第一份报纸《申报》创刊,您了解这份报纸吗?
  2. 梁启超是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
  3. 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

历史上的今天,我国第一份报纸《申报》创刊,您了解这份报纸吗?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为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和标志。它前后总计经营了78年,历经晚清、北洋***、国民***三个时代,共出版27000余期,出版时间之长,影响之广泛,同时期其它报纸难以企及,在中国新闻史和社会史研究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执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

知新报对应的历史事件,知新报是什么时期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的改革

一是发表政论文章。报纸的言论要“有系乎国计民生”,要“上关皇朝经济,下知小民稼穑之苦”。

二是改革新闻报道。重视新闻的真实性,日本侵略台湾,美查为了了解事实真相,派人去台湾***访,这是上海中文报纸中军事通讯的开端,也是《申报》重视新闻真实性的反映。其次是注重反映社会实际生活,连续三年报道“杨乃武冤案”,这是当时中文报刊中最早最长的连续报道,最后披露了冤案的真相。

知新报对应的历史事件,知新报是什么时期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文字。

四是经营副业。①创办文艺杂志。1872年11月11日《申报》发行我国第一份文艺期刊《瀛寰锁记》;②出版白话新闻报。1876年3月30日《申报》创办我国第一份使用白话文和标点符号的通俗报纸《民报》;③编印画报。1877年《申报》出版《寰瀛画报》,1884年5月8日创办我国第一份时事画报《点石斋画报》;④印书。

此外,《申报》馆还开办了江苏药水厂,肥皂厂等,并由此在1889年组成“美查有限公司”,总资产达白银30万两,超过创刊基金180多倍,实现了美查的“赢利”的目的。

知新报对应的历史事件,知新报是什么时期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梁启超是第一位报刊政论家他创办了?

甲午战争以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了一大批宣传维新变法的政论报纸。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1895年8月17日创刊于北京的《万国公报》,同年12月16日改名《中外纪闻》, 1896年1月12日创刊于上海的《强学报》, 1896年8月9日创刊于上海的《时务报》, 18*** 年2 月22 日创刊于澳门的《知新报》, 18*** 年10 月26 日创刊于天津的《国闻报》, 1898年3月7日创刊于长沙的《湘报》。这些报纸将“办报立言”的宗旨发挥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使政论报纸在维新变法时期成为中国报纸的主流。

***是近代中国著名政论家、报刊活动家。1896年,他与汪康年共同创办《实务报》,创刊号发表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把报纸比作耳目喉舌。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晚清的“黄赌毒”达到了怎样的历史高度?

如果要说到晚清的风月行业,人们很快就会想到名传北京城的八大胡同以及南京秦淮河这两大风月场合。

这两个地方的风月产业在当时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向往。

但是随着上海各种租界的出现、城市的飞速发展,晚清时期上海的风月产业也出现了非常迅猛的劲头,很快盖过了八大胡同以及秦淮河的名头。

当时为了挣口饭吃,很多上海本地以及外来讨生活的女人们都纷纷开始吃上了以身体谋生的饭。

她们通过满足流连上海的各大商贾豪客们,不仅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所需,还拿着多余的钱过上了纸醉金迷的糜烂生活。

而最低的等级则被称为野鸡窝,这里没有太多的门门道道、也没有各种额外的增值,有的只是最直接的生意交流。

旧上海的风月产业不像其他地方,这里非常的开放,在其他地方人们可能只敢偷偷摸摸地进入窑子里面。

但是在那个时候的上海,***和顾客们却是可以自由自在如同情侣一般四处逛街、赏景的,而不会拥有丝毫的顾忌。

因为受到外国文化的影响,上海的***们也开始走向了公众化、拥有了一些国际范。

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的美、为了给自己增加名气、增大价值,当时上海的很多***开始绞尽脑汁地想出了各种方法。

古代各项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时候(其实即使是法制健全的现代其实也差不多),社会一动荡,国家机器渐渐失效,无法维持社会正常运转,那社会就会逐渐跑偏,各类下九流就会渐渐跑出来......

晚清民国的时候这些“下三滥”有多猖獗呢?黄和赌就不说了,毕竟它们危害相对于毒品还是要小一些,而且很多答主都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我在这里就重点说说毒品。

晚清的毒品有多猖獗呢?给大家讲个词吧:“黄、白、黑、绿”,知道什么意思吗?

这是因为旧中国金融体系混乱,***的货币没有信用,所以民间就自觉使用其它物品来交易,这就是当时最流行的四种硬通货用颜色合称的一个词。

黄是黄金,白是银洋,绿是美元,黑知道是什么吗?就是***!

当然,这个说法更多是在民国时期,但民国和晚清也没差多少年吧,这社会风气的根子还是从晚清继承下来的。

把毒品当成货币使用,当年的中国就是有这种荒唐事,当年大烟流通范围之广可见一般;而一个把毒品当做“一般等价物”的社会,还能创造出什么真正的价值吗?

19世纪中期以后,为了缓解白银外流的情况(赔洋人的赔款赔不起呀),清中央***和各地方***开始鼓励罂粟种植(毕竟是“经济作物”,至于经济健不健康那就管不了这么多了)。

外国人来倾销***是吧,来,咱们自力更生,“国货”当自强!

这造成的后果是晚清中国吸食***的人数超过4000万!到了1932年,根据保守估计(因为国民***的控制力极为孱弱,所以无法做到比较精确的痛击,只能估计个大概,而且估计的数字偏少),这个数字是8000万,这个“***人员”记录估计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足以让今天的什么美国墨西哥咋舌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知新报对应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知新报对应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