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朝对外交流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元朝对外交流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元代
中外文化交流呈现出新局面。大蒙古国地跨欧亚,不仅经过中亚通往波斯、***各地的陆路交通得到恢复,来往更频繁,而且范围更加扩大,向西直达欧洲。联系南海及印度洋沿岸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宋代基础上更繁荣活跃起来。蒙古国及元朝统治者对于宗教只求其为大汗降福,***取兼收并蓄政策。教皇为防止蒙古向西侵略,又想联合蒙古抗击***势力,1245~1342年,一百年中多次派遣教士东来,要求结好,并设教堂布教。1307年,孟特戈维诺被教皇任命为大都及东方总主教,接受其洗礼者达六千人左右。欧洲教士也兼营商业,从事贸易,波斯、***以及欧洲的商人更是接踵而来,马可·波罗一家最为有名。他们大都留下了游历记录,有助于欧洲人了解东方,马可·波罗的书对以后欧洲人东行
13-14世纪时,中国运往埃及的蓝色锦缎,其花纹图案带有***特色, 埃及阿扎姆墓地出土。
探险启发尤大。中国与波斯、***人之间的文化交流,通过伊利汗国广泛开展。中国的天文历法、医药之学、钞法及雕版印刷术、驿传之制,以及算盘,都传入伊利汗国,有的更向西传播到欧洲,而印刷术可能在此以前已从其他途径传入***国家。中国的火药于13世纪传进***国家,火药的主要成分硝,波斯人称为”中国盐”,***人称为“中国雪”。西方语言中的茶字译音,一是从福建方音传去,另一则由蒙古西传的北方读音。西方的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知识等,也随着大批东来的波斯人、***人传进中国,相互起了促进作用。蒙古统治者虽与周边诸国有过战争,但高丽、日本、缅甸、暹国、爪哇等国商船贸易从未中断。元朝原在七处港口设市舶司,后经裁并,只留庆元(今浙江宁波)、泉州、广州三处。中国与高丽之间文士的往来,与日本之间禅僧的往来,都极为频繁密切。制瓷技术也在此时传入暹国。中国旅行家周达观(见《真腊风土记》)到了柬埔寨,汪大渊(见《岛夷志略》)泛海直抵非洲东岸,这时关于非洲的知识又胜于宋代。非洲摩洛哥人伊本·拔图塔到过泉州、广州。他们的游记,成为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史料。
西汉、元各朝基本上***取了对外开放政策,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成为周边国家、亚非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明清时期由于中国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和腐朽,加上西方殖民者的东来,对外政策由开放到闭关自守.
1.汉朝对外交往的主要成就
成就:
(1)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2)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
(3)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4)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
(5)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
(6)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朝对外交流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朝对外交流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