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933年的美国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1933年的美国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主要***取了“罗斯福新政”应对这场危机。
胡佛***施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美国危机愈演愈烈,罗斯福上台后主要***取了以下措施:
1、整顿银行与金融系,下令银行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并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出口;
2、复兴工业或称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与蓝鹰运动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缓和阶级矛盾)。
3、调整农业政策:给减耕减产的农户发放经济补贴(农民缩减大片耕地,屠宰大批牲畜,由***付款补贴),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4、推行“以工代赈”(最重要的一条措施);
5、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和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增加就业***消费和生产;
6、***还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了《社会保障法》,使退休工人可以得到养老金和保险,失业者可以得到保险金,子女年幼的母亲、残疾人可以得到补助。
7、建立急救救济署,为人民发放救济金。
1933年
公元1933年,公历平年,共365天,53周。农历癸酉年(鸡年),闰五月,共384天。农历起止时间1933年1月26日~1934年2月13日。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一九三三年
外文名
Nine*** Thirty-three
下一年
1934年
大事记
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继续扩大对华侵略:1月初日军攻占了华北与东北的交通咽喉山海关,2月下旬日军及伪军10余万人分三路向热河进犯,3月初热河全县沦陷。日军占领热河后,迅即南下向长城线上的军事要隘喜峰口、冷口和古北口等地进犯,京津危险在即。尽管***军队中的爱国官兵奋起抵抗、请缨杀敌,但在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下陷入孤战无援,华北局势进一步恶化。
此时,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当务之急。如何科学地估计这一形势,并制定正确的路线政策,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以***中央名义发出的“一二六指示信”指出:“在满洲群众运动现在发展的阶段上,我们总策略方针,是一方面尽可能的造成全民族的(计算到特殊的环境)反帝统一战线来聚集和联合一切可能的,虽然是不可靠的动摇的力量,共同的与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斗争。”这意味着,中国***已经率先意识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要,朝着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迈进了一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逐步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其原因应包括:国内的技术革新和***的自由放任政策的推动;国际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和战后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局面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在经济繁荣的背后,美国长期盲目投资,经济比例失调,农业不景气,失业人员增加。日益膨胀的供应量大大超过国内外的支付能力,潜伏着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933年的美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933年的美国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5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