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激战嘉陵江历史事件概括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激战嘉陵江历史事件概括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宝鸡到成都中间,有一个小镇名叫阳平关,它就是蜀道的锁钥。
它的北边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嘉陵江水依镇而过,据传说当年赵子龙就在此镇守。
此关的守将就是南宋名将曹友闻,他是宋初名将曹彬的12世孙,以忠义闻名,也是著名的“进士”将军。
为什么说阳平关之战后,蒙军入蜀已成必然之势?主要还是这么两个方面的原因。
1235年,蒙古大汗窝阔台发动了第一次侵宋战争,它的西路军直逼四川,由窝阔台次子阔端等率领。
进攻四川的阔端军,先攻春巩,再围天水。
大战在即,曹友闻散尽家财,快速招募士兵8000余人,同其弟曹友万,先后据守仙人关、七防关、白水江等要塞。
这年12月,蒙古军攻陷略阳,直逼大安。
曹友闻被紧急调往阳平关,他探知蒙古兵联合西夏、女真、***、吐蕃等地军队号称50万,即将大举来犯。
宋蒙阳平关之战,是一场长期被人遗忘的战斗。此战荡气回肠,奈何天不遂宋,良将陨落,全蜀沦陷。
曹友闻,宋初名将曹彬的十二世孙,文官出身,却成了四川战场的顶梁柱。
成吉思汗围攻西夏时期,曾派兵攻略宋境。很快,就兵临天水。此时,正要上任的曹友闻,单骑入天水,与守将一起招募兵勇,奋力死守。不久,成吉思汗死,蒙军退,天水得保。
四川制置使制“满身胆”大旗,赐予曹友闻。
蒙古军继续进犯西路。四川制置使错误地***取“保三关,弃五州”的策略,三关之外多被蒙古军蹂躏,唯曹友闻散尽家财招募得忠勇之士五千,力保天水。
自此,曹友闻转战各地,四处救援,每战必亲冒矢石,多有战功。
1235年,蒙古军挟灭金之威,发动了大规模侵宋战争。其中,西路由阔端率领,取凤州,沿嘉陵江取四川。
沔州高稼祥战死,制置使赵彦呐被围于青野原。曹友闻闻讯,“青野原蜀之门户,不可缓。”率军过嘉陵江,走小道,于半夜攻击蒙古军,与赵严呐两面夹击,大败蒙古军,救出被围宋军。
救出青野原宋军后,曹友闻得知蒙古军先锋要攻大安,说:“国家存亡,在此一举,不可浪战,应该凭险而守,出奇兵败敌人。于是,立刻回师抵达阳平关、鸡冠隘。就在曹友闻刚刚部署好阳平关防务后,数万蒙古军抵达。曹友闻指挥大军激战,并亲自率亲兵突出阵前,左右驰射,击退蒙古军。随后,曹友闻判断蒙古军将攻鸡冠隘,立即引军增援,两面夹击,大败蒙古军。
随后,蒙古军合番汉军五十余万大军至(蒙古每攻坚,必驱民为工役,此数包含了民夫)。曹友闻认为众寡不敌,乘高据险,出奇设伏以制之。
元宪宗蒙哥是托雷的长子,忽必烈是托雷的第四子,两人是同母兄弟,都是庄圣太后所生。蒙哥生下来的时候,被人称赞日后必定大贵。窝阔台在潜邸的时候,收养蒙哥作为自己的儿子。等到托雷去世后,窝阔台让他回去继承托雷的领地。等到窝阔台和他的长子去世后,蒙哥被蒙古贵族推为皇帝。
蒙哥继位后,召开宗室和百官大会,确立了两个新的进攻方向,即南宋和西亚。西亚由蒙哥的弟弟旭烈兀亲自统领,征讨南宋则由蒙哥亲自统领。当然,蒙哥给南宋安的罪名是“违命囚使”。蒙哥、忽必烈、兀良合台兵分三路,征讨南宋。
蒙哥进入四川以来,连连获胜,这使得他信心大增,认为钓鱼城也可以很快攻下。可是,从公元1259年开始,大半年的时间内,蒙哥在钓鱼城下毫无进展。而令人疑惑的是,在7月份的时候,“帝崩于钓鱼山,寿五十有二,在位九年”。
《元史》中对蒙哥的死因讳莫如深,只是6月份“帝不豫”,然后7月份便驾崩,甚至都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导致后面蒙古统治阶级为了皇位大打出手。史书中向来有为尊者讳的习惯,那么,大汗蒙哥为何死在钓鱼城?主流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第一,被宋军用箭射死。蒙哥中飞矢而死,这也是最流行的一种说法。现在钓鱼城旧址的明代石碑上,也是记载的蒙哥被飞矢射死。
第二,医治无效死亡。这个说法是蒙哥得了疟疾,医治无效而死。蒙哥自己就说过这样的话:“今在宋境,夏暑且至,汝等其谓可居否?”蒙古士兵到了南方水土不服,但战事又一直胶着不下,许多士兵都得了疟疾。等到6月份的时候,蒙哥也被传染,最终医治无效去世。
第三,忧愤致死。蒙古铁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蒙哥在攻打钓鱼城大半年的时间里,多次被宋守军挫败。这让蒙哥忧愤万分,最终死在军中。南宋黄震编写的《古今纪要逸编》中,***用的是这种说法。
第四,船被凿空而死。这种说法记载于《海屯纪年》中,蒙哥乘坐的战船被宋军凿穿船底,蒙哥落水而死。
第五,被炮震死。这种说法是蒙哥在望楼上观察钓鱼城的情况时,被城内士兵趁机发射石炮所伤。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的是蒙哥被石炮的炮风震伤,治疗无效后死亡。另一种说法是蒙哥直接被石炮击中,重伤而亡。
蒙哥的死因,因为古代要为尊者讳,死因不被史官明言,所以现在还是存有争论。但不论是哪种原因,蒙哥的死亡是非常迅速的,以至于他都没时间立下继承人。他死了之后,开启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长达四年的皇位争夺,变相地延长了南宋的寿命。也使得原先西征的军队脱离了掌控,成为一个独立的汗国。在蒙哥死后,原先庞大的蒙古帝国也开始逐渐四分五裂,走上了各自的发展路线。
朋友,你好,对于你说的问题,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你。
蒙哥(1209年1月—1259年8月),全名:孛儿只斤·蒙哥,大蒙古国的大汗,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他曾带领蒙古骑兵挥军直下,一鼓作气占领了欧亚大陆无数江山城池,使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领土最为广阔的时期。
南宋宝佑六年至开庆元年,即蒙古蒙哥汗八年至九年(1258年—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御营亲兵10万,分三路进攻四川,连克南宋许多州县,兵临钓鱼城下。宋将王坚及副将张珏扼守钓鱼城(今四川合川东钓鱼山上)抵抗蒙古军进攻。
对于你说的“蒙哥亲征南宋为什么会死在合川钓鱼城?”这个问题,其实是分为内外因的:
外因(让战事持久不下,促使意外发生):一是钓鱼城下有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汇流,三面环水,易守难攻,擅长带领骑兵打战的蒙哥根本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二是余玠入蜀主政后加强了***的防御体系建设,将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开荒种粮,修建仓库、水池(水井)、火药厂、阅兵场等设施。
内因(蒙哥自身原因):
一是蒙哥得病而死。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合川6月又值酷暑季节,而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 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据《元史》、《续资治通鉴》记载,蒙哥汗于六月患上了病,而拉施特的《史集》更明确说蒙哥是得了痢疫,后因医治无效而死。
二是蒙哥中箭而死。据《马可波罗游记》及明万历的《合州志》等书记载,蒙哥汗负了伤。且现存于四川省合川县钓鱼城旧址钓鱼山忠义祠内,1517年(明正德十二年)合州所立的《新建二公祠堂记》石碑碑文也说蒙哥是“中飞矢而死”,由此可见蒙哥之死是因飞矢射死。
三是蒙哥因炮风震伤而死。1484年,明朝四川巡按谢士元在《游钓鱼山诗序》记载着蒙哥是遭“炮风致疾”而死。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的《钓鱼城记》一文中也说蒙哥是在架设望楼窥视钓鱼城时,遭到城内宋军的炮石轰击,蒙哥为“炮风所震,因成疾。班师至愁军山,病甚……次过金剑山温汤峡而殁”。但是,也有说法是因炮石击中因伤势过重致死,但不管是炮石击中还是炮风所伤,都是与炮石有关而致死。
不论如何,蒙哥究竟为何折鞭钓鱼城下,尚未有定论,我们还是以史学家们的考证与相关史料记载、证物为准。谢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激战嘉陵江历史***概括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激战嘉陵江历史***概括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5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