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在郾城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在郾城发生过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郾城之战。
郾城之战,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宋金战争的一次著名战役。绍兴九年(1139),金朝统治集团内完颜宗弼一派得势,主张再次以武力迫使南宋屈服,夺回河南、陕西。次年,金朝分兵四路,东起两淮,西至陕西,向宋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宋廷被迫命令各路宋军进行抵抗。郾城之战是宋金双方精锐部队之间的一次决战。
郾城大捷又称郾城之战,是指宋高宗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再次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七月八日兀术率精兵一万五千余骑来攻。岳飞军驻郾城(今属河南),岳飞本人于战后向朝廷描述战况,先以背嵬、游奕两支骑兵与长于马战的女真军队(即“拐子马”)接战,之后由步兵进行肉搏战(即以步兵破金军之“铁浮图”),战到天黑始退。岳飞捷奏:“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至天色昏黑,方始贼兵退,那夺到马二百余匹,委获大捷。谨录奏闻,伏候敕旨。”完颜宗弼攻郾城失利,十四日转攻颍昌,岳飞预测到敌人动向,命岳云率背嵬骑兵队赴援,助王贵于颍昌大捷,史称颍昌之战。兀术的拐子马全军覆没。岳家军收复郑州、洛阳,兵临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南20公里),***称是郾城大捷,岳飞高喊“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此役据岳飞之战果报告系夺得战马二百多匹,杀敌不计其数。高宗闻讯大喜曰:“若虏势穷蹙,便当乘机殄灭,如奸谋诡计尚有包藏,谅卿亦能料敌,有以应之”。岳飞军至朱仙镇和兀术军对垒,“奋力大破之”,兀术退至开封。郾城之战后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哀叹。
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先民就已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在豫中平原上,有一座几千年的古城--郾城。
郾城的“郾”字只作这个地名使用。在汉书记载的战争里,在盛唐时期的诗歌中,在南宋岳飞抗金的沙场上,都不乏郾城的名字。
郾城还是东汉时期中华文化宗师许慎的故里,在这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里,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始于秦,兴于汉,建县制于隋开皇五年,素有“古郾子国”之称,是龙山文化发祥地、文宗字祖许慎故里、“郾城大捷”古战场,1500年的县制历史赋予其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赵时熙,河南开封府郾城县(今河南省郾城县)人。同治3年河南乡试举人,同治4年贡士,同治七年(1368)中进士第3甲30名,历任侍郎、京畿道等职。在任广西和甘肃道台期间,因政绩斐然屡受加封。
赵时熙在广西任上,收存了清光绪十九年绘制的《广西中越全界之图》。此图明确标有山名、水名、村名、路名、关隘、营垒、炮台、州界、边界等,清晰地标明了中国广西与越南的边界。
一.掌禹锡,郾城,宋天禧三年(1019年);
二.魏翀,郾城,明洪武27/3/16;
三.马恁,郾城,明建文2/3/66;
四.姚璠,郾城,明永乐4/3/132;
五.刘几,郾城,明宣德2/2/17;
六.张伦,陕西平凉卫军籍,河南郾城县人,明成化14/3/54;
七.赵进,郾城,明成化17/3/182;
八.刘校,郾城,明正德6/3/112;
九.杨旦,郾城,明正德16/3/11;
十.陈玑,郾城,军籍,明嘉靖2/3/177;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在郾城发生过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在郾城发生过的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5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