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自贡民国时期历史***-自贡民国时期历史***概括

本文目录一览:

有关自贡的资料?

1、自贡的名字渊源于两座古老的盐井自流井”、“贡井”。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经四川省***批准,划出富顺县第五区和荣县第二区的产盐区,取自流井和贡井第一字合称自贡市。

2、自贡“因盐设市”,“自、贡”两个字就是由“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同时,自贡还是中国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被称为“恐龙之乡”,以拥有世界三大恐龙博物馆之一的自贡恐龙博物馆而闻名于海内外。

3、自贡市地处四川省南部、沱江支流釜溪河畔,辖区面积4373平方公里。总人口320万人。辖自流井、贡井、大安、沿滩四区和荣县、富顺两县,历为省辖地级市。以内宜高速、隆雅、遂筠公路和内昆铁路与邻交通。

自贡民国时期历史事件-自贡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概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自贡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位于北纬28°55′37″~29°38′25″、东经104°02′57″~105°16′11″之间。

5、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于1959年建立起来的,是中国唯一的盐业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里专门陈列收藏及研究中国的井盐资料,搜集了不少中国盐业历史文物并珍藏及展出了我国唯一一套中国古代井盐钻治井的工具。

6、燊海井 自贡燊海井坐落在大安区阮家坝山下,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拔344米。该井开钻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历时13年,方始凿成。井深10042米,既产卤,又产气。

自贡民国时期历史事件-自贡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概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贡的历史沿革

1、自贡历史沿革 秦代,富顺和荣县地区分属巴郡、蜀郡。汉代,置犍为郡,富顺地区属犍为郡江阳县,荣县则属犍为郡南安县。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北周武帝时,因盐置县设镇。

2、自贡历史悠久,城市形成较早。 自 贡以盛产井盐闻名,素有“盐都”之称。自贡地区的井盐生产发端于东汉,闻名于唐宋,鼎盛于清末民初。

3、东汉章帝时,自贡地区即生产井盐,著名的盐井有富世井、大公井。北周武帝时,因盐置县设镇。

自贡民国时期历史事件-自贡民国时期历史事件概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自贡的得名渊源于两座古老的盐井“自流井”、“贡井”。据史书记载,自贡因盐建镇、置县、设市。建市前分属荣县和富顺县。远古时期四川东西部分属巴国、蜀国,荣县归蜀,富顺属巴。

5、时荣县境归秦之蜀国,富顺县域属巴郡治理。秦昭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85年),诛蜀侯绾,国废,改立郡,是为蜀设郡之始。荣县为蜀郡辖区。以上可以看出有2300多年的历史。自贡市成立是在1939年,在四川省是很早的了。

6、到了北周武帝时(561—578年),自贡地区的又一盐井——大公井就已经闻名于世了,成为与富世盐井同时著称于蜀中的盐井。隋唐两代,自贡地区的盐业进一步发展并闻名巴蜀。

四川自流井历史起源

1、汉时属犍为郡江阴县,北周时属富世县(今富顺县),1939年成立自贡市,将富顺县第五区所辖的4镇3乡全部划归自贡。4镇中的桐垱镇、长垱镇即今之自流井区。民国31年(1942年),桐档镇改为自井镇。

2、自流井之起源,有许多说法,其中之一认为,明代中叶,这里从一眼“非人力錾凿所成”、“井水自然流出”的“自流井”开始,迅速出现一批井群,形成为中国又一个新的产盐区。

3、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沦陷,川盐再次济楚。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战时军需、民食及支援抗战,国民***决定设市。

4、在这以后的史籍中,最早用自流井这个名称的是清朝康熙十九年(1680)富顺知县钱绍隆写的《详情禁兵害文》。乾隆以后的史书就把自流井称为古井了,而且仅仅记载因为崖崩岸塞,井早就塌废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