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庆元年间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庆元年间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谢谢邀请。
五代十国时期是一个动荡分列时期,梁唐晋汉周,播乱五十秋。十国之兄有一个吴越国,从907年立国,到***8年纳土归宋,差不多见证了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因为960年五代就已经结束,而十国也不是同时存在的,大部分国家在吴越国之前就已经灭亡,而唯一比吴越国灭亡晚的北汉国,建立又晚了很多,所以说吴越国见证五代十国时期历史不为过。实际上,早在残唐,吴越国的建立者钱镠被封为节度使,已经处于自立为王状态,可以说这个国家见证了七个朝代,唐朝以及五代和北宋。
吴越国的建立者吴越王钱镠是个***人物,相传他出生时红光满室,而且相貌奇丑,他老爸以为不详,要把他丢到井里溺死,多亏了他的祖母坚决不同意,他才得以保全,因此钱镠的小字就是“婆留”,意思是“婆婆留下的”,那口井也被称为“婆留井”。
钱镠居安思危,他称霸江浙而过程中时刻保持警惕,为了防止自己因为熟睡耽误大事,他用木头自治了一个“警枕”,一旦睡熟就会从枕头上滑下来从而惊醒,以至于传的神乎其神,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从来不睡觉,因此有了一个“不睡龙”的雅号。不可思议的是,在古代人均寿命极短的情况下,严重睡眠不足的钱镠居然活到八十高龄而逝!不仅有警枕,他还自治一个粉盘,夜里一想起事情就赶紧记下来,防止自己第二天忘掉,真的是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啊。
若是五代十国吴越国的***故事,
个人认为钱氏掌权,偏安东南一隅,若说***,并无什么奇特,非要说著名故事,那就是以白蛇传而出名的雷峰塔的故事了,这不赘述了。
北宋二年(公元***7年),有吴越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在西湖边上夕照山上建造的,后被北宋纪念钱氏皇妃而改名“皇妃塔”,后因所在山名而称“雷峰塔”。刚开始设计为13层,后因财力不足该设计为7层,最终竣工时只建五层。
在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因战乱被破坏,南宋庆元年间(1195-1200)重修,因建筑陈设金碧辉煌,与湖水相迎、古为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
吴越国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十国之一,由钱镠在唐天佑四年所建立,定都在杭州。吴越国的***故事最有趣的应当属钱镠。
钱王射潮
钱王射潮是当地的民间传说故事,讲的是吴越王钱镠见潮水冲击太大,命令***手射击潮水,潮水因此后退的故事。钱塘江的潮水向来很大,潮水冲击的力量很猛,所以钱塘江两岸的堤坝总是修好了又被冲坍,有“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的说法,给当地的人民带来了烦恼和灾害。
当时一般人称吴越王钱镠为钱王,勇猛无比。后来钱镠听到这件事后决定治理潮水,钱镠认为当地潮水之所以大,是因为潮神在胡作非为。于是选定八月十八日这一天,准备一万名弓箭手去降伏潮神。八月十八当天,岸上的百姓和弓箭手都集结在江边,钱镠先礼后兵,警告潮神不要再胡作非为了,结果潮神无视钱镠的警告依然兴风作浪。于是钱镠大吼一声放箭,岸边数万名精兵万箭齐发直射潮头,后又不断追射。那潮头只好慢慢退去,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后来当地的百姓为了纪念钱王这次射潮的功劳,就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塘”。
后世也了这一***故事,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杭州连岁潮头直打罗刹石,吴越钱尚父(钱镠)俾张***,候潮至,逆而射之,由是渐退。”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出自出自吴越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意思为田间阡陌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的回来了。
吴越王钱镠的庄穆夫人吴氏每年寒食节,都要去一趟临安。那一年,吴氏又去了临安娘家,钱镠在杭州料理完政事后,一日走出宫门,看见凤凰山脚,西湖堤岸已经是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想到了与夫人吴氏多日不见,生出了思念之情,于是回到宫中给吴氏写了这样一句话。虽然寥寥数语,但是情真意切,让人心生羡慕。
清代学者王士祯曾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二语艳称千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庆元年间的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庆元年间的历史***是什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8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