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单刀赴会的历史故事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事件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三国“单刀赴会”的主角到底是谁?有哪些史料记载?

历史上,三国“单刀赴会”的主角到底是谁?有哪些史料记载

单刀赴会实在没必要说谁是主角,大家都是单刀赴会,强说鲁肃大放异彩也没有必要,关羽也没必要被鲁肃吓到,刘备归还荆州也不是因为鲁肃据理力争的而感到理屈结果。

第一,鲁肃或者孙权讨要荆州本来就不占理。从法理上讲,荆州原本是刘表的,赤壁之战后,刘备拿下江南四郡便上表朝廷推刘琦为荆州刺史,刘琦病死后荆州势力推举刘备为荆州牧,孙权也承认刘备这个荆州牧,既然刘备是荆州牧,人家刘备合理合法继承荆州,没什么问题的,跟孙权没半毛钱关系。从合法性上讲,刘备怎么可能理屈?

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事件,单刀赴会的历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实际上荆州的南阳郡和南郡的在曹操手上,孙权手上掌握的只有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其余四郡都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孙权的江陵跟曹操接壤,鲁肃主张把江陵借给刘备也有让刘备帮孙权守家门的意思。本来荆州就是刘备的,你孙权武力夺了一部分,别人把讨要荆州说成是借,给他个面子,何况就算是借,也帮你挡着曹操了,也不是白借,怎么可能理屈?

第三,单刀赴会毛都没谈成一根,两家在荆州对垒准备打架,这时候曹操征张鲁,威胁到益州,刘备才跟孙权求和,以湘水为界分了荆州一部分给孙权,谈判是孙权派诸葛瑾去的,这也跟鲁肃没一毛钱关系。

说了这么多,逐渐忘掉题主的问题,还是解答一下:大部分说单刀赴会主角是鲁肃的第一没读过全本的三国志,第二为了提现自己比只看演义的人有优越感,实际懂历史的都不会这么说

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事件,单刀赴会的历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演义》第66回说了“关云长单刀赴会”的故事,这故事是罗贯中编的,其框架应该是取材于“鸿门宴”故事。

《鸿门宴》的故事,大家也应该耳熟能详,大致内容是:项羽刘邦赴宴,准备在宴会上***刘邦,结果项羽一时心软,没有动手,之后刘邦托词上厕所而逃之夭夭。

【鸿门宴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事件,单刀赴会的历史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贯中按照“鸿门宴”故事来写,塑造出关羽知难而上,从容不迫的英雄气概,内容大致是说:

鲁肃为了讨回荆州,和吕蒙、甘宁合谋,以邀请关羽赴宴为由,欲在宴会之中拿下关羽,以此要挟。

不料,关羽将计就计,带着周仓和八九个关西大汉亲自赴宴,然后在宴会之上装醉亲近,把鲁肃挟持而出,随后从容登船告辞。

【老版《三国演义》电视剧是按照演义故事编写】

有答主说拿出《鲁肃传》中“但请将军单刀俱会”的内容,认为鲁肃是“单刀赴会”的主角,这就是不懂装懂了。

先说历史上确实有单刀赴会这码事,主人公也一样,并且《三国志》中有关单刀赴会的桥段和小说里的很类似,但不同的是***中的主角明显是关公,而史书中却是鲁***在出风头。

据《三国志·鲁肃传》记载,正在益阳驻扎的鲁肃每日心神不宁,因为“借”出去的土地迟迟收不回来,于是他就相约关羽会面,聊聊这土地归还之事。二人在约定的时间见面后可并没有闲情逸致赏舞喝酒,而是在相隔百步的两边对峙着:

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

所以我们能看到双方颇有剑拔弩张的气氛,而最后一句提到了“诸将军单刀俱会”理解为双方的将士们都只带了随身的佩刀更为合适,所以之后的民间故事“望文生义”的把它理解成带了一把大刀也是很有意思了。

与***中唯唯诺诺的鲁***不同,历史上***咄咄逼人又是先发制人,看到关二就没好气的询问不还城池的缘由:

自己去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鲁***的意思也很容易理解,说我主仁义,当年看你家主公落魄无安身之处才把地盘借给你们,现在你们得了益州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何丝毫没有还荆州的意思。荆州不还你们总得还个三郡吧,但你们又不还,你得给我个解释!最终关羽也知道没理,便回去转告刘备,刘备以湘水为界向东吴归还了荆州数地,此举也让两国紧张的关系得到了一定的缓和。

那么到了后来的《三国志平话》里,这个故事就变味了。谈判的内容还是那个内容,只不过这时候的关羽就颇为大胆了,仅仅带了几十个士兵就去东吴了,一身便装一口佩刀很是自信。宴席间东吴的3000甲士已将关公等人包围,但关公依然谈笑自若,以东吴乐师水平太差为由佯装发怒一把抓住鲁肃,这时鲁肃连忙求饶,并且承诺放关羽走,可以说《三国志平话》里的鲁肃就是一个又胆小又怕死的人物了。

再往后的《三国演义》中,关羽和虚构人物周仓一起去吴国,形势更为惊险,但关公还是机智的全身而退,令人赞叹。


文/逻辑文史游

这么一看其实鲁肃也被抹黑了不少啊…

对于三国这段历史,大多数人是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中所知。其中关云长单刀赴会的英雄气概更是被人所敬佩,大大坐实了关云长义薄云天、一代武圣的形象。但是罗贯中先生在《三国演义》中“尊刘贬曹”使得好多真实的历史***都被张冠李戴,这段被人津津乐道的“单刀赴会”也是一样,其实他的主角并非只有关羽一人。

据《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记载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以上,但诸将军单刀赴会”

可见确实是鲁肃主动邀关羽相见,这和演义描写相同。但是各有兵马在百步之外,只有双方将领带着随身佩刀,这就和演义中关羽只带周仓一人赴会不同了,其实关羽并没有一人带着周仓独自赴会。而是双方都带着各自的卫队,但是在约定的地点会谈的时候双方只是各自带着佩刀,而卫队则在外面守卫。

所以如果说真的存在单刀赴会的话,那么主角其实有俩,那就是关羽和鲁肃!

再者《三国演义》中对关羽赴会后的不卑不亢、英雄气概也全是凭借罗先生的喜好而写。在双方的会谈中,关羽其实是一直处于弱势的,毕竟刘备借荆州之后不还是没有理的,鲁肃在开始就据理力争,连声责备关羽。关羽虽然不满却也无处爆发,无言以对。

从这也可以看出,关羽这种深明大义的人怎么会不知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道理,不过刘备又哪肯还荆州。这次会谈,完全就是关羽迫于无奈才去的,所以“单刀赴会”的气魄就真的只是在***里面而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单刀赴会的相关的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