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民国时期石家庄的历史事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民国时期石家庄的历史事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因此而得名;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
隋唐时期石家庄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征和李吉甫;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宦贤宦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
在二十世纪初,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那时的获鹿就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但是,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通车,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东移,石家庄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日渐繁荣的商业、服务业,成为石家庄向近代化城市迈进的又一重要因素。
在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修建的京汉铁路设立一个站点,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称为振头站。在1907年,横跨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铁路公路立交桥“大石桥”竣工;正太铁路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桥,在石家庄和京汉铁路连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并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正太路起点南移,正定城市中心开始南移;真正使石家庄向城市化迈进的诱因因素,还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
石家庄没有多少历史,不到100年。
石家庄在民国以前是获鹿县留营乡一个小村,上京毗卢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重修碑记,已有石家庄村名。
1925年经北洋***临时执政批准,设立石门市。取名之因是将石家庄、休门两村各取一字,以符名实。1947年11月12日,***攻克石门及其周边所有县城,在石门市建立了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1947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
石家庄历史:夏禹时期,为冀州地。春秋时期,域内先后建有鲜虞国(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铺一带)、鼓国(都城在今晋州城西)、肥国(都城在今藁城区城西南城子村一带)。战国时期,鲜虞人建立中山国(都城在今平山县城北下三汲一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属巨鹿郡(郡治今巨鹿县)。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恒山郡(郡治今元氏县西北)。
1***8年3月11日,石家庄市划为河北省直辖市。
1***8年7月,石家庄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成立河北省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
1982年8月12日,撤销石家庄市革命委员会,恢复石家庄市人民***。
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合并,成立新的石家庄市人民***。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古代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石家庄历史颇悠久:在郊区的村庄里有大量的殷周文物出土,证明在三四千年以前,就有先民生息在这块土地上;战国初期,市区内曾经出现过两座古城,先后为中山国都城,后为赵国所吞并。
1925年6月24日,直隶省建立“石家市”,以“石家庄为其区域”,实行市自治制;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又以1273号指令批准将石(家)庄、休门合并,取首尾各一字,更名为石门市,组建石门市政公所,筹建市制。 1939年10月7日,设立石门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民国时期石家庄的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民国时期石家庄的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