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事件 > 正文

历史***耗时八天的原因,历史***耗时八天的原因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100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2. 在古代历史中有哪几次规模大的战争?

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100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1927年由托马斯·帕内尔教授在昆士兰大学实施沥青地漏实验,他想向学生证明,物质的状态并不一定像它们表现出来的性质,沥青看起来具有固态的特征,但实际上是液态。

世界中沥青随处可见,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可以从石油中提取,自然界也有天然的沥青湖,主要指位于西班牙首都90公里外的彼奇湖,由于地壳的运动地下较深处的石油天然气溢出, 受太阳炙烤,其中的轻烃蒸发,剩下一些重分子烃类物质,它们和地表的物质相互作用形成沥青,湖的中央位置沥青较软仍然在源源不断地形成沥青,而周边的沥青坚韧甚至可以正常地站人和骑自行车,虽然人们已经在沥青湖里***集了大量的沥青,但是彼奇湖依然源源不断地产生着沥青。

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人类社会,修马路、制作防水防腐层都能用到沥青,除了在炎热的夏季,黑色的沥青吸热变软,一年中的大多数时候沥青都显得很坚硬,尤其是混合着细碎石子的沥青路,即便是数十吨的战车从上边跑过也只会留下不是很深的印记,如果人不小心在上边摔倒的话很容易划破皮肤。除了天然的沥青湖,沥青的另一个来源就是石油化工的副产品,石油产业中轻烃类的物质用处比较多,可以做某些产业的原材料,也可以直接当燃料,经过多层的分馏蒸发,最终原油只剩下重的杂质多的部分,类似于天然沥青湖的形成过程。

沥青看起来坚韧,但实际上是一种高黏度有机液态物质,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沥青地漏实验正是为展示沥青为液体这种有点反常规的物质现象,1927年由托马斯·帕内尔教授在昆士兰大学实施,他就是为了向学生们展示,有些物质的特征并不完全是它们表现出来的,就像沥青,能坚硬的砸破脑袋,却也能流动。沥青滴漏实验开始之后的第11个年头,第一滴沥青滴漏下来,后续大约7到12年都会滴下一滴沥青。但是最初的沥青滴漏实验存在着一定的漏洞,因为沥青的状态受环境影响严重,冬天变冷收缩更为粘稠,夏季炎热则变软流动性增强,不同年份的气温特征也不一样,会导致观测统计的不足。

1988年,第七滴滴露出来之后,实验者在实验室内装上了空调,使得室内气温恒定,这延长了每一滴沥青滴漏下来的时间,但是沥青滴漏所需的时间也更加的规律,1988年7月第7滴、2000年11月28日第8滴、2013年7月9日第9滴,大约12.5年形成并滴落一滴沥青。2013年最新的一次滴漏,科学家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到沥青滴漏的瞬间,就像水滴的形成和地漏一样,水的张力会使水滴具有一定的体积,沥青滴也是如此,不过粘性据估计是水的1000亿倍,沥青滴形成的过程更加缓慢、沥青滴更大、沥青也被拉的更长。

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预计这样的实验还能持续数百年,而已经滴落的沥青也表现出了液体的特征,已经慢慢地融成一团,已经看不出之前滴落的沥青。这个实验就是为了观察沥青的液态特性,不过不同的人看到会有不同的思考,对于一些科学工作者,大概是辩证看世界,不能只看表面的现象。

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为了证明理论上和实际上是否有差别,或者证明某一个理论是否成立,或者证明一个科学道理。实验的时间不是固定的,又长又短,绝大多数实验在短时间内都能拿到结果!但是有这样的一个实验,可以列为世界上时间最长的实验了,有网友把它评为“搞笑诺贝尔奖”。这个实验从1927年开始,距今已有93年时间,实验依然还在继续,它就是沥青滴落实验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沥青都被认为是固体。大家都知道固体在没被融化后是不能够流动的,组成固体的物质也是相对固定的,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帕内尔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沥青是液体。怎么证明呢?只要证明出沥青会流动,那就说明是液体。于是帕内尔将沥青样本放入了漏斗当中,开始了沥青滴落实验,之后就是慢慢等待沥青从漏斗里滴落。

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历史事件耗时八天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帕内尔执掌这个实验期间,沥青滴落装置总共滴落了三滴沥青。但在他去世以后,这个装置就被人遗忘了。直到梅因斯通来到昆士兰大学,他发现了这个蒙尘的装置,并决定继续这个“伟大”的实验。

在接手的第二年,第四滴沥青就成功滴落,但梅因斯通因为刚刚结婚,还在度蜜月而错过了这个时刻。而且接下来的第四、第五滴也都因为种种原因而错过。

在他因为喝了一杯咖啡而错过了第七滴沥青之后,他为滴落装置安装了一套摄影设备。

梅因斯通以为装好摄像机之后,即使错过了亲眼所见的时刻,但是能被摄像机拍到也不错。于是他去英国出差了,期间又有一滴沥青滴落,摄像机也拍摄到了,但是摄像机的储存设备坏了,并没有记录到这伟大的时刻。

梅因斯通痛定思痛,更换了多个***摄像头,还将实验过程放到网上进行直播,好让全世界的人们共襄盛举。

又因为媒体的报道,更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超长的实验,还有不少人慕名来到昆士兰参观,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梅因斯通。2005年的时候,他更是因为这个实验被授予了“搞笑诺贝尔奖”(是真的有这个奖)。

到2013年,梅因斯通向媒体宣布第九滴沥青大约会在年底滴落,这个快八十岁的老人认为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了。同时,他已经为他未完成的事业找到了接班人,他的接班人同样是来自昆士兰大学的教授,他曾经的学生。

让人遗憾的是,第九滴沥青在2014年年初滴落,而梅因斯通在2013年的8月就去世了。又让人稍显安慰的是,梅因斯通生前曾有幸观察了沥青滴落的全过程。

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100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沥青是最常见的建筑材料,铺装路面是它用量最大的去处,沥青铺装车加热沥青和骨料碎石混合倾倒在路面,压路机将其压平稍作硬化即可通车,但如果有人告诉你,即使是这种硬化后的沥青也能像蜂蜜一样一滴滴落下,估计你肯定认为他疯了!但有一位教授还真实验了,而且接力持续实验都快一百年了,到底是为啥呢?

沥青滴漏实验可能是史上成本最低的实验了,它的设备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块沥青,一只漏斗杯、一只烧杯,外加一个支架和防止外界影响的玻璃罩就完成实验准备了!

最早的沥青滴落实验是在1927年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开始进行的,主导该实验的是托马斯·帕内尔教授,设置好环境后,将一块沥青放置在漏斗杯里,然后在时隔3年后的1930年,漏斗底部被切开,沥青开始了漫长的滴落经历,根据观察,每一滴下落的沥青都需要历经十年的时间。

昆士兰大学的帕内尔教授

第一滴沥青于1938年12月滴落,如果从沥青放置到烧杯上开始计算,历经12年,如果从漏斗杯底部切开计算,历经9年!1947年2月,第二滴沥青滴落,比较可惜的是主导实验的帕内尔教授并未亲眼看到沥青落下就在1948年9月1日去世了!

此后实验改由约翰·梅史东教授负责,从帕内尔教授去世的1948年到1988年的40年中,总共有5滴沥青落下,平均在8年左右!其实这时间有点偏短,因为之前都没有恒温恒湿条件,因此在1988年后增加了空调,因此从平均8年多一点,增加到了12年至13年!

提到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实验,沥青滴漏实验可以名列前茅,自从1927年实验进行之后,一直持续至今还没有完成,据估计,漏斗内的沥青还可以继续实验上百年,所以该实验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全球持续时间最长的实验。

沥青滴漏实验开始于1927年,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量极高黏度的沥青在室温环境下的流动速度。该实验是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昆士兰大学进行的,该实验的操作非常简单,就是把一个高浓度沥青放入一个封了口的漏斗内,等到沥青足够凝固时,打开漏斗的封口,让漏斗内的沥青缓慢的流动。

第一位操作该实验的教授是汤玛士.帕奈尔教授,在他进行实验期间,他观测到了两滴沥青的滴落。第一滴沥青滴落的时间是1938年12月,整整用了8年11个月才滴落下来。

第二滴沥青又花费了8年零3个月才滴落下来,在1947年2月滴落。

然而汤玛士.帕奈尔教授在1948年去世,接替他继续试验的是约翰·梅史东教授。在2005年时他还因该实验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

值得注意的是,搞笑诺贝尔奖的含金量其实非常高,有许多获得过搞笑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后来也获得了诺贝尔奖。搞笑诺贝尔奖是为了庆祝那些最微不足道的科学研究以及微不足道的科学成就,他们的目不是为了搞笑,而是尊重每一个科学家的努力,每一个科学家的成果。

在约翰·梅史东教授实验期间,又滴落了6滴沥青,平均耗费8年左右。而他也没能迎来该实验的结束,在2013年8月他与世长辞。

第三位负责该实验的是安德鲁·怀特教授,自他负责该实验至今,才滴落1滴沥青,这一滴耗时最长,大概用了13年6个月。而该实验进行到了现在,已经耗费了87年,据估计该实验仍能够进行100多年。借用网络上的话就是:该实验什么都简单,就是有些费教授。

目前,该沥青实验周围装了空调,所以从第七滴滴落之后,其他两滴的滴落时间间隔非常久。为了更好地观察沥青滴下的瞬间,科学家在这个装置周围安装了直播设备,进入网站之后每天都可以看到沥青的最新状态。

从最新的情况可以看出,目前第10滴沥青正在形成,然而至少还要2年才能滴落,所幸这一次,有全世界的人直播,或许我们不会错过沥青滴落的瞬间。

在如今浮躁喧哗的世界里,很少有人在意到时间的变化,大部分人忙忙碌碌过完一天,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忙了什么,然而,在世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小小的实验已经持续了近100年,而且还会继续下去,在无尽的等待中,它见证了时间。

1927年,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托马斯·帕内尔教授开始了历史上耗时最长的实验——沥青滴漏实验。

沥青分为石油沥青、煤焦沥青和天然沥青,常温下外观很像石块,加热后处于黏性状态,极具可塑性,可用于船体防水。室温下,沥青坚硬而易碎,一锤子下去很容易就七零八碎。如果将沥青加热后置之不理,凝固后它会一直保持原样,至少几年内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帕内尔教授对沥青这种物质很好奇,想向学生们证明这样一个理论:沥青虽然看上去是固体,但实际上是黏性极高的液体。所以他将一块沥青加热后放入一个封了口的漏斗,封装三年让沥青慢慢沉淀凝固,然后将漏斗的封口切开,等待沥青滴落。8年后,1938年的12月,第一滴沥青落下,这一眨眼的工夫距离实验开始已经过去了11年。

从那时起,沥青开始缓慢滴落,到现在为止,这个实验已经进行了快100年了。每一滴沥青滴落的时间不等,例如,第6滴沥青于1***9年4月落下,距离上一滴落下8.7年,但第7滴花了9.3年才于1988年7月滴落,之后又过了12.3年,下一滴才在2000年11月掉落。

从漏斗图片可以看出来,一大滴沥青悬挂在漏斗下方,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会滴落,但仍过了若干年才真正落下,沥青滴落时只需八分之一秒。

1947年帕内尔教授去世后,实验的监护人换为约翰·梅德斯通。他从1961年1月开始观测这个实验,沥青滴落这一“盛事”总共发生了5次,他全都错过了。

1988年,就在他泡杯茶的工夫,沥青滴落了;2000年11月,他去伦敦之前放置了一台摄像机进行监测,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因为摄像机出了故障,滴落那一刻又没有被捕捉到。梅德斯通说那是他一生中最难过的时刻。

或许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等待”,2013年,约翰·梅因斯通在陪伴沥青滴落52年之后也与世长辞。

如今这个实验依然在继续,甚至有专门的网站对它进行直播,或许后代人能弥补两位教授的遗憾,帮他们亲眼看到沥青滴落的那一刻。

古代历史中有哪几次规模大的战争

那可太多了,这里按照历史先后顺序,列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战争。

商朝灭夏之战

代表战役是:鸣条之战,商王主力与夏朝主力在鸣条决战,夏朝大败,商王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

武王伐纣

代表战役是:牧野之战。周周王与商纣王主力决战,周联军约4.5万,商纣王约17万,商军大败,纣王自尽,周王建立中国第三个封建王朝。

长平之战

秦国赵国争霸之战,秦国参战约60万,赵国参战约45万。结局是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秦军伤亡约20万。此后赵国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一统天下的进程。

秦灭六国之战

秦始皇一统天下,吞并6国,仅仅花了十年时间,结局是六国被灭,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并沿用上千年

汉匈百年战争

黄帝时期和蚩尤的逐鹿之战,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长平之战,和楚国的灭楚之战,

秦末秦国和项羽的巨鹿之战,刘邦和项羽的四面楚歌之战

汉朝汉武帝时期的和匈奴的战争,封狼居胥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

汉末时期的黄巾之乱

晋朝时期肥水之战

唐朝时期的灭突厥之战,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宋朝的澶渊之盟,岳飞北伐

蒙古西征

五次

一.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 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包围歼灭战,此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过百万。在战争中,赵王急于求胜,中了秦国的离间之计,弃用让秦国头痛不已的名将廉颇,而启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弃用了防守战略而组织向秦国发起进攻。白起***装溃败,诱敌深入,并截断敌人的退路,将赵军困在长平使其弹尽粮绝,最后,赵括战死,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活埋。这一战,使原本实力极为强大的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中原大地再无人能抵挡秦军的脚步,大大加速了秦国统一天下的进程。

二.肥水之战

历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争之一。公元383年,北方的统一***前秦向南方的东晋发动了侵略,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东南方)展开了决定性的一战,最终东晋以仅仅八万人大胜前秦八十余万人。从此前秦一蹶不振,苻坚被叛将所杀。

三.[_a***_]三征高句丽之战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之战可以说是古代投入人数最大的战争,没有之一,不算高句丽一方,仅大隋一方三次投入到总兵力就超过了两百万,民夫运输后勤等人数更是兵力的两倍左右,部队长度可绵延近千里,仅第一次征战隋朝就损失军队超过34万。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劳民伤财,严重损害了大隋的国力,导致了大量的农民军起义,是隋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

四.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作是鄱阳湖水战,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战,也是中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最终在鄱阳湖水域展开了这场战略性的决战,其中朱元璋投入兵力二十万,陈友谅投入兵力六十五万,最终结果以朱元璋大获全胜而告终,为他以后的统一南方,进军北伐奠定了基础。同时,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继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后的又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


古代的大规模战争有很多。可以说战争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下面我就从不同角度归纳一下我国古代发生的重大战争。

一、 中国历史上十大著名战争

1. 黄帝族与九黎族之战。 2.周族人与商族人之战。 3.秦与六国之战。 4.汉与匈奴之战。 5.晋朝的八王之乱。内战引起外患:五胡乱华,一乱几百年。 6.唐朝的安史之乱。中国从***盛世的顶峰跌下来。 7.五代的晋、唐之战。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使得包括北京在内的这个地区沦为异族统治数百年,直到朱元璋才收复。 8.金蒙之战: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两个野蛮民族对撞,使得中国北方90%的人口被消灭。 9.满洲征服中国之战

10.太平天国之战:死人最多的战争。人口总数下降1.7亿,超过两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之和。

二、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争

1、 秦末农民战争 2、七国之乱 3、西汉武帝伐匈奴

4、黄巾起义 5、三国混战 6、西晋八王之乱 7、隋末农民起义 8、安史之乱 9、宋辽、宋金民族战争 10、宋元战争 11、元末农民起义 12、明末农民战争 13、郑成功收复台湾 14、三藩之乱 15、太平天国起义 16、白莲教起义

17、鸦片战争 18、甲午战争 19、辛亥革命 20、北伐战争 21、中原大战 22、五次反围剿 23、长征 24、抗日战争 25、*** 26、抗美援朝

三、 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征

牧野之战:武王灭商

历史典故都是从战役中引申出来的,例如破釜沉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声东击西、草船借箭等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次大战

1、淝水之战

发生于东晋时期。是当时的北方统一***的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一场战争。双方为 东晋的谢安,前秦的苻坚 .东晋以北府兵8万人来抵抗前秦的80万兵力,结果是东晋大败前秦。前秦的将领苻坚在此严重受挫,没有势力再来进犯东晋,减少了许多战争。

2、巨鹿之战

发生在秦末时期,在秦军攻打赵国的时候,为了救赵国,楚军与秦国的之间展开的一场非常大的战役,楚军大获全胜。项羽带领着将士面对着这么秦军这么强大的的兵力,正是项羽的破釜沉舟的气魄,鼓舞了士气,率领着楚军拼死于秦军搏斗,这些将士们是带着要么生要么死的心理来与秦军作决战,也是这场战役之后,秦军的主力基本被消灭,面对各路的起义军已无力抗衡,楚国也是从此之后,开始强盛。

3、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是曹操与袁绍之间展开的决战,曹操的以三万兵力迎战袁绍10万大军,战争僵持很久,就在曹操马上粮草殆尽的时候,许攸献计将袁绍的粮草一把火烧了,才扭转了战局,击退了袁绍的部队,从此也奠定了曹操在北方统治***的基础。

4、赤壁之战

是三国时期一个非常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唯一一次曹刘孙三方都参与的战争。曹操想先把刘表灭了,之后再去进攻孙权,由于在诸葛亮的极力劝说下,刘备和孙权组成的联军来共同抵抗,诸葛亮用了草船借箭一计,赢得了这场战争。从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5、长平之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耗时八天的原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耗时八天的原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