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元史人物传记翻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元史人物传记翻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
《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
《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
《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
《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
《清史》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的一部,分上下两册,清史专家李治亭编著。内容包括山海关外开基立业、入主中原、康熙开创盛世新局面、盛世达到全盛、嘉庆道光中衰、鸦片战争与清朝命运、清王朝最后五十年。
《清史》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的最后一部。中国断代史系列是一套荟萃中国众多史学界一流学者经年治学成果,完整系统纵论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朝历代盛衰演进史的专著。
中国断代史系列专著,是中国大陆“十五”出版规划重点项目,被称为“断代体裁的完璧之作,跨越世纪的历史巨著”。全套书始编于20世纪50年代,历时50年之久,经数代人之手,2003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全书共13卷16册,近1000万字。它被认为是目前中国史学研究学术价值最高的断代史系列专著。《中国断代史系列(全套)》为套装,共16册,分别有:《中华远古史》、《殷商史》、《西周史》、《春秋史》、《战国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上、下)》、《宋史》、《辽金西夏史》、《元史》、《明史(上、下)》、《清史(上、下)》。
本书是中国断代史系列中排序最末的一部。起自努尔哈赤起兵,下限至清帝退位,共140余万字。作者认为:清朝历史的基本特征是集中国封建社会之大成;应以“大一统”作为认识、评价清史的一条基本线索和准则;以发展的观点辩证地看待清史;以各氏族一律平等的原则看待清朝对中国的统治。此清史观贯彻于全书的始终。本书框架完整、结构合理、脉络清晰。史料方面,实录、方志、谱牒、碑记、文集、笔记、正史和近人著作、论文多有运用,可谓丰富。文字流畅,阐述明达,且较强的可读性。
历史上表面,东夏国是南宋时期从金国分裂出去的割据***,简单的说就是捣乱的,建立者是女真族部落的蒲鲜万奴,女真族称赞他的能力完全不弱于完颜阿骨打。弱不弱咱不说,不过,如果没有蒲鲜万奴的捣乱,金也不会那么快就被蒙古灭国,宋也不会那么快就被灭了。所以,可以说金和南宋的灭亡,也和蒲鲜万奴建立的冬夏国有很大的关系,所谓蝴蝶效应应该就是这样吧。
金国的崛起十分迅速,仅十几年就灭亡了称霸北亚的辽,但金国的衰败也非常迅速,在国内终于将混乱的局面收拾干净后,更大的噩梦来了,北方的蒙古建国了,首领就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后便将目光转向了南方,公元1214年,金国打不过蒙古向蒙古求和,但在1215年蒙古再次南下,并大破金国的中都大兴府,丢掉了河北地区的金被蒙古分为两段,一段是河南,安徽和山东一带,还有一块就是,在长白山的辽东地区了,由大将蒲鲜万奴控制。
虽然被一分为二了,但他们完全可以对蒙古进行夹击,大败蒙古也不是不可以,但蒲鲜万奴一看自己和金分开了,天高皇帝远,谁能管得了我啊,于是自立为王,国号为大真。只不过,在见过的第二年就投靠了蒙古,次年,到了1217年,蒲鲜万奴再次自立,建立了东夏国。蒙古的铁骑哪是东夏国能够抵挡的啊,于是它再次卑微的成为了蒙古的附庸,在公元1233年东夏国被蒙古灭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元史人物传记翻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元史人物传记翻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