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西汉时期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sī mǎ qiān]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1]。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司马迁一直记得父亲的遗志,他决心效法孔子编纂《春秋》,写出一部同样能永垂不朽的史著。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 争议 出生时间关于司马迁的生年,他本人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记述,班固《汉书司马迁传》亦缺乏记载。
《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史记》中的人物传纪分为三类,即《本纪》、《世家》、《列传》。其中《本纪》为记载帝王一类人物的事迹,而《世家》为记载诸侯一类人物的事迹,《列传》为记载重要人臣等一类人物的事迹。
史记一书中最有价值的人物传记分别是苏秦列传,张耳陈馀列传,淮阴侯列传。
1、史记人物形象分析是:高祖刘邦为人奸诈,流氓,***,卑鄙。但善用人,终统一天下。项羽虽然勇猛,善战。但太仁慈,而且不可谏,不信别人,太多杀戮,终自刎乌江。
2、《史记》人物分析——刘邦,摘要:《高祖本纪》中详尽地记录了汉高祖刘邦的人物性格及生平事迹,那么他的经历和性格对他日后成就霸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3、项羽:大江东去,楚王流芳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4、《史记》特别注意人物形象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在一个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的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基本特点,而其他一些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
1、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集传说。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
2、时代赋予司马迁以宏大的眼界,和全面总结历史的任务,广泛的游历使他对社会得到前人所未有的了解,残酷的命运促使他深刻地思考人生,继承先秦的史官传统和诸子文化,司马迁又确立了不屈服于君主***的相对独立和批判性的写作立场。
3、司马迁因为考虑到史记尚未完成,因而选择了宫刑,后完成了史记这本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的伟大史书。鲁迅先生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李时珍—有一次,李时珍经过一个山村,看到前面围着一大群人。
4、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5、司马迁在这“山环水带,嵌镶蜿蜒”(《韩城县志序》)的自然环境里成长,既被山川的清淑之气所陶冶,又对民间生活有一定体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苏武传》成功塑造了苏武这一坚定爱国者的形象,苏武被匈奴扣押十九年而不改其节操。表现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质。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英文:Confucius。 兄弟排行第二,故也有人称为孔二,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
. 历史人物小传200字左右 中华始祖-黄帝和炎帝小传治水英雄-大禹小传春秋首霸-齐桓公小传变法先驱-商鞅小传至圣先师-孔子小传“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