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曹丕篡汉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曹丕篡汉的历史事件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曹丕于220年篡夺了汉朝帝位,建立了魏国。在他篡位后发表的《让王书》,他自称是为了“天下安宁,人心归一”的目的,才***取了篡位的行动。
他还声称汉室已经衰落,自己有才干能够治理天下。曹丕的这些言论,虽然表面上看似为天下百姓着想,但实际上是为了掩盖他篡夺帝位的罪行,以及为自己的统治合法化铺平道路。
灭亡时间是266年2月4日
魏朝(220年12月10日—266年2月4日)是三国时期割据***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扰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魏王”,因此国号为“魏”。延康元年(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毌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公元263年,攻灭蜀汉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曹魏国土约达四百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东汉灭亡。曹丕建立的魏,史称曹魏,延续了曹操的统治方针,建国几年后,曹魏国力进入全盛时期,后来,曹氏大权旁落,司马氏祖孙三代相继当权。公元266年,司马懿孙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曹魏灭亡。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汉献帝被废后应该算是结局最好的一位亡国之君。220年10月,汉献帝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废献帝为山阳公。十四年之后,即魏青龙二年(234年),献帝死去,终年54岁。魏明帝曹睿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献皇帝。
为何说汉献帝是历史上结局最好的亡国之君?看以下记载便知:封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后汉书》),并言称“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三国志》)。
通过看以上记载,汉献帝还是很受优待的。曹丕之所以会如此,认为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汉朝气数已尽,曹魏势力如日中天,汉献帝在位时尚属傀儡一个,被废后更是无力回天。其二,汉帝是主动禅位给曹丕,且经过三让三辞,在天下臣民眼里就显得名正言顺了。其三,曹操在位时挟天子以令诸侯,利用汉献帝,并把自己女儿嫁给皇帝,自己却不肯称帝,还是考虑名节,不愿意被后世骂为乱臣贼子。到了曹丕,还是顾忌于此,所以既逼劝献帝禅让,又三辞之,如果杀了献帝,就与前面自相矛盾,授天下人以柄。其四,汉献帝的皇后是曹***儿,是实在亲戚,无论看在过世的老爸还是健在的姊妹面上,曹丕实在不好意思也不忍心对汉献帝下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曹丕篡汉的历史***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曹丕篡汉的历史***是什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