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舅舅的人物传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舅舅的人物传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1874.8.10—1964.10.12)时任美国第31任总统,生于衣阿华州,父亲为铁匠,在胡佛六岁时死去,母亲赫尔达·明索恩则在胡佛9岁时去世。孤儿胡佛和他的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先由叔叔阿伦·胡佛抚养。两年后胡佛住在了舅舅约翰·明索恩家。胡佛毕业于斯坦福大学。18***年,胡佛为一家公司雇佣去了澳大利亚,次年来到中国,在开平煤矿工作,后来胡佛自己开了公司,到1914年、他已经拥有400亿美元的资产,他以这些财产为后盾逐步步入政界。
崔述
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崔颢(hào)(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唐***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称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收录诗四十二首。
崔浩、崔宏、崔鸿、崔颢、崔护等。
1、崔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2、崔宏: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3、崔鸿:今山东平原人,著名史学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职,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4、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洪(?~291),字伯良,西晋安平人,官至司农、吏部尚书。
崔悦,字道儒,清河人。崔林曾孙,崔宏的祖父。刘琨的内侄,刘群、卢谌、温峤的舅表兄弟。卢谌法钟繇,崔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与卢谌俱为刘琨司空从事中郎,后为段末波佐史。没石氏,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石虎末崔悦为新平相,为新平郡人所杀。
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崔颢(649-692),字恕己,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和行草书法著称,对后世有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描绘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北宋时期的崔岳(1041-10***),字彦简,是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在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和徽宗等几任皇帝的朝廷中担任要职,对政治和军事有深刻的见解。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文学体裁,尤以散文和词曲为主,被后世誉为晚唐五儒之一。
明朝时期的崔元燮(1151-1217),字德裕,是一位著名的理学家和政治家。他在理学思想和政治实践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张“道教与儒家合一”,并且在政治上主张反对奸臣,推崇忠诚正直的官员。
清朝时期的崔曾(1685-1756),字原忠,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在乾隆朝官至翰林院编修,并且是乾隆帝的文学宠臣。他以其才华横溢的诗词和行书书法而闻名。他的行书风格兼具清秀和壮丽之美,成为后人学习和仿效的对象。
以上仅是历史上姓崔的部分名人,他们在文学、政治和文化等领域都有重要的贡献,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舅舅的人物传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舅舅的人物传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tnnw.com/post/40423.html